中医药综合外治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效果

2019-01-05 19:57艾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6期
关键词:性疾病症候盆腔炎

艾娜

盆腔炎性病症后遗症也被称之为慢性盆腔炎,这种病情的病程相对较长,病情迁延不愈,容易反复发作,临床有>18%的盆腔炎在急性发作后会出现慢性盆腔疼痛,多发生在急性发作后的第4~8周。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在治疗过程中,药物没有确切的疗效,会导致患者的肿块持续性增大,甚至导致患者肿瘤破裂,所以仍然需要为患者配合手术切除病灶[1-3]。针对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采用中药综合外治方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病症的诊断标准,患者均存在性生活史和月经史,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郁结症,且排除存在心、肝、肾等严重脏器损害和感染患者,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医综合治疗组,各35例。常规治疗组中,已婚30例,未婚5例;年龄最大47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38.2±6.4)岁。中医综合治疗组中,已婚29例,未婚6例;年龄最大46岁,最小27岁,平均年龄(39.4±6.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且本研究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认可。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组 给予常规治疗方案, 采用西药抗炎杀菌, 左氧氟沙星0.5 g和替硝唑250 ml的混合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 1次/d, 连续治疗1周作为1个疗程。

1.2.2 中医综合外治治疗组 给予中医综合外治疗法, 具体治疗方法:①中药熏蒸:患者月经干净后, 采用自拟的慢性盆腔炎协定方进行治疗。方剂组成:黄柏、黄连、虎杖各15 g, 丹参、红藤、败酱草、蒲公英各20 g, 广木香、没药各10 g, 红花、莪术各12 g。若患者存在明显的疼痛, 需要加乳香10 g, 若患者存在纳少、白带增多, 需要去黄连加鸡内金、金铃子等各15 g[4]。选择中药熏蒸治疗器位置, 1次/d, 1剂/次, 熏蒸时间大约为45 min, 以10 d作为1个疗程。②中药热敷:选择的药物主要为红花、蒲公英、乳香、没药、败酱草, 诸药研制成粗颗粒, 放在蒸锅中隔水蒸 0.5 h。将所有药物放在患者下腹部进行热敷, 直至药物冷却为止。③针灸治疗:对患者的足三里穴、血海穴、中极穴、阴陵泉穴、气海穴、三阴交穴进行直刺。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疗法, 留针大约0.5 h, 1次/d, 连续治疗1周[2]。④穴位敷贴:选择的药物为延胡索、核桃仁, 将其研制成为细粉, 然后加入蜂蜜, 调制成直径大约1 cm的圆形药饼, 将其贴在患者的三阴交、关元、阴陵泉、次髎、中极、子宫等穴位, 敷贴的时间应该≥6 h,1次/d。治疗过程中需要禁止同房, 饮食忌辛辣刺激性和生冷腥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和症候评分(分数越高效果越差)。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显示患者的附件不存在增厚、压痛和包块情况,彩超检查提示患者盆腔正常;好转: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妇科检查提示患者的附件增厚或有所减轻,患者不存在腹痛情况,彩超检查提示患者附件增厚,减轻或者包块略缩小;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相关症状和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体征也无明显的改变[5]。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常规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9例、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82.86%(29/35);中医综合治疗组治愈24例、好转10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7.14%(34/35)。中医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和症候评分比较 治疗后,常规治疗组的症状、体征和症候评分分别为(15.2±11.4)、(12.4±9.1)、(27.6±14.5)分;而中医综合治疗组治疗后分别为(9.2±8.1)、(7.2±5.9)、(16.3±14.4)分。中医综合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和症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进行治疗时,为患者采用中医药综合外治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6-8],为患者选择中药熏蒸治疗时,中医熏蒸自控治疗器能有效对热力压力作用进行调整,可以疏松腠理,不断地对患者进行开发毛孔,能够有效使药物渗透到患者的机体内部,从而起到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还能够活血去瘀,松弛患者的痉挛,改善其水肿,能够达到改善患者症状和治愈的目的。与此同时,对患者配合中药热敷、穴位敷贴和针灸等治疗方式,可有效地帮助患者进行临床效果的巩固,起到了明显的作用[9]。

本研究中,常规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1%(30/35);中医综合治疗组治愈24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4%(34/35)。中医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的症状、体征和症候评分分别为(15.2±11.4)、(12.4±9.1)、(27.6±14.5)分;而中医综合治疗组治疗后分别为(9.2±8.1)、(7.2±5.9)、(16.3±14.4)分。中医综合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和症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药综合外治方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患者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和症候,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性疾病症候盆腔炎
更正说明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盆腔炎非小事! 详解4个常见的盆腔炎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