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影视作品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9-01-17 07:50刘小红张月浪黄燕萍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人文

王 琛,刘小红,张月浪,黄燕萍,刘 昌**,李 雁

(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wangchendyx2014@126.com;2 陕西省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1)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为“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而生。“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学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伴随它产生的是对患者的同情、照顾和安慰,是人道主义的关怀。随着“生物-心理-社会”这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演变,以及“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1-2],医学人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医学的灵魂!郎景和教授认为,医生给患者开出的第一张处方应该是关爱。著名医学家、中国现代外科之父裘法祖教授曾言“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医疗水平持续提升,但仍出现医患矛盾频发、医患关系紧张和医患信任危机,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归因于医护人员人文精神的缺失,未能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

健康中国视域下,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是时代赋予医学教育的光荣使命。医学教育讲究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实现科学与人文的高度统一。医学生作为卫生健康领域的后备军,其人文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注重医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已成为新时代卓越医生培养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多数医学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医学人文相关课程,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等,医学人文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课程设置不足[3]、认可程度不高[4-5]、教学方法滞后、人文实践缺失等问题。有调查显示[6],医学生对学校人文素养教育满意度较低,大部分学生希望加强自身人文素养,并且愿付诸行动;培养兴趣、实践教学和改善考核方式是提高学校人文素养教育水平的主要途径。

1 医疗影视作品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新探索

医学人文课程较其他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课程来说,知识体系更偏理论化和抽象化,如何把医学人文理念融入医学生课程教育中,如何把理论人文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医学人文教育者也尝试通过多种途径以期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比较教学法[7],引导学生关注问题本质,体会事实、思考问题、体验过程、理解结论,思维由表象走向本质、由经验走向理性,在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合作中构建知识、提升素质、健全人格;通过鼓励学生换位思考,注重患者感觉与体验;借助论坛交流分享等。

据了解,医学生对医疗题材的相关作品关注度普遍较高,对作品、剧情等的讨论也是日常聊天交谈的热门话题。在健康中国视域下,在信息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下,把医学生的影视作品融入医学人文教育中,让医学人文精神通过医疗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生动展现,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不乏为医学人文教育的一个新探索。医疗影视作品走进医学人文课堂,既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医学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医学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为己任,要将影视作品有机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并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既要深思“融什么”,又要探索“怎么融”。

1.1 “融什么”——教学内容的创新

医疗影视作品走进课堂,是医学人文教育的一大尝试。教学内容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引入时代的活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都离不开一流的教育,教育要与时俱进,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医疗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今的医疗界现状、发展及价值取向。在时代背景下讲人文,在健康中国建设中重人文,引导学生在增强家国意识、责任意识的同时认识到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真正做到“知之”“好之”“乐之”。

二是知识的交叉融合。医学之本源与人之生命与健康密切相关,现代健康观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整体健康状态。医学是人文的科学,人文是医学的本源。医疗影视作品通过表演艺术,在医学中融入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更好地促进了医学与人文学的融合。医疗影视作品的合理有效运用,将能引导学生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三是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教师的理论授课中巧妙插入适当的影视作品剧情,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医疗环境中分析、体会、感悟其中的人文情怀,尽可能地贴近实际,反映真实的医疗环境,让学生明白医学人文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医疗题材影视作品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变化以及医患沟通交流表现得更为细致入微,就像是一面“镜子”,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是“虚拟体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学生在真正进入临床实习之前认识了解医学实践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医学人文课程宝贵的影视资源[8]。

美国医疗剧《实习医生格蕾》《急诊室的故事》等因其高品质、专业性、人性化等特点并同时兼顾专业英语和口语学习需求,在医学生中捕获了大量的忠实粉丝,受到广泛关注。纵观国内,近些年来涌现了大量的医疗题材影视作品,如《心术》《医者仁心》《青年医生》《产科医生》《急诊科医生》《外科风云》等,大多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国内医疗剧虽基于医疗事实,但或多或少带有偶像剧色彩,情感化过浓,剧中出现的医疗过程也在网络上被吐槽为“错误百出”,严重脱离了医疗现实[9]。《心门》《人间世》《生命缘》等医疗纪录片,真实地再现了医疗环境中残酷而又真实的人间百态,比起戏剧性地渲染,用不加修饰的镜头记录,反而更让人触动。

医疗影视作品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和课程架构有更深入的了解,根据课程理论内容选择恰当的案例并巧妙地穿插进去,从学生的视角思考,提高学生对该授课内容和方式的接受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好引导学生的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换位思考,与学生做好互动,让人文精神与内涵在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得到深化与升华。

目前已有医学高等院校在人文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已初见成效[10]。同样,作为医学生喜闻乐见的医疗题材影视作品,将能为医学人文课程提供鲜活的素材和案例,使医学人文的内容更加丰满,是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人文课堂的重要资源,将为医学人文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探索新路径。

1.2 “怎么融”——教学方法的创新

近年来,随着医学和网络信息学的不断发展,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PBL(Problem-Based Learning)、CBL(Case-Based Learning)、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颠覆了教师单向传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新型教学模式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示范者、管理者和监督者,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PBL和CBL教学模式是基于问题或病例的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目前在医学生的教育中应用最为广泛。

案例是医学教育中连接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纽带,根据人文教学课程的内容将医疗影视作品剧情编撰成小案例,或鼓励学生自导自演,穿插入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利于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尽可能地多元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判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体会、感悟,对其中正确的人文理念和做法学习借鉴,对欠缺的地方提出意见建议,通过讨论交流得到启发与提高。

例如,在2012年热播的医疗剧《心术》中,神经外科医生霍思邈坚持为黄菁菁的母亲做手术,被师兄刘晨曦误解为是出于想要追求黄菁菁的私心,刘晨曦后来逐渐理解了霍思邈“医病医心”的做法,意识到自己对霍思邈的误解,诚挚道歉。此故事可作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以患者为中心”的内涵,医病不仅要医身,更要医心,引导学生关注患者,而不单纯的是疾病本身。从某种程度上讲,医疗影视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浩瀚的医学人文教育案例库,关键是需要对其合理的挖掘及应用。

医疗影视作品走进医学人文课程,对课程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例的选择、案例的编撰、巧妙的融入、学生的参与等都是课程设计的重点与难点。课程设计要紧紧围绕课程目的即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这一中心,案例选择要贴合医疗实际,让学生感觉就是身边实实在在可能发生的事情,而非高高在上脱离实际。案例要删减得当,既保留关键环节,又能在课堂极短的时间内表达出想要展现的内容。案例与课堂授课内容融入要自然顺畅,忌生搬硬套。通过鲜活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设计和准备中。

已有报道通过基于微电影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明显提升[11]。未来,探索以医疗影视作品为基础结合PBL、CBL及翻转课堂等的新型医学人文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12-14]。

2 医疗影视作品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

2.1 有助于打破传统医学教育壁垒,更好地践行大健康人文理念

传统医学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医学理论知识灌输和临床操作技能培训,鲜有系统的人文素养培养体系。而当进入职业角色后,人文素养不足问题逐渐凸显,可表现为问诊和与患者家属进行病情沟通时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在诊疗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极易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将人民健康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健康的范畴不仅包含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健康、道德健康等。与此同时,医学教育的视野也应从服务国家需求出发,树立“大健康人文”的理念。

目前,以段志光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们大力推动医学院校大健康人文教育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5]。将医疗影视作品通过合理的加工处理后走进医学人文教育课堂,也是大健康人文教育的一个探索,让学生意识到人文在身边,人文贯穿在医疗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2.2 顺应信息时代发展潮流,引导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不断创新

时代在发展,医学在进步,信息时代发展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信息化技术因其快速性、开放性和高效性等优势,各种信息及时、大量地进入教学过程,对课堂和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医学人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信息技术使得视频资源越来越触手可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也日益便捷,要求课堂教学的形式、方法和内容要不断创新方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趋势。

医疗影视作品本身就可作为一个浩瀚的医学人文教育案例库,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对于教学方法和内容创新来说都是新的“源头活水”。

2.3 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参与度

传统的医学人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多采用“灌输式”“讲座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内容多以书本上知识为主,教学活动按照提前设计好的教案进行,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较低,严重限制了学生潜在的创新力和潜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应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直接关乎课堂教学效果。

医疗影视作品走进医学人文课堂,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重,探索以小组讨论、自主改编、学生走上讲台分享等形式多样的富含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结语

教育的初衷就是教书育人,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合格医生。“大医精诚,医者仁心”。对于医者来说,缺乏人文素养和关怀,即使拥有精湛的专业技术也只能称之为“医匠”,人文修养和精湛医术兼备的医者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医师”[16-17],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医学人文教育,最关键的是要实现将人文理念贯穿于一切医疗活动中,让人文照亮医学。

课堂效果是检验一项教学改革或创新实践的金标准。医疗影视作品走进医学人文课堂,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一项新探索,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更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可通过在课堂中引入形成性评价、360度反馈评价、师生互评交流等方式,发现问题随时调整,不断改进,促进学生成长进步、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在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和信息时代背景下,顺应发展潮流,让医疗影视作品走进医学人文课堂,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升课程内涵和教学效果,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认可。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学人文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