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毒性脑炎1例报告

2019-01-18 02:51范佳郑禄禄何俊瑛惠海霞邹月丽辛子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狂犬病毒疱疹病毒病原学

范佳 郑禄禄 何俊瑛 惠海霞邹月丽 辛子凯

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又称猪疱疹病毒Ⅰ型,为双链DNA病毒,其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猪是PRV主要自然宿主和传染来源,PRV对猪具有嗜神经性,但关于人感染PRV的报告很少。现报告1例伪狂犬病毒性脑炎病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主因间断发热、意识不清40d入院。40d前出现发热,偶有咳嗽,无痰,体温最高达39.5℃,未引起足够重视,自行服用抗感冒药物(具体不详),症状未见好转。后出现意识不清、乏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相关检查后,考虑“脑炎”转至省级医院住院治疗,行头颅CT示:未见异常。入院后患者仍有发热,并出现四肢抽搐,呼吸困难,不能除外“流行性乙型脑炎”,遂转院入住ICU治疗,给予气管切开、抗感染、脑保护等综合治疗,后不排除边缘性脑炎,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患者仍未见好转。请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会诊,追问病史患者家中2个月内有大量病猪死亡,1个月前给病猪注射疫苗时划伤手指,考虑病毒性脑炎可能性大,建议送检脑脊液病原学二代测序,给予抗病毒治疗。现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收入我科。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10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6/78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肺呼吸音粗,两肺可闻及大量湿罗音,两肺底较重。心率102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触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查体:嗜睡,双瞳孔正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迟钝,压眶可见肢体活动,四肢肌张力高,双侧巴氏征(-),颈抵抗(-)。

头颅MRI(2018年3月6日)示:胼胝体小软化灶,右额叶、左顶叶慢性小缺血灶。头颅DWI成像未见异常高信号。双侧上颌窦粘膜增厚,右侧上颌窦炎症。右侧大脑后动脉P1-2段局限性狭窄。肺部CT(2018年3月6日):双肺背侧坠积性改变可能性大,左肺上叶舌段条索。左肺上叶尖后段、右肺中叶微小结节。右肺尖小肺大泡。给予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去甲万古霉素抗感染、丙种球蛋白抗病毒增加免疫功能,甘露醇、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后河北医大二院会诊,考虑病毒性脑炎可能性大,不除外边缘性脑炎,建议继续保护脑细胞及促醒治疗,复查腰椎穿刺,送检脑脊液病原学二代测序。头颅MRI回报:双侧大脑半球多发病变,以右侧为著,考虑脑炎。脑脊液病原学二代测序示:伪狂犬病毒(猪疱疹病毒1),置信度高,特异序列数8。眼底检查示:双眼角膜清,瞳孔欠圆,直径约5mm,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轻度浑浊;右眼玻璃体浑浊;左眼玻璃体浑浊,视盘边界欠清,动脉白鞘,静脉迂曲,弥散片状出血,网膜呈蜡黄,黄斑窥不清。考虑脑炎所致。明确诊断:伪狂犬病毒性脑炎。给予膦甲酸钠联合喷昔洛韦强化抗病毒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但仍意识不清,咀嚼肌持续痉挛,肌张力高,转入我院继续治疗,给予抗病毒、脑保护、抗感染、抗癫痫、缓解痉挛等综合治疗。后复查脑脊液二代测序结果转阴。患者咀嚼肌痉挛症状缓解,神志转清,偶可配合医嘱完成动作。病程第54天,头颅MRI示:①左额叶、双侧颞叶、右侧海马区、双侧岛叶、右侧丘脑,胼胝体膝部右侧异常信号,考虑炎性改变;②左侧放射冠、双侧基底节区散在腔隙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精神状态良好,可与家人简单沟通,更换气管插管金属管,择期拔除。病程第60天,患者未诉明显不适,拔除气管插管,患者好转出院。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头颅MR示:幕上脑实质多发病变,较前进展。但患者一般情况较出院时有所改善,能在家人搀扶下行走,进行简单对话,但留有明显的智能损害。

图1 头颅MRI(2018年3月6日):胼胝体小软化灶,右额叶、左顶叶慢性小缺血灶。头颅DWI成像未见异常高信号

图2 头颅MRI(2018年3月23日):双侧大脑半球多发病变,以右侧为著,考虑脑炎

图3 头颅MRI(2018年4月23日):左额叶、双侧颞叶、右侧海马区、双侧岛叶、右侧丘脑、胼胝体膝部右侧异常信号,考虑炎症病变

2 讨论

本病例主要特点:有与病猪密切接触史;神经系统损害与体征:嗜睡,对光反射迟钝。实验室检查:脑脊液病原学二代测序:伪狂犬病毒(猪疱疹病毒1);膦甲酸钠联合喷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有效。综合以上特点诊断为:伪狂犬病毒性脑炎。

伪狂犬病病毒(PRV)是一种在许多野生和家养动物中引起神经疾病的α疱疹病毒[2],这一以猪为自然宿主的病毒,在人类中虽曾有疑似病例报道,但从无确诊病例。国内GUAN等[1]报告了4例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脑炎病例,4例患者均与养殖场有密切接触史,并至少1例曾在猪肉销售或生产过程中受伤。4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均在1~4d内出现急性发热、意识障碍、抽搐发作和呼吸衰竭,且病情迅速恶化,所有病人均需入住ICU,3例需机械通气,2例出现视网膜炎。腰椎穿刺显示颅内压升高和淋巴细胞增多。

关于治疗,目前认为免疫功能健全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病毒治疗。为避免可能出现的延误,当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高度怀疑病毒性脑炎即“疑似病脑”患者均应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初始治疗。推迟抗病毒治疗(超过48h)会导致糟糕的预后 (包括眼部并发症-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3]。该患者抗病毒治疗滞后,等待脑脊液二代测序检测结果阳性后才启动抗病毒治疗,虽强化抗病毒治疗,但仍有恶劣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锥体外系症状,智能损伤等。目前关于伪狂犬病毒性脑炎的治疗缺乏相关研究,本例依据重症疱疹病毒性脑炎给予经验性治疗,膦甲酸钠联合喷昔洛韦增加了血脑屏障的透过率,最终取得了显著疗效。

随着脑脊液二代测序的逐渐开展,其在不明原因脑炎患者的病原体检测中优势明显,NGS在不明原因脑炎的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4]。在临床工作中如遇患者急性发热、意识障碍、抽搐发作,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且用神经系统疾病不能完全解释,需详细询问有无猪饲养,猪肉生产加工史,并进行血清学、病原学检测,以排除伪狂犬病毒性脑炎。根据此例随访发现,伪狂犬病毒性脑炎可医可治,但早期误诊可能导致致残率升高,影响患者智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正确认识伪狂犬病毒性脑炎,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狂犬病毒疱疹病毒病原学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单纯疱疹是怎么感染的?
犬疱疹病毒感染治疗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科学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关键“开关”
象亲内皮疱疹病毒及其研究进展
牛疱疹病毒糖蛋白D的结构特点及在疫苗学中的应用
论狂犬病病毒对人类危害
Kedrion公司和Kamada公司研发的Kedrab获美国FDA批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