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分析

2019-01-23 11:51
智能城市 2019年22期
关键词:承包单位承包商业主

谢 钢

(南方电网物资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0)

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较,EPC总承包优势明显,是我国正在大力推广的一种承包模式。在变电站、架空线路、电缆等电力工程建设实践中,施工总承包模式可显著提高项目管理效益,加快投资周期,提升施工效率,降低业主管理工作量,尤其对落实解决电网“卡脖子”项目有重要意义。电力工程是我国各类工程建设中较为复杂,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的工程类型之一,相比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电力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并在探索应用的过程中暴露了许多模式和管理上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在工程管理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电力工程EPC总承包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措施进行探究,力争构建科学、高效、合规的项目建设承包管理模式,期望能够为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1 电力工程EPC总承包模式理论分析

在我国电力工程开展过程中,经过多年实践,传统的承包模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以设计、采购和施工分别进行为主要的应用流程,但是随着电力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个性化项目实施需求以及电力企业降本增效的压力越来越大,高效、科学、节约地选择有利的承包模式,对于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参考西方项目总承包相关模式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电力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本土需求,诞生了EPC总承包管理模式。

1.1 电力工程EPC总承包流程及管理重点分析

EPC总承包是根据业主的需求,按照建设全过程的相关管理规范,由一家单位(或联合体)统筹开展工程的设计、施工、采购等全过程实施工作,近似于“交钥匙”模式,从而使得各个阶段的项目工作能够相互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总承包商的专业优势和效率。同时也要求总承包商需要对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采购(部分还包括征地、青苗赔偿等)等工作全过程负责,对总承包商的专业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从EPC总承包项目的实施流程上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1.1 总承包商选取环节

该环节的重点是需要建设方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选择项目总承包商。由于国家对于工程总承包未设置专门的资质要求,在满足招投标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合理设置总承包资质是关系到能否选取到合适总承包单位的关键。在国外的实践中,对于总承包商的选择上,可以由具备一定资质和承包能力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咨询(监理)公司承担,但国内较为成熟的、能够承担大型项目总承包工作的咨询公司不多,且在协调设计、施工协同作业方面并无明显优势,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多的,主要是以设计为龙头的总承包模式,或以设计施工联合体承包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激励设计单位简化、优化设计,降低工程成本,尤其在控制项目造价方面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

1.1.2 工程设计阶段

该环节的主要内容是在工程设计阶段,业主需要提出明确的需求,并由总承包单位严格按照相应规范进行设计工作,这一阶段也是业主和总承包单位管理的重点,也是双方容易发生分歧的关键点。分歧点主要在于总承包单位应该承担的合同范围,例如在输电线路建设总价包干项目中,若合同对运维道路的修筑、挡土墙砌筑等无明确的约定,极有可能导致双方就此产生较大分歧。

1.1.3 工程实施阶段

在该环节中,总承包商要组织分包商实施项目,对工程设计过程中所需的建筑材料、设备等进行采购,其他次要设备和材料由分包商进行采购。该环节应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工程实施的质量,二是设备采购的质量,三是工程设计变更的控制。由于电力工程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且工程一旦实施、设备一旦投用,除特殊情况外,设备设施一般处于带电运行状态,在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对工程及设备的质量有着极高要求。且重要设备造价占比大,其可靠性与否也需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使用才能检验出来,在工程实施环节较难控制,这也是目前包含设备采购的总承包模式在电力行业应用较少的原因之一。

1.1.4 工程结算阶段

目前在工程实践中,电力工程总承包合同的结算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总价包干结算模式,一类是概算或预算下浮模式。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在总价包干模式中,总承包单位对于部分附属工程(如修路、挡土墙)的投入可能很难达到建设运维单位的需要,或者是在设计环节有意识减少该部分投入,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因此此种模式适用于设计工作较为简单、青赔征地等因素影响较小,或是有明确典型设计的工程,同时对于业主方在招标及签订合同时写明的工作范围准确性要求也很高。概算或预算下浮模式是较有我国特色的一种总承包模式,由于在招标阶段双方的工程量范围不明确,因此结算采用审定的施工图预算或概算下浮一定点数的方式,此种方式大大减小了总承包商的成本风险,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弊病:总承包商因此产生了过度设计、有意扩大工程量的动机,需要业主在设计质量、造价方面严格把关控制。同时在项目概预算审定过程中,双方可能产生争议;如邀请第三方造价咨询单位出具审定意见时,还要防止“二手权力寻租”的风险。

1.2 EPC总承包模式应用优势

1.2.1 电力工程项目需要EPC总承包模式

电力工程点多面广,涉及专业复杂,且专业性极强,因此仅仅依靠业主的管控力量,不利于发挥对设计、采购、施工环节的管控优势,因此利用EPC总承办模式,可应用于大型、复杂化电力工程实施,具备独特的优势。

1.2.2 降低交易费用

EPC总承包模式与其他的传统性项目承包模式相比较,只需要开展一次集中性的招标即可,可以避免多次性的招标,并促进和提升了成本费用的降低,同时也减少了业主的人力资源投入,并发挥了总承包单位在合理选取分包单位、管控分包单位的专业优势。

1.2.3 有助于缩短施工工期

与传统性的承包模式相比较,EPC承包模式可建立全过程的项目承包管理,并将其应用到设计、施工及采购的各个环节中,依据项目建设的先后顺序,分层次、分阶段高效开展管理工作,大大缩短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周期。

1.2.4 可高效提高各个建设环节的质量,实现项目建设目标的顺利开展

EPC总承包模式的应用与开展,不仅实现了设计施工的紧密结合,同时调动各方资源力量,逐步地将设计、施工和采购各个环节矛盾冲突的地方进行消除,进一步减小沟通成本,实现更加顺利解决各项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EPC项目总承包模式,设计、采购和施工三者融为一体,在统一的框架结构体系下朝着项目目标前进,促进项目建设能够顺利开展。

2 电力工程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应关注的问题

2.1 充分认识风险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总承包商所要承担的风险逐步增多,并且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对应业主的风险减少,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这是在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下,在实践的过程中,如果EPC总承包违约或者与业主产生较大争议,则会导致项目建设过程陷入停滞状态,带来极大的不确定风险。

2.2 合理确定总承包的合同范围

在电力工程中,EPC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开展,应切实的依照电力工程建设的基本特征,结合项目建设的造价管理体系,明确具体项目的范围。在实践过程中,项目建设方一般会要求总承包方要完成项目相关的所有内容,甚至对承包合同范畴中的定义内容进行模糊化。例如在国内的水电工程施工中,针对水电站的公路防护措施、闸坝及部分厂区的电源供电项目建设中,此类项目往往在总承包合同中未详细列出,实施时成为合同双方的争议点,影响到项目正常推进。

2.3 保证总承包的价格合理化

在电力工程总承包中,总承包单位承担了较大的成本控制风险,任何市场价格波动或政策变化都可能导致总承包方的巨大亏损,这其实是对业主和总承包方都较为不利的,只有合理分担风险,才是项目推进的保证。对于总承包单位来说,首先要合理确定项目总承包的合同价格,有必要开展现场调查,并对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而计算出相关风险费用及实施的期限,并与建设方展开合理的沟通,才能确定彼此满意的价格,既能够完成合同的约束,又能够收获彼此的收益。其次,在风险管控中,本着风险共担的原则,可签署对应附加合同,明确各自风险承担的责任范围。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保障电力工程建设EPC总承包模式的顺利推广,首先应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发展,及时惩戒违规行为,确保公平有序竞争;其次应积极的扩大宣传,提高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总承包模式应用的思想意识,并要加强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优化组织管理结构。最后,对于总承包模式应用的相关成功范例应及时总结,并积极向全行业、全社会推广,对于常出现的问题,相关行业协会等应出台指导意见及风险提示。总之,为积极推广电力行业的工程EPC总承包模式,需要行业内人士积极探索,及时总结交流,共同培育健康、可持续增长的市场。

猜你喜欢
承包单位承包商业主
探讨业主方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一条鱼滑入下水道
农民工工资支付中承包单位的法律风险防范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浅谈变更及工作量确认流转体系优化探究
核电厂承包商安全管理考评体系的创建及应用
物业出租小区广场牟利,业主能否要求折抵物管费
建筑工程索赔存在的问题和防范措施
Evaluation of chitosan-anionic polymers based tablets for extended-release of highly watersoluble drugs
浅议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