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与微课教学法在计算机绘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1-28 11:18赖健环
成才之路 2019年1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效果微课

赖健环

摘 要:教师在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微课教学法,引导学生在任务中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收获知识,提高能力。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微课教学法时,要在明确任务、任务分析、任务实施、成果展示、巩固拓展、评价反馈等方面多加思考。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计算机绘图;微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1-0049-02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项任务之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之上,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而微课是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配套学习资源,是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发出来的微型教学活动视频。计算机绘图是汽修、机电、港口机械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学习AutoCAD基本命令和基础知识,学习运用常用的命令绘制简单的二维图形和三维实体图形。计算机绘图课程设计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本课程操作性强,学生必须动手操作,很适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并辅以微课教学。本文对任务驱动与微课教学法在计算机绘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任务驱动与微课教学法在计算机绘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计算机绘图是汽修、机电、港口机械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具备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简单二维图形和三维实体图形的能力。下面,笔者以“项目5任务5绘制以圆弧连接为主的图形(2)”为例,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微课教学法在计算机绘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微课只是作为辅助的教学方法。

1.明确任务

任务名称:项目5任务5绘制以圆弧连接为主的图形(2)。

任务目的:(1)知识目标:能掌握正交、对象捕捉、对象追踪、圆、偏移、阵列等命令的使用方法,能指出图形的正确尺寸。(2)技能目标:能按要求读懂样图并利用正交、对象捕捉、对象追踪、圆、偏移、阵列等命令精确绘制图形。3)素质目标:学会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体会自主学习获得的成功喜悦。

任务内容:绘制图中的图形(篇幅所限,图略)。(1)建立绘图区域。建立合适的绘图区域,图形必须在设置的绘图区内。(2)绘图。按照图中规定的尺寸绘图,中心线线型为center,点线圆的线型为acad_iso7w100,调整好线型比例。(3)保存。将完成的图形以KSCAD5-3.dwg为文件名保存在学生文件夹中。

2.任务分析

(1)分析图形特点。首先,分析图形尺寸。要能读懂图形,找出每一个绘图对象的尺寸。这是很关键的一步,确定图形的最大尺寸,才能建立合适的绘图区域。其次,分析图形结构。很明显,这个图形很有规律,结构对称。(2)可能用到的绘图命令。这方面相对好决定,学生马上能想到已经学到的命令:直线、圆命令。经过教师提示、引导,有些学生又想到偏移、修剪命令,还有学生找到了复制命令。(3)更简单快捷的方法。教师可以在这里先卖一个关子,提示新命令“阵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尝试画图。

3.任务实施

教师巡查指导,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尝试。有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发现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绘图,需要画很多辅助线,感觉很费力,而且绘制的图形尺寸容易错。他们有的会主动请教老师,有的会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教师可以适时介绍新命令“阵列”的使用方法,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很快就掌握了新知识。运用新方法重新画图,前后比较,学生更能体会完成任务的喜悦。教师可将录制的微课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可以通过观看微课找到解决方法。

4.成果展示

学生提交文件,教师抽查,然后点评,有针对性地进行操作演示。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学生主动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分析并理解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也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理想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正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5.巩固拓展

学生素质有个体差异,操作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经过学习与思考很快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再布置一些难度大点的任务,让他们感到有挑战性。这些水平较高的学生也可以成为小老师,帮助水平较差的同学。指导别人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过程,还可以增进同学友谊,共同进步。另外,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地观看微课,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6.评价反馈

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评价表的评价内容可分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实操能力情况、兴趣与积极性、团队协助意识、课堂的参与度、课堂纪律情况六类,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等四类。

二、思考与建议

任务驱动教学法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同时改进不足之处,以进一步提高中职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效果。

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好处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个性、充满了人性,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

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改进之处

调查发现,有以下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以免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产生不利影响。(1)教学进度不易把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差异。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同一个学习任务,有的学生很快完成,有的学生觉得很难,有时难以协调,影响教学进度。虽然设置了拓展任务,但有些学生认为做得越快,任务越多,因而降低了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采取一些措施,既不影响教学进度,又保证探究学习效果。(2)课堂管理难度增大。任务驱动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但有的学生讨论的声音很大,干扰别人,有的学生随意走动,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还有的学生懒于动脑,依赖其他同学。这容易导致好的学生更好,差的学生更差,出现两极分化现象。(3)评价上有一定的困難。每次课都要评价,有些学生会觉得很麻烦,也有学生没有如实地自我评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4)学生人数过多,场地不足。班级人数多在50~55人,教师上课时难以关注每一个学生,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精心指导,只能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同时实践教学场地不足,电脑房学生课桌布局不太合理,不利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三、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身份变为辅导者、引导者。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微课教学法时,要在明确任务、任务分析、任务实施、成果展示、巩固拓展、评价反馈等方面多加思考。在中职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辅以微课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2]黄景荣.技能教育杂谈[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4.

[3]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石婷萍.浅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筑计算机绘图”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4(04).

[5]李彩霞.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改革[J].职业时空,2014(02).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效果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