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三融合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1-30 02:27张娅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高职院校

张娅

摘要:在如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对高职学生,特别是信息技术类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模式和载体,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通过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面的融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7〕95号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标志着高职教育进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时代。所谓产教融合,即通过企业、政府、学校共同合作,实现产业与教育的全面融合。在以往的实践中,高职院校作为学生的主体承载单位,往往表现出较大的主动性,因为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明白,办学能力是要通过是否能够服务地方经济来体现的。但偶有出现高职院校一厢情愿的情况,所以迫切需要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级联动起来,政府出政策,搭建相应的平台,拖动产业,让企业愿意参与、乐于参与,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一、“政、校、企”三融合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背景及战略意义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进入新的时期,其具体指标是至2022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要有较大提升,并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并且打造一批优秀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推动校企进行深度合作。因此,突出职业院校的办学能力,强化地方辐射能力,深化产教融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通过“政、校、企”三融合进行校企合作,其本质就是政府给政策,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主体,将培养学生专业技术、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过程与企业相接轨。如以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例,企业提供创新创业型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标准,在高职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就融入相应的标准,并且贯穿整个培养过程。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合作推动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虽然早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高职院校虽然认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开设了一些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次,很多高职院校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上,没有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最后,部分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比较薄弱,导致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不能较合理地制定自己的创新创业计划。

2.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高职院校的理论教育和企业的实践教育对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由于各种原因,虽然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建立了一些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但在具体的运行中仍然存在政策、安全、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企业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积极性不高。

三、“政、校、企”三融合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政、校、企”三融合构建校企联合新型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应加大与政府和企业的沟通力度,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借助政府的宏觀调控,带动企业积极参与,共同构建“政、校、企”三融合校企联合新型培养机制。通过企业和高职院校本身的实践教学,有效融合高职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从而解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准确、就业广度不大等问题。

2.校、企共同开发和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通过高职院校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课程体系研发团队,设置了贴近市场的项目,在学生培训过程中实施双导师制度,由校内的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除了为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之外,高职院校还需要配备一至二名企业人员作为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双导师制度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同时,高职院校可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学习企业的先进文化知识,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学生的教学工作,让高职院校、企业共同开发的创新创业课程更加完善,保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实际效果。

3.高职院校通过企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企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或者根据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派遣学生前往企业实习,进行实践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并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启蒙、创新创业探索、创新创业融合、创新创业提升等各个阶段搭建实践平台,从而形成更加明确的创新创业学习体系,让学生体验创新创业的过程,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为他们后续的创新创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政、校、企”三融合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在2006年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定为优秀,2016年通过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骨干建设验收,成为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以宜宾市临港国家级开发区为依托,构建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育人机制和服务机制,并且派遣教师深入企业学习,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逐步提升了教师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动力,激发了年轻教师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促使他们了解了更多的企业管理方法和经验。

五、结语

通过“政、校、企”三融合的方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政府应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深度的融合机制,在原有的以学校作为唯一培养主体的基础上,实现更加科学、完善的培养体系和培养过程,并且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为地方产业服务,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有效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多的高技术、高技能的创新创业人才,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7).

[2]李元浩.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6,(10).

※本文系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四阶递进”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单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