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病理学实验考试软件的制作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9-02-12 23:45王建琳尹燕博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8期
关键词:病理学实验课兽医

王建琳 尹燕博

兽医病理学实验考试软件的制作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王建琳 尹燕博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9)

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作为兽医病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兽医学科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更有效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合理评价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技能的提升水平,开发了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考试软件,并应用于本科实验教学过程。围绕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培养目标、针对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设置内容,采集实验素材,进行整理并建立试题库,将试题库与开发的考试软件相结合,形成兽医病理学实验考试软件,用于实验课程考试。该考试软件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对病理现象的判读能力,解决了实验课程考试中特定病变素材的准备和所需时间较长的问题,同时也督促了学生认真上好实验课,有效提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1 兽医病理学及其实验课

1.1 兽医病理学 兽医病理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以及患病动物物质代谢、机能活动和形态结构改变的一门学科,同时兽医病理学也是一门诊断性学科,直接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1,2]。兽医病理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连接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桥梁课程,在整个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兽医病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临床诊断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形态、结构与功能,宏观与微观,局部与整体,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3];同时培养学生对临床病变能初步做出病理性诊断和正确进行动物尸体剖检的能力[4]。

1.2 兽医病理学实验课 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作为兽医病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的病理诊断能力和尸体剖检技能为主,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病理现象的解剖观察、常见病理性损伤的组织学判读、基本病理过程的描述、各系统常见病理变化和动物的尸体剖检。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的开设为后续临床各类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预防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病理现象的灵活掌握和病理过程的合理分析将是临床疾病正确诊断的前提。

2 兽医病理学实验考试的目的和意义

2.1 实验课考试的目的 本校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共计24个学时,课程设置包含了兽医病理学的重要内容,包括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的损伤、组织的修复、水肿、缺氧、炎症、肿瘤、系统病理和尸体剖检等方面;其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实验中设置了两个综合性实验,如炎症和尸体剖检。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如何让学生在实验课堂中认真学习,课后查阅资料来解释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并将理论知识在灵活应用的过程中再次升华,这是实验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

2.2 实验课考试的意义 实验课程的教学通常分为四个环节,教师演示或示教、学生操作、课堂总结、实验报告的撰写与批改,其中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往往作为该实验的考核方式。为提高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近年来相关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已有研究[3, 5-7]。但如何进行实验课程的考核还未见报道,以往以报告为主要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较难评价学生对病变的判读能力和尸体剖检技能,难以得到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考核。如何全面评价学生对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所学内容和相关技能的掌握,是该实验课程考核应思考的问题。传统教育中,考试作为考核方式,在督促学生日常认真学习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考试也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否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也可将考试作为最终课程的考核方式应用于教学中,以围绕课程开设目标,以考核学生的技能为主,全面合理评价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和对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为目的设立考试内容和形式,有待研究探讨。

3 兽医病理学实验考试软件制作的主要内容

3.1 实验课考试内容 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考试内容应紧紧围绕课程开设内容进行,以考核每个学生的相关技能为主要目标;课程的考试应以学生单个独立操作,教师全程监督打分形式来完成。传统的实验课程考试主要以显微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切片、画出主要病理变化,并对病理变化进行描述[5]。这种考试方式导致考试内容较为单一,仅对组织的微观形态进行病理判读,且耗时较长。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能很好的检验学生的实验能力是目前实验课程需解决的问题。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课程拟将在24个学时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实验过程、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相关的病理现象的素材进行采集和分类,并将相关素材进行整理,整理的素材与软件相结合形成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考试软件。

3.2 实验课素材采集内容 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素材采集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种:(1)病理学观察:包括病理解剖学观察和病理组织学观察;(2)操作性实验:包括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3)疾病模型建立:包括模型建立的原理和疾病模型的评价标准;(4)动物尸体剖检:包括剖检技术、临床病变的判读和注意事项。将以上素材以描述的形式、图片的形式、动画的形式、录像的形式采集,并进行系统整理,同时对每一试题设立多个选项,且选项之间具有相近或形似的迷惑性,,且对每一个选项进行详细解释。借鉴当前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形式,将上述采集整理的素材以选择题的形式建立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考试题库。制作选择题考试软件,将建立的考试题库与软件相结合,制作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考试软件,用于实验课程考试。

4 兽医病理学实验考试软件的应用效果

将以上制作的实验课程考试软件应用于实验课程考核中,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考试软件的应用,明显增强了学生实验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并能合理公平的评价学生的病理学判读能力和尸体剖检技术。主要体现在,(1)实验课程考试时,应用实验过程的录像和图片,不再需要病变动物,很好地解决了实验考试素材来源的问题;(2)考试时所用的病理变化图片或录像与实验内容相符,很好地反映了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3)以软件结合实验内容进行的考试,所有学生可同时进行考试,改变了以前维持一周多考试的现象,明显节省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4)软件结合实验内容的考试形式,较教师的随时监考和判断打分考试方式明显降低了人为主观因素,这种评价方式更为公平;(5)考试的过程也是一项查缺补漏的过程,在限定的时间内学生提交考试内容后,会立即呈现考试分数,并且可返回仔细查看各题的详细解释,也是再次学习的过程。

5 小结

总之,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考试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学生可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进行考核,不仅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符、且节省了教学经费与教学时间,能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对病理现象的判读能力,有效督促学生认真上好实验课,可有效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1] 赵德明. 兽医病理学(第3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2.

[2] 陈怀涛, 许乐仁. 兽医病理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3] 廖成水, 王臣, 刘志军等. 基于“10+35”教学模式的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7): 154-156.

[4] 尹燕博, 王建琳. 多媒体手段辅助电子标本在兽医病理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 2016, 96: 169.

[5] 黄小梅, 朱晓群, 陈冰等. 新模式下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J]. 基础医学教育, 2016, 18(12): 984-987.

[6] 马驿, 陈进军, 彭金菊等. 兽医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 37(6): 94-96.

[7] 王小波, 石火英, 高巍等. 兽医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 大学教育, 2014(9): 89-90.

(2019–05–13)

青岛农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XJG2017062);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项目(XBB2014018)。

G642.3

B

1007-1733(2019)08-0073-02

猜你喜欢
病理学实验课兽医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我是兽医志愿者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及其在Dickkopf干预下的病理学改变研究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