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指标体系开发研究

2019-02-14 10:52钱海红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9年6期
关键词:德尔菲条目咨询

张 镭,钱海红

健康素养[1-5]是人所具备的维持健康状态和有效利用健康资源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或者技能决定了个体具备怎样的动机,如何去获取、理解和使用健康信息,从而采取怎样的行为生活方式以促进和维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当今,由于社会变迁导致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社会心理应激增加,高校学生身心相关的健康问题存在。当高校学生想利用有关信息促进自身健康时,他们同样面临如何正确利用信息的难题。研究者发现健康素养高的学生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电子技术时代,能够获取、评价及充分利用有效的健康资源,解决健康问题,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而健康素养低的青少年容易出现各类威胁身心的行为。

当前,高校学生已全面以95 后”为主体,这类人群比起以往的学生群体对网络有着更为严重的依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高校学生超过70%的信息来源于网络。因此,提高学生网络健康素养理[6-7]应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

1 方法

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对现有大学生网络健康素养的理论体系、评价指标进行全面的梳理;然后通过组织在校大学生以及高校教育工作者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形成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评估体系框架;最后通过德尔菲法对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评估体系的指标进行讨论和修改;在通过自评问卷的认知性修正后,形成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指标体系。

1.1 德尔菲专家咨询

1.1.1 德尔菲专家组成员组成

邀请来自全市各相关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或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家组成德尔菲专家咨询组。专家来自于高校思政、健康传播、健康促进和互联网相关专业领域具有副高级职称及以上专家学者。共邀请10 位专家进行两次德尔菲专家咨询。

1.1.2 专家咨询表的编制

研究人员通过文献查阅、课题组内部专题讨论等形式,并参考《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上海市高校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梳理高校学生应该具备的网络健康素养。通过个人深入访谈、邮件咨询或座谈讨论的方法,采纳数位高校思政、健康教育领域和互联网的专家的意见,形成网络健康素养体系的基本框架。

1.1.3 实施德尔菲专家咨询

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第一轮咨询要求专家对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的三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若有需要增删的条目也需标注在备注框。专家还需要对熟悉程度、判断依据进行评判。第二轮咨询是在第一轮咨询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对网络健康素养的评价指标进行逐条修改,并删除了健康素养代表性评分以及可获得性评分低于3.5 分的部分指标条目,并将初步的分析结果随第二轮调查表反馈给各位专家,要求专家对上轮咨询的情况重新认识并再次打分。两轮咨询表均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发放和回收。

1.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 Data 3.1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Excel 2010 软件和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以问卷的回收率来反映专家的积极性;以权威系数反映专家的权威性;以满分率和相对重要性评分的均数表示专家集中意见程度;最后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

根据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结果,相对重要性分数=代表性分数×0.55+可获得性分数×0.45。

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mj表示j指标的专家数;Cij表示i专家对j指标的评分值。其中Mj越大,则与之相对应的j指标的重要性也就越高。

满分比计算公式为:

其中,m’j表示在咨询中给了满分的专家人数。 由各条目的秩和来计算各个条目的权重,专家通过对各个条目进行评分排秩,(如果有条目评分相等,则取其平均等级)最终计算各条目的等级和Sj。

秩和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Sj表示j指标的等级和;Rij表示i专家对第j指标的评价等级。

权重=Sj/∑Sj,由此也可以看出如果Sj越大,则该项指标就越重要。

1.2 认知性修正访谈法

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形式进行。课题组成员直接参与访谈。认知访谈分为4 个内容进行。①对每个问卷条目的表达是否能够完全接受,能否正确明白条目。②每个条目的预期答案是不是能达到这个条目的出题意图。③在参与这个问卷时,调研对象是否会感到某些压力,能否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向。④调研对象是否能用给予的选项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向。

2 结果

2.1 结合文献和专家咨询会,制定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体系初始框架

通过对健康素养现有理论文献的研究,研究者最终选择了WHO 对健康素养的定义作为本研究的基础,同时整合了Norman 提出的电子媒介素养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驻欧盟办事处研发的健康素养的整合模型,将网络健康素养的内涵分成4 个维度(信息获取,信息理解,信息评价和信息应用)进行分析,并参考了《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上海市高校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重要文件。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邀请了来自本市教育、传播等领域的专家共5 人,就大学生健康素养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为主题召开专家咨询会,并形成了根据健康素养的概念分为获取、理解、评价和应用健康信息4个方面构成的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的框架模型。

结合前期的理论研究和专家咨询会的讨论结果,制定出根据健康素养获取、理解、评价和应用4 个维度的能力来进一步编写、论证大学生健康素养评估的三级指标。

2.2 大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结果

2.2.1 专家基本情况

来自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10 人,专家的相关工作年数、职称情况见表1。

2.2.2 德尔菲法过程中的专家积极性

专家对某研究的关心程度即专家的积极系数也称回收率,指参与的专家数占全部专家数的百分比。本研究的德尔菲法总共选定10 名专家,均通过邮件进行。第一轮函询实际参与专家为10 名,第二轮函询实际参与专家为10 名,本次调查两轮专家咨询有效回表率都是100.0%,表明在两轮调查中专家对本次咨询内容感兴趣。

表1 两轮德尔菲法咨询专家的基本情况

2.2.3 德尔菲法的专家权威程度

专家权威系数用来表示参与德尔菲法的专家权威的程度。专家权威系数通过参与课题的专家对课题相关内容的熟悉程度及专家的判断系数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专家的权威程度主要是通过专家的自我评价。专家在该领域对自我评价越高,则专家权威程度越大。进一步该专家对相关课题的判断的科学性越大,结果的可信度也就越高。在本研究的咨询中,专家的判断系数为0.87,熟悉程度为0.85,权威系数为0.79。函询的权威系数均>0.7,表示专家对研究涉及领域的权威程度均较高,咨询结果可信。

2.2.4 对大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分析

相对第一轮结果而言,第二轮大部分条目的重要性均分均有所提高。虽分数仍有高低,但所有条目的重要性均分均大于3.5。根据两轮的咨询结果,计算在各个指标上,各位专家对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评价体系给出的意见和建议。本研究逐一对网络健康素养的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进行逐条修改,并删除了代表性评分或者可获得性评分低于3.5 分的部分指标条目。见表2。

表2 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2.3 对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自评问卷的认知性修正

本着从网络健康素养受试者的角度出发,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实施,就要以大学生可以接受的角度去设计指标。为此,本课题召开了在读大学生(含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焦点小组讨论,针对各条目进行逐一的打分和修改,形成一个从受众角度可接受的网络健康素养三级指标。

2.3.1 焦点小组的学生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邀请来自文、理、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40 人,参加了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体系焦点小组讨论,并针对网络健康素养评估的三级指标进行认知性修正。从受众角度出发,对网络健康素养体系提出建议,对三级指标进行增减。其中医科生16 人,文科生12 人,理科生12 人;本科生30人,研究生10 人;男生17 人,女生23 人。

2.3.2 焦点讨论中形成的对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评估指标认知性修正的结果

在焦点访谈中,首先邀请受访者对网络健康素养三级指标从代表性和恰当性两个方面进行打分。代表性和恰当性均为5 分制,共分5 个分值:很有代表性/很恰当为5 分,完全没有代表性/很不恰当为0 分。根据焦点小组访谈中对网络健康素养三级指标的意见和建议,课题组对网络健康素养三级指标进行逐条修改,并删除了代表性评分或者恰当性评分低于3.5 分的部分条目,认知性修正结果见表4。并对讨论中学生提出的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指标的修订,具体汇总如下:

①“信息获取”维度:将条目“能够通过网络获得疾病相关信息”修改为“能够通过网络获得权威的疾病相关信息”;②“信息理解”维度:将条目“理解网络上的有关保健的信息”修改为“理解网络上的保健相关的信息”;③“信息评价”维度:将条目“判断网络上与健康风险相关信息的可靠性”修改为“判断网络上与健康相关信息的可靠性;④“信息利用”维度:删除条目“知道怎样获得有效的健康信息”。见表3。

表3 认知性修正结果

将在读大学生认知修正的意见归纳和整理,课题组编制出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自评问卷条目第二版。见表4。

3 讨论

德尔菲法是一种被国内外广泛接受、专家能够就某一主题咨询并逐步实现意见集中的一种评价预测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采用德尔菲法对高校网络健康素养评估体系进行打分,共邀请10 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这些专家来自各相关专业领域的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学者。由调查表回收率可知,专家对本研究课题较感兴趣,参与积极性高。分析专家权威程度可知,对于本研究的主题,专家的权威程度均较高,咨询结果可信。两轮德尔菲结果变异系数整体降低,协调系数明显提高,说明经过两轮咨询,专家对条目的意见逐渐统一。

表4 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指标体系

从专家前后两次对评估体系的重要性打分可见,各条目得分均分均高于3 分,并且在听取了专家意见修改后,各条目的最低得分均大于3.5 分。可判定为专家们对本次的评估体系的设置认同度较高,本评估体系能够较好达到测评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的目的。这为评估体系的专业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德尔菲法在网络健康素养评估体系的设计部分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德尔菲法的优点在于,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在彼此独立的情况下,对本评估体系提出了有意义的意见和建议。本研究就汇总了各个与在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相关的专业领域的专家来提供宝贵意见。但因为本次德尔菲法是通过邮件进行的,没提供机会让诸多优秀的专家聚集一堂,开展头脑风暴,从而在讨论中增加各个专业领域的交融。这就使本次网络健康素养评估三级指标体系一方面保持了其在各个大学生网络相关的专业领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缺少了一些各个专业领域的交叉性。这方面将在今后的后续研究中进行补充。

本次指标体系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调研对象,即高校在读学生对本体系发开的意见和建议,因此特别使用了认知访谈法。认知访谈法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形式进行,课题组成员直接对参与对象进行访谈。本研究中的认知访谈让在读大学生从被测试者的角度直接参与到问卷的设计中,这就避免最终形成的评价系统缺少实际操作的有效性。通过认知修正访谈,本研究把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评估体系直面到应用对象中。将大学生评估中均分大于了3.5 分的条目入选到最后的评估条目中,并且根据学生们的用语习惯,对评估条目进行了更正,这使条目在后续使用中,能真正体现出对网络健康素养的调查作用,使受众可以读懂每个条目,促进该系统的评估准确性。

本研究在健康素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了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评估体系矩阵,构建成一个从相关信息处理的角度和大学生相关网络生活领域两个维度的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三级评估体系,涵盖了在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和网络生活不同领域的高校学生网络健康素养水平。

猜你喜欢
德尔菲条目咨询
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独立评估指标筛选及体系构建
德尔菲法构建肿瘤医院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德尔菲法及其构建指标体系的应用进展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服务与咨询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