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什么样

2019-02-19 07:34
中国卫生 2019年1期
关键词:医共体集团化医疗卫生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就是根据人们不同生命阶段的需要,卫生体系内不同层级机构通过协作进行健康促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管理等连续性服务的提供和管理,其核心理念在于以人为本,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整合。2018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深化医改2018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提出整合型服务体系框架和政策措施,促进预防、治疗、康复服务相结合。

在日前召开的2018中国医改传播高峰会议整合医疗分论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庄宁说,国家层面已经启动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2019年有望启动相关文件起草筹备工作。经过多年酝酿和铺垫,“中国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整合型服务体系有三个核心

“打造健康中国,实现全民健康,离不开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的支撑。”庄宁说,整合型医疗服务更多强调医防结合、上下联动、中西并重、医养康护融合、公立和民营之间的整合等,它用立体、整合、多维的层级来展示服务体系的三维架构,与分级诊疗是不同阶段的工作,目前的主要切入点和实施路径、政策工具是分级诊疗。

庄宁指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有3个核心,即以人为中心,以基层为基础,提供系统连续的服务。优质的服务是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优质医疗服务的供给,强化和丰富优质全程服务的内涵,为百姓提供公平、可及、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推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高效的体系是指卫生资源配置、医疗资源利用和健康产出高效,通过建立协同、整合的功能模块弥补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以达到医疗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从服务模式落后于健康需求这个层面上,都提示我们要做好服务体系的重构。目前已经到了做优质高效服务体系研究出台意见、规范发展的阶段。”庄宁还透露,国家层面已经启动了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希望2019年可以正式启动相关文件起草筹备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表示,站在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要求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其近期目标是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这是解决看病难的关键举措,其主要任务就是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注重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服务体系。他强调,整合不是不分科、不分功能定位,而是分工协作,根据健康需求来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网,其实质是整合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而不仅仅是医疗服务。

探索集中力量办大事

当前,各地对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的探索越来越多,成效越来越明显。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体改处处长潘建波认为,政府可以通过集团化管理优化配置资源,实现人多力量大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工作意图。

“虽然已经通了高铁,但贵州的老百姓看病还是在乡村道上跑,除了看病难、看病贵,我们还存在看病远问题。”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安仕海说,贵州省福泉市按照“全面帮扶、资源共享、提升服务”的原则,以二级龙头医院为牵头总院,统一人事、财务、就诊、药械、医疗服务,努力打造“政府主导、‘三医联动’、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医共体新模式,推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资源上下贯通。

福泉市是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地方实践的一个缩影。论坛上,潘建波的演讲主题是从“单兵”到“集团”。据悉,重庆市自2010年起探索集团化管理模式,现今效果逐渐显现。以该市彭水县为例,2014年到2017年,彭水县基层就诊率稳定在75%左右,全国的水平是55%、重庆市是53%,彭水县高于重庆市和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整合医疗一定是个大方向,尤其是优质高效的医疗体系。”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黄飞表示,整合医疗的发展现在到了关键且最佳时机。优质、高效、低耗是未来中国需要的医疗服务体系。

对医改明星深圳市罗湖区,黄飞表示,很多人认为罗湖有雄厚的财力作支持,罗湖模式不可复制。其实,越是钱不多的地方越应该推动这一模式,因为它实现了医疗、医保、医药的“三医联动”,把有限的医保资金交给了卫生健康部门,进而推动管理、服务、责任、利益共同体的真正形成。

县域综合改革是切入点

以县域改革为切入点,逐步推进“中国版”的优质高效整合型服务体系建设,这一路径正在从理论走向现实。

“山西最小的县有5万多人,县城有3万多人,还有1万多人出去打工,真正居住人口不到1万人。随着人口集中和流动的大趋势,我们将村医集中到乡镇卫生院,采取巡回医疗的办法,每个地方根据自己的特色整合医疗服务。”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冯立忠说,山西省的一体化改革盘活了县域医疗卫生资源。

据了解,山西省在管理体制上“动手术”,把县域内的所有医疗卫生机构重新整合成一个独立法人医疗集团,实行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形成县乡一体、以乡带村、分工协作、三级联动、高效运转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该省还坚持预防为主,加快防治、卫生健康、医养融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医养结合试点,成立村级日间照料中心。将过去基层计生员纳入医疗集团进行管理,疾控中心主任兼医疗集团副院长,主要分管医疗卫生服务,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考核,将县域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投射在安徽省阜南县就是“县域医共体”。该县卫生计生委主任陈雷表示,2017年阜南县外住院占比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县内群众住院实际补偿为81.3%,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这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县域医共体密不可分。在他看来,县域医共体是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新型组织与服务实现形式,以创新运行机制为核心,通过整合县乡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实行区域集团化经营管理,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对县域医共体实行按参合人头预算支付等综合改革,如此一来,可以整体提升县级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减少住院病人外流。

重庆市从“单兵”向“集团”的推进生动阐释了集团化的优势,对集团化改革如何走稳走好,集团化发展如何互融,潘建波还有一些想法。他认为,目前的法规制度是针对分类、分级的医疗体系。下一步,重庆市面临一类、二类机构,甚至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的整合,因此制度层面需要进行突破,进行顶层设计。另外,在集团化改革当中,目前县医院、基层医院都有顾虑,甚至有些抵触。这就需要加强协调和沟通,加强制度协同,通过制度设计来调动积极性。另外,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建议多种模式推行、多种模式设置,不能搞“一刀切”和“齐步走”。

猜你喜欢
医共体集团化医疗卫生
双轮驱动型军工企业集团化协同营销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新时代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困境及其优化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2019年宁波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县域医共体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