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进展分析

2019-02-19 12:49陈杭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杏仁核前额额叶

陈杭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00)

临床上,孤独症在临床上又被称为自闭症,属于广泛性发育功能障碍性疾病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通常会在3岁前发病,患儿所出现的主要症状表现包括社会交往能力障碍、语言沟通功能障碍、兴趣爱好范围狭窄、严重的重复刻板性行为。目前关于孤独症的具体发病原因在临床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1]。本次研究对孤独症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进展进行概括,从多方面展开了综述。

1 语言信息处理

正常人语言主要是依赖于额下回后部和颞上回后部,额下回后部主要负责对语言信息进行整合,对句子的意思进行理解。颞上回后部则是负责对句子当中的个别单词的具体意思进行理解。语言交流功能障碍是孤独症患者的一个突出表现,同时也是发病后最早出现的一个症状,研究发现,患者脑部的额下回、颞上回、颞中回、岛叶等相关部位的生理功能出现异常,与言语交流能力障碍发生之间存在着显著联系[2]。曾有研究显示,孤独症患者具有优异的能力对个别的单词进行准确的处理,但结构复杂、需要整合句子理解起来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无法用语言表达或者是表达不完整的情况。曾有学者采用功能核磁共振技术对2岁-3岁孤独症患儿的实际睡眠状态进行严密的检测,通过语言等声音给予一定的良性刺激,结果发现,与同年龄段的健康儿童比较,患儿右脑右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尾状核的激活程度与左脑相比较有明显的增强表现,与同年龄段的健康儿童的左右脑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额叶、颞叶、顶叶有明显增强,这种偏向右侧的特征性症状的产生,可能与语言功能的发育明显延后具有一定的关联[3]。

2 视觉信息处理

孤独症患者在初级阶段的视觉处理环路的完整性能够保持良好,研究显示一些脑区在对视觉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其相关功能会表现出一定的异常。曾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识别常见面孔时,梭状回面孔区、颞上沟激活明显减弱,但是对房子、普通物体进行识别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有学者对孤独症患者在注视不同方向、闭眼、不同角度脸庞图像的时候,脑部的顶内沟、颞上回后部、杏仁核、颞顶交界的功能表现均存在一定的异常[4]。

3 执行功能方面

执行功能具体指的是个体在实现某特定目标的时候,将不同认知的加工过程通过相对较为灵活的方式进行优化,并实施整合的一种功能,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高级认知加工过程,可能是依赖前额叶皮层、其他皮层、皮层下区域的动态作用而实现的,人体当中与执行功能有着密切关系的脑区主要包括眶额叶、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前扣带皮层、基底神经节等额叶-纹状体环路、脑岛顶叶、小脑等几个部分[5]。对高功能孤独症患者实施几何图形空间转移任务试验,发现前额叶、顶内沟、基地神经节激活减少[6]。

4 默认网络方面

在无任务的完全清醒和静息状态下,人体大脑的部分区域会处于一种自发性的持续性的激活状态下,可以充分说明脑区在静息的时候,也能够对一些重要的功能性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有相关任务的状态下,这些脑区还会产生相应的负激活现象,脑区在临床上被称为默认网络,或任务负激活网络,包括扣带回、前额叶中部腹侧与背侧、楔前叶、左额叶背外侧、角回、左额下回外侧面、左颞下回、右侧杏仁核、左右侧下小叶等多个部分[7]。

5 小结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充分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对广大孤独症患者的颞上回、额下回、前额皮质、梭状回、岛叶、杏仁核、颞上沟等多个相关脑区、视觉、语言、执行功能异常情况进行显示,除此之外还包括右大脑半球侧化,对多脑区、功能网络异常、复杂症状、社会行为障碍、认知障碍进行揭示。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为对孤独症进行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近几年,关于采用脑功能核磁共振研究孤独症逐渐增多,并不断深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杏仁核前额额叶
颞叶内侧癫痫患者杏仁核体积变化的临床研究
简单搓搓可养生
额叶皮层退行性萎缩的高分辨率磁共振研究
简述杏仁核的调控作用
老年人杏仁核三维形心的坐标界定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大脑的巅峰时刻
人胚胎早期大脑额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的表达
魔法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