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狂人、政客到富翁、财神看范蠡形象的变化

2019-02-22 13:39
关键词:范蠡财神仙人

陈 辉

(凯里学院 人文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年楚国人。范蠡在先秦以来的史料里形象多变,由一楚狂人转变为越国政客,又由政客变为富商大贾,最后再变为道教仙人。范蠡形象的一再变化,是因何而起?又是谁主导了范蠡形象的变化?本文将从史料的早晚先后一窥其中奥秘。

一、关于范蠡事迹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国语·越语》

《越语》详细记载了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史实,其中主要记述了范蠡如何谋划勾践的灭吴大计。通过给勾践的建议,范蠡的个人才华和政治远见被展现出来,他的理论主要是三点。

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范蠡进谏曰:“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王曰:“为三者,奈何?”对曰:“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不问,蠡不敢言。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1]714持盈,是指天道,应该盈而不溢;定倾,是指人事,只有合适的人才能使危亡的险境得以安定下来;节事,是指地道,处事要有所节制。

关于《国语》对范蠡思想的记载,李学勤先生指出: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因袭了《越语》,所以“《越语下》又应该比《黄帝书》早一个时期”,“如果《黄帝书》确不迟于战国中期,《越语下》就当是战国前期的作品,和范蠡的时代相近,其所述范蠡的思想应该是接近实际的”[2]99。陈鼓应也说:“从现有资料看,范蠡是老子发展到源于战国初而盛行于战国中期的黄老之学的重要环节,范蠡可能是黄老之学的创始者,也可能是老学到黄老之学的重要中间环节。”[3]5综合二人的看法,首先范蠡的事迹可以相信,其次范蠡应该是持道家思想观点的,这与后世对范蠡的认识是一致的。

在越国灭吴后,范蠡毅然辞官归隐,勾践为劝阻范蠡,威胁要杀死他的妻子,说:“子听吾言,与子分国。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但是范蠡不为所动,说:“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1]734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

从《国语·越语》的记载来看,仅仅记载了范蠡一生中的两件大事:一是辅佐勾践灭吴;二是灭吴后辞官归隐。

范蠡晚年辞官归隐去往何处?在《战国策·秦三》中有关于范蠡的一条材料,蔡泽在回答范雎时说:“范蠡知之,超然避世,长为陶朱公。”[4]64可知,范蠡应该是去了陶,在那里定居。另外,从“陶朱公”的尊称来看,似乎在陶还很有声名。

西汉末年刘向在整理皇家藏书时,发现了几种纵横家书,这些书比较杂乱,于是刘向就动手整理成一本书,以《战国策》命名。可知,《战国策》成书也比较早,尽管其内容可能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但是其真实性还是可以相信的。

除《国语》《战国策》外,稍晚一点的史书就是《史记》,记载了很多范蠡事迹,主要有《勾践世家》《货殖列传》等篇,这些记载使得范蠡的形象丰富起来。

《勾践世家》除了记载范蠡辅助勾践灭吴外,还描述了范蠡归隐以后的去向和生活:“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5]601这段文字表明,范蠡离开越国后,先来到齐国,不仅成功致富,还曾做了齐相。后辗转来到陶地,成为当地巨富。《勾践世家》还记载了范蠡的一些家庭情况,说他有三个儿子,记录了二儿子在楚国杀人被囚,其他两个儿子去解救的故事。

《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5]1168此处关于范蠡经商致富的故事与《勾践世家》的记载差别不大,只是多叙述了一些经商致富的理论。范蠡的经济思想颇受当代学者的关注,司马迁从哪里得来的这些材料,后人不得而知,不过由于《史记》的整体可信度相当高,关于范蠡事迹的记载,后人也多持相信的态度。

从《国语》《战国策》到《史记》,关于范蠡的记载,都是基本的人物生平事迹,平实地描述了范蠡从一位谋士到一位地方知名人物的发展历程,所有文字不枝不蔓,不夸张不溢美,呈现出历史学者撰作史书的特点。这一时期,应该可以算是范蠡史料的第一阶段。

二、东汉是范蠡史料更加丰富的时代,主要是出了三部著作《越绝书》《吴越春秋》和《列仙传》,对范蠡形象的发展变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先看《越绝书》,这是一部记载早期吴越历史的重要典籍。关于该书作者,历来争议较大,自明代杨慎析出作者是袁康、吴平后,其说基本得到学者认可,清代编撰《四库全书》时,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也坚持是袁康和吴平所作。不过,近年来争议又起,张仲清在《越绝书译注》前言中对古今观点作了较细致的梳理,最后说:“综上所述,我以为‘成非一人’‘无撰人姓名’最符合《越绝书》作者问题的实际情况。”[6]15张仲清此说没有问题,但是在找不到确切作者之前,大多数学者还是愿意接受袁康、吴平说。至于何时成书,据书中所记年代,大致可以确定成书上限是在东汉末年。由于该书可能有后人增补,成书下限该为东晋。

《越绝书》对范蠡事迹的记载,卷六、卷七都有涉及:“范蠡,其始居楚也,生于宛橐,或伍户之虚。其为结僮之时,一痴一醒,时人尽以为狂。”[6]131原来范蠡是楚国人,出生于宛,青少年时是一个很自傲、不合群的人,不为一般人所理解。关于范蠡的治国才能,卷六这样说:“(文)种善图始,蠡能虑终。越承二贤,邦以安宁。始有灾变,蠡专其明,可谓贤焉,能屈能伸。”[6]132可知,范蠡有一个特殊才能,就是可以知道灾祸的降临,并知道该如何应对。

关于范蠡治国理论的指导思想,《越绝书》卷十三通过勾践与范蠡的问答,详细描述了范蠡的哲学思想,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其一,天道论。道是所有理论的出发点:“道者,天地先生,不知老;曲成万物,不名巧。故谓之道。道生气,气生阴,阴生阳,阳生天地。天地立,然后有寒暑、燥湿、日月、星辰、四时,而万物备。”[6]254-255从这段话可以知道范蠡的思想倾向是与老子的道相契合的,而这也应该是后人将范蠡列入道教人物的根本所在。其二,三表思想。“水之势胜金,阴气蓄积大盛,水据金而死,故金中有水。如此者,岁大败,八谷皆贵。金之势胜木,阴气蓄积大盛,金据木而死,故木中有火。如此者,岁大美,八谷皆贱。金、木、水、火更相胜,此天之三表者也,不可不察。”[6]259这一段文字,中间可能有错漏,含义有失连贯。原意应该是水胜火,水胜金,金胜木,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解释。其三,其他思想观点。比如中和观,“臣闻古之贤主、圣君,执中和而原其终始,即位安而万物定矣;不执其中和,不原其终始,即尊位倾,万物散”[6]261。《中庸》里就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说法。中,是我国哲学中的一个传统概念,含义是“过犹不及”,行事要适度,要符合自然规律。和,古人贵“和生万物”“和而不同”,意思是万物之间的联系要通顺和谐,才能诸事兴盛发展。还有魂魄观,“魂者,橐也;魄者,生气之源也。故神生者,出入无门,上下无根,见所而功自存,故名之曰神。神主生气之精,魂主死气之舍也。魄者主贱,魂者主贵,故当安静而不动。魂者,方盛夏而行,故万物得以自昌。神者,主气之精,主贵而云行,故方盛夏之时不行,即神气槁而不成物矣。故死凌生者,岁大败;生凌死者,岁大美。故观其魂魄,即知岁之善恶矣”[6]266,这是有关万物生死的认识。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晚唐陆广微《吴地记》引《越绝书》云:“《越绝书》曰: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7]75不过今本《越绝书》不见此语。这是范蠡与西施爱情故事的最早记录。关于西施,应该实有其人,《墨子》中已经有西施的记录。西施与范蠡的爱情故事在东汉已经流传很广,这又给范蠡形象增加了传奇的色彩。

第二部著作是《吴越春秋》,该书重在叙述吴越争霸的史实,作者赵晔,东汉人,《后汉书》有传。关于该书的史料价值,张觉在《吴越春秋译注·前言》中说:“该书虽大量取资于《左传》《国语》《史记》等史籍,但不拘泥于此,而又采摭掺入了不少逸闻传说,其中恐怕也不乏作者的想象塑造之词。”[8]1此评语和纪昀《四库提要》的评语相似,表明该书中的一些叙述是需要推敲的。

在《吴越春秋》中,范蠡是什么样的形象呢?《勾践归国外传第四》范蠡建筑越国都城,首先“观天文,拟法于紫宫”,然后建造一座小城,城墙只建造了三面,西北方向缺漏不建,表示对吴称臣。城郭建成后,却飞来一座小山,范蠡对此解释说:“臣之筑城也,其应天矣,昆仑之象存焉。”[8]208意思是,他建筑的这座城顺应了天意,所以感动上天,出现了昆仑山的神仙气象。《勾践伐吴外传第十》又载,伐吴胜利后,范蠡果断辞官归去,勾践欲追范蠡,文种劝阻说:“蠡去时,阴画六,阳画三。日前之神,莫能制者。玄武、天空威行,孰敢止者?”[8]319描写了一个通晓未来吉凶祸福的灵异之士,甚至能招来各种神仙在身后保护他。

还有,《列仙传·范蠡》:“范蠡,字少伯,徐人也。事周太公望,好服柱饮水。为越大夫,佐勾践破吴。后轻舟入海,变名姓。适齐,为鸱夷子。更后百余年,见于陶,为陶朱君,财累亿万,号陶朱公。后弃之,兰陵卖药。后人世世适见之。”[9]35这篇记载表明,人们认为范蠡是神仙转世,不再是以前那个士人兼富商的形象。认为范蠡是神仙转世的记载,还见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俗言:东方朔、太白星精,黄帝时为风后,尧时为务成子,周时为老聃,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皮,言其神圣能兴王霸之业,变化无常。”[10]55

总体来看,东汉时期,范蠡的传奇经历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人们对范蠡形象的认识有了突破,即范蠡不仅是一个辅助越王勾践成功复仇的谋士,也不仅是成功的富商,还是一名仙人。可能是东汉时人认为一个人是难以完成如此成功完美的身份变化,只有神仙才能做到,于是将范蠡想象成神仙。

三、东汉以后,范蠡在唐宋史籍中的记载不再多见,尤其是在晋唐时期的各种志怪传奇中难觅踪迹,甚至其仙人身份都受到质疑

东晋葛洪作《神仙传》不为范蠡单独作传,干宝作《搜神记》亦不载范蠡,这一点很奇怪,令人不解。南朝陶弘景作《真诰》整理道教神仙系统,也没有把范蠡列入其中。

唐朝是道教大兴的时代,但是范蠡并不受道教重视,据笔者所见,只有杜光庭有所提及。杜光庭《述异记》记载,范蠡曾游历洞庭湖,但未说明其仙人事迹。在他的另一部著作《洞天福地岳渎名山录》记载说,老君授范蠡真人白日上升,可是尽管此处说范蠡是神仙真人身份,却只是放在洞天福地附带提及,也可见范蠡作为仙人,地位也很低。

北宋初有两部大型道教类书,一部是《太平广记》,其中神仙传记不为范蠡单独立传,只是在“老子”条内记载:“或云,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朱公。皆见于群书,不出神仙正经。未可据也。”[11]1其态度是怀疑的,表示不相信范蠡的仙人身份。另一部是张君房所撰《云笈七签》,其中有历代仙人传记,其中卷六为“列仙传”,传主都是刘向《列仙传》记载的人物,且文字也基本抄录,只是去除了23位人物,其中就包括范蠡。考察这23位人物的身份特征,大致有两种:其一是女仙,如江妃二女、钩翼夫人、毛女、女丸等;其二是历史人物,如黄帝、老子、关令尹、吕尚、介子推、东方朔等。由于《云笈七签》仙人传记最后两卷是女仙传,前面“列仙传”不载女仙,可以理解。再根据第二个特征,即众多历史人物被去除,说明张君房把范蠡从列仙传中删去的原因,可能就是把范蠡归为历史人物了。

范蠡道教仙人的身份得到普遍认可,是在元代。宋元之际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出现,重新为范蠡单独立传,其仙人身份得到认可。之后,茅山道士张天雨撰《玄品录》,范蠡也在其中。明朝时,《玄品录》被收入《正统道藏》,范蠡仙人身份再无异议。王世贞著《列仙全传》,范蠡也在其中,还附有图像。

至于范蠡与财神形象联系在一起,则要更晚,可能要到清末至民国年间。财神之名的出现可上溯到宋代,明清时期财神逐渐被民众接受。但是最早的财神形象赵公明,应该是和《封神演义》有关。范蠡被奉为财神,刘绍明《财神范蠡考》说:“我们无法在道教经典里找到‘财神范蠡’的字眼,但道教奉范蠡为财神却是不争的事实。今龙虎山天师府、南岳衡山、无锡城隍庙、浙江新昌重阳宫等开放道观中均有供奉财神范蠡的殿堂,道教学者也在著述中引述财神范蠡的事迹,个中原因是什么?合理的解释是道教吸收并融合了民间奉祀财神的习俗。”[12]25这种见解应该是正确的,就是说,财神范蠡的形象是在近代出现的,而且迅速得到人们的承认,并广为流传。至于确切的年代,可能无法考证了。

综上所述,范蠡在古代史籍中的形象变化非常复杂,在先秦范蠡是一个辅助越王勾践成功复仇的政客和功成身退的富商,这种形象得到了司马迁的认同;到了东汉,范蠡形象被附加了神仙色彩,成为广为传颂的仙人;但是在两晋唐宋时期,在长达近千年的时间里,范蠡的仙人身份受到质疑,重回现实中的历史人物行列;元代是范蠡神仙形象重新确立的时期,得以在道教神仙谱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过,他财神称号的来源,并非是道教赋予,而是源自民间。

猜你喜欢
范蠡财神仙人
范蠡卖牛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一 “仙人抚琴”导引法
南极仙翁、财神送宝
范蠡还钱
唐诗赏读——仙人
财神香火旺
财神到
象鼻财神
范蠡故里疏议——从三十里屯遗址的发现看范蠡籍里
给仙人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