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思考

2019-03-07 11:21朱明芳
考试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思考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伴随着各种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思考、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氛围的营造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关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问题教学法的思考,希望以此有效改进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提升初中数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教学法;应用;思考

一般而言,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可以贯穿数学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主动性、思考能力、探究能力、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是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探讨,同时也是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深入探究。问题教学法实质上就是利用问题作为教学线索,在教师的牵引下深入探究和思考,最终找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問题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一) 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性和自主学习性

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问题教学法展开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问题教学法能够引领学生主动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如果教师能够在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那么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和探究意识。

(二)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活跃课堂氛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能够有效活跃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一般教师提问的对象都是全体学生,提出的教学问题往往都需要学生共同合作,通过集体讨论和探究得出问题答案。这种讨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时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为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二、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遵循的原则

(一) 遵循开放性原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必须遵循开放性原则,就是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确保问题的开放性,不仅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发散空间,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探索时间,允许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保留自身意见,力求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另外,教师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不能过于单一,要具备一定的延伸性,用问题串的形式来串联教学问题,从而有效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 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问题教学法中,教师必须坚持学生主体性的原则,这也充分对应了问题教学法的自主性,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实质上就是在问题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所设计的问题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既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

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一) 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数学内容,从中找到获得数学知识的有效方法。如果教师在提问学生时能够多多鼓励和引导学生,才能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中来,教师要明白:无论学生回答的答案是什么样,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时态度是真诚的,教师就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回答,对于回答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对于回答出现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要立即指责学生,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引导和引发学生。教师在提问学生时要力求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注意不能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进而得出答案,教师需要明白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清晰了解问题,并要做出满意的回答。

(二) 依据学生水平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

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材内容,将相关知识点通过“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其在分析、探索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课堂知识,提高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时,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同时还要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设计问题时要遵循层次性,要由易到难地设计问题,另外教师还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设置一些有层次性的解题方法,在这种层次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才能更注重问题的跳跃性解答。

(三) 创设数学问题时紧密遵循学科规律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问题是紧密相连的,但在平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注重的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数学学科的规律性来创设相关的问题,并深入提问学生,及时引导学生参与到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第一,教师可以用串联式的问题来促进学生思维的纵向发展,学生一般认识问题时都是从浅到深,那么设计问题时也要遵循这个规律,要设计串联式的问题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生学习完一节内容后,教师可以通过几个由浅入深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证明自己的想法。

第二,教师可以用并联式的问题来促进学生思维的纵向发展,构建数学知识离不开分析和比较,设计并联式问题能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进而有效拓宽学生的数学眼界,有效培养他们思维的归纳能力,以此真正实现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有着独特的意义,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如何更好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是教师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学生最全面的理解并解决数学问题,是每一个数学老师迫切希望解决的难题。而问题教学法就是很多老师的首要选择方法,它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掌握所学数学知识点,熟练数学思维技巧,将问题教学法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索意识,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颖.用问题引领思考——谈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2).

[2]唐巧慧.用问题引领思考——谈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6(9).

[3]李新萍.关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

作者简介:朱明芳,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思考
问题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