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体育对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性

2019-03-07 11:21邱德源
考试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学生体质中学体育提升

摘 要:中学体育教学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有极大的影响,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条件,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坚定了学生的毅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意识到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科学合理的开展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学体育;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

一、 前言

体育是中学教育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其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在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过于看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指引力度不足,从而影响到学生综合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学体育对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就需要改变以往的观念,对中学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二、 中学体育对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性

(一) 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升,但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日渐下降。目前,中学生中一多半的学生眼睛近视,接近一半的学生体重严重超标。为什么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主要是因为缺乏体育锻炼。因此,在中学阶段开展体育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放松大脑,还能促使学生参与一定的体育活动,进而锻炼学生的体魄。

(二) 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衡量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指标为心理健康水平,当下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身心健康的,若只是单纯的身体健康是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同时,需要心理的健全。目前,中学开展体育课程,不仅能锻炼学生自身体质,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如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能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同其他同学交流沟通,促进自身性格发展,促进身心健康。

(三)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对于健康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需要长期坚持、努力的,而终身体育习惯更是要在一生中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对中学生来说,他们有几年的时间进行系统的体育课程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会不断纠正学生的不良体育习惯,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体育观念,并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促进了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了帮助。

(四) 磨炼学生毅力及耐力

对于体育运动,对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四肢力量都有极高的要求,与中学的其他学科相比较,体育课程更需要学生具有坚韧的毅力、耐力。中学体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耐力、毅力,这不仅表现在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承受能力,同时也表现在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更加积极的克服、解决困难,而不是选择逃避。

三、 加强中学体育教学创新的策略

(一) 实施游戏化教学

游戏是中学生最喜欢的运动之一,中学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体育游戏,引导学生更加积极进行体育运动,从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同时体育游戏的应用还可以引导学生保持愉悦心理,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短跑”运动时,如果教师单纯的让学生进行来回跑,很难激发学生的跑步热情,这时教师就可以尝试将体育游戏引入到课堂上。具体做法为:教师将学生分成甲、乙两个小组,甲组学生站在乙组学生的前面,相互间隔一臂距离,在甲组学生面前的400m设置一个安全区,教师在喊出开始口号以后,两组学生一起跑,如果甲组学生在进入安全区之前被乙组学生抓住,则乙组学生获胜;反之,甲组学生获胜。两组学生互换3次角色,累计获胜多的小组为胜者组。通过

开展这样的游戏,提高了学生的短跑热情,同时学生在游戏中一直想着自己组获胜,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及竞争能力。

(二)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性比较强,特别是一些理论知识,更是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适宜的手段来引导学生主动对体育知识进行探索。例如,在立定跳远活动中,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排队站好,然后按照自己讲解的动作要领进行跳远训练。而学生本身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学习动作要领上难免会有所差不同,导致其在实际训练中获得效果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免会产生畏難心理。在实际教学中,中学体育教师更应该让学生自主训练、自主运动,要培养学生自信心理,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教师可以在讲解理论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跳远项目的精彩视频,如奥运会比赛,调动学生的热情,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视频中运动员的动作,来分析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学生通过观察就会初步掌握相应的动作要点,甚至还有的学生会通过自己尝试来判断动作的科学性,这就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随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各组学生进行跳远运动,并让小组之间相互指出成员动作中的不足,通过这样的活动就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模仿、尝试,就会加深对跳远动作的感知、理解,而教师则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组织、引导的作用,教师会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掌握立定跳远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形成。

四、 总结

综上所述,中学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水平,并且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因此,在实际中,要充分意识到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侍莉娜.高中体育教学效果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9):122-123.

[2]袁贵仁.扎实抓好学校体育工作 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J].师资建设,2014(10):71-72.

[3]罗峰良.浅谈转化体育后进生,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J].新课程(下),2015(9):157-158.

[4]李大亮.浅谈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与局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1):53-54.

[5]徐小芬.分层体育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以丹霞中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18):97-98.

作者简介:邱德源,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明新华侨中学。

猜你喜欢
学生体质中学体育提升
黔南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学生体质状况与体育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
提高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研究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我国校园足球计划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及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