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9-03-07 11:21李湘文
考试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摘 要:初中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对教师专业要求逐渐提高,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也从知识的学习提高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授课方法,进一步完善教学形式以切合新课程改革的规定。化学学科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思考能力要求很高,这使得初中化学教师的任务更重、责任感更强。本文以高效课堂为例,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化学能力素养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能力培养

伴随社会的进步,化学学科越来越受到关注,这就让化学教学的关键性慢慢显现出来。由此可见,化学学科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运用更是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贴合。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转变授课观念,提升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提高的化学能力、思考能力,将化学知识运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一、 更新初中化学的授课理念,推进高效课堂模式

新课程改革从教材知识考查到学生能力培养的改变,要求所考查的知识也从简单的背诵答题向内容的真正理解和实际应用转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推进高效课堂模式,锻炼学生利用知识分析问题的水平。和原来的初中化学授课形式有所差异,小组协作学习形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和探究钻研能力,而原来的教学授课则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很少的提问。基于此情况,在当前初中授课过程中,高效课堂的小组讨论模式利用小组协助学习的形式进行课本知识的自主分析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协同合作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进行高效课堂模式授课时,讲解到化学方程式配平时,教师不能直接把答案展示出来,而是利用高效课堂的小组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去思考,寻找切入点,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经过讨论进行配平方法的研究,以锻炼学生化学探究能力。举个例子,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先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了解一些初中常见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然后在课上先让学生进行自己对于这些方法的理解,然后教师进行“最小公倍数法”“奇偶配平法”“观察法”“系数法”等配平方法的讲解和介绍,把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通过高效课堂的合作讨论,然后进行交流成果发表。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巩固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深入学习配平的方法,而且让学生锻炼了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这是对学生解析问题水平考查,同时也是教师通过高效课堂进行授课理念转变的重要手段。

二、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推进高效课堂模式智能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多媒体设备的大力投入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更新,网络化授课与高效课堂结合的授课模式也不断完善。这对于教师进行化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将初中化学教学形象化,给学生丰富有趣的授课环境。

例如,在讲化学元素之间反应的知识时,可以在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反应过程的模拟实验,让所学的知识更加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于反应全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于化学方程式的理解。所以,教师不但要转变授课方式、提高专业素养,还要通过高效课堂的便利性,增强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运用能力。要更多的使用网络平台,利用多媒体技术,从网络上搜索化学教学知识,同时不断融入高效课堂模式,为化学授课带来新的生机,把教材知识更好地传递给学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充分通过高效课堂网络化教学来提高自己的化学知识运用能力。

三、 利用高效课堂导学案,完善语文授课的方式

在高效课堂的授课模式下,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主动探析,将课堂的主导地位交给学生。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是关键,教师起指导作用,协助学生寻找相关资料,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第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高效课堂的导学案,可在正式授课前展示和授课内容有关的资料。例如,在讲解溶液相关知识时,先准备要学习的溶液让学生对溶液的颜色、状态等进行观察,让学生对比不同溶液的不同性质。第二,给出学习方法。在学习电极的离子活动时,教师可以在导学案的编排中写出预习的关键点,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协助学生加深记忆、充分感悟。然后,再把有关的习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类比分析运用。第三,利用导学案,进行知识框架的搭建,协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建立知识系统,然后做体系化整理。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后,可利用導学案的课后总结板块,把各要点间的联系、重要知识等条理化,帮助学生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四、 教师应科学利用高效课堂的个性化教育特色,提升教学质量

目前,在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增强的同时,化学学科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因此,新课程改革下对学生化学知识运用能力和思考能力等综合素养的规定,对初中化学教师进行高效课堂个性化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效课堂模式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所以其教育培养的是会将知识进行自我消化和实际运用的高素质个性化学生。所以,教师必须改变原来的授课理念,充分利用高效课堂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授课时要充分利用高效课堂的个性化特色进行学科教学。所以,基于高效课堂个性化的学生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充分学习优秀的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知识,综合应用知识因材施教,充分利用高效课堂个性化特色,引导每位学生的良好成长。同时,初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不但要通过高效课堂,增强对学生的课本知识的教授,而且还需要充分利用高效课堂的分组模式,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锻炼学生综合判断问题的思维与实际应用化学知识的水平。

五、 结语

总的来说,新课程改革的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的,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不论地化学学科处在什么位置,都要认真落实高效课模式,努力提升化学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价值提升。同时,要不断完善授课理念,重视学生的多样性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推进学生的共同成长,这也是高效课堂模式推行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向代文.初中化学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2]聂桐彤.基于高效课堂的初中生化学教学课堂的研究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李湘文,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太拔中学。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