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优教,让课堂充满温度

2019-03-13 13:18张丽华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自信兴趣情感

张丽华

[摘  要] 任何行为模式都会因为情感因素的作用而獲得不同的结局,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用积极的情感感染、教育、激励学生并达成以情促知、以情优教的效果,让课堂充满温度,使得师生双方在认知与情感上获得共同的进步与发展,并因此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兴趣;情感;自信

学生在各种数学概念、理论、方法的学习时往往会产生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学习顺利完成时会满心欢喜并受到鼓舞,信心倍增;学习失败时会感到难过、失落,甚至沮丧,遇到新问题时会感觉好奇,学生所产生的各种情感往往会推动或调节其学习. 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并促成其学习效率、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教学过程包含着师生共同的认知信息传递和情感上的相互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用积极的情感感染、教育、激励学生并达成以情促知、以情优教的效果,大大满足学生内心需要的教学能使其激发出更加强烈的内在动机,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教育导向并大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以情激情,知情交融

赞科夫曾说过“合理、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令人的思维、理解、记忆等智力活动更加活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饱满激情往往能够引导、感染学生并使其思维更加活跃,注意力更加集中,并获得优化学习的良好效果.

乘胜追击,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领悟并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基本条件和策略. 这则案例向我们说明了:数学的乐趣在于探索的过程,过于简单的题目,学生能一步就知道答案,但这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快乐是短暂的,或者说学生根本就无法从中获得应有的成就感,因为这种成功只是一种肤浅的体验,不能激发学生持久的热情[1]. 众所周知,学习需要热情,它是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太容易获得的成功所能提供的学习热情是短暂的,是不长久的. 而让学生经历探索,深入思考,甚至绞尽脑汁之后才能获得的成功所带给学生的体验,能强烈地刺激学生,刺激学生心灵深处最敏感的地方,激发学生长久的学习热情.

以赏激情,培养自信

被人赏识是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以欣赏与夸奖为主的赏识教育往往能令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 因此,教师应不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并不吝赞美与表扬,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地获得积极的引导与鼓舞并更好地接受知识.

片段2:“等差数列前n项和”中的一题.

这节课真是精彩纷呈,在同学和老师们的感叹中顺利结束了,但留给笔者与学生的却是无尽的感慨,班上也因此激发出了探求最优解的热潮.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能随时关注、发现、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生便也会因此逐步学会自我欣赏并拥有学习的自信.

以趣激情,知情并进

个体进行智能活动在兴趣这一最佳情绪背景的支撑之下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并竭力将教学内容妙趣横生地呈现到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激发出更加强烈的学习情感并在学习中努力地创造成功、享受成功.

片段3:“等比数列”概念引入中的问题情境.

(1)阿里基斯与乌龟在相同的各个时间段内所行的路程各是多少?

(2)阿里基斯追得上乌龟吗?

学生在好奇之中写下了两组数据并进行了观察,继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了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也兴趣满满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通过这则简短的案例,我们从中知道营造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使其有一种强烈学习的愿望.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这是他们的天性. 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应利用好学生的这一本性,通过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也是学生探究新奇、探寻知识奥秘的力量之源.

以情促知,关注差异

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眼里都应该是有潜力可挖的,教师应充分保护、调动、利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尤其要支持、鼓励、关注学困生,及时捕捉他们发出的积极信号并加以正确引导,为他们创设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并大力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片段4:笔者参与了某次校级公开课的听课活动,某位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前后共举手四次,但执教老师始终没有请他回答问题(笔者寻思着这应该是一位数学学困生,课后的询问果然也证实了笔者的猜测). 该生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因为教师的不关注而逐渐变得注意力不集中,眼睛也时不时地看向教室外面,有时甚至趴在桌上,甚是颓废. 在教师提醒他注意力集中之时才勉强坐正了身体,后面的一次举手,他也表现出似举非举的样子,这位学生的内心似乎对老师的提问已经不抱希望,但似乎又仍有一丝期待. 最后,执教老师在我们的暗示之下终于请他回答了一个问题,他正确回答问题之后给了我们听课老师一个大大的笑脸,天真、纯朴的笑脸让我们也不禁为他高兴. 事实证明,该生在得到教师的关注之后,注意力明显更加集中了,后面的问题讨论环节也更加投入和自信,就像要回报我们对他的关注与支持一样.

亲眼看见这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笔者在此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表现,引导他们不断发现自己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充分地表达和展示自己. 我们班的学困生在课堂活动中也逐渐变得积极起来,思考、发言、讨论都逐渐变得更加自信,作业完成情况也大有长进,学习成绩也在稳步地上升之中. 学生的差异与自尊心得到教师的尊重之后,他们也更加乐意展现自己,教师在学生的这种积极情感之下再帮助他们进行学习重难点的分析,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自然在数学学习中也会变得更加积极、敢于创新了.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没有一个模式是不包含情感因素的. 因此,教师应尽量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并充满激情地进行教学,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学生并令学生尽快地喜欢上数学,用自己的积极情绪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并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也一定会在数学学习中更加投入[2]. 不仅如此,教师应关注每位学生并保护、肯定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不时感受到教师的赏识并逐步学会自我欣赏. 师生之间的亲近和谐与心灵交融使得师生双方在认知与情感上获得共同的进步与发展,知情合力的同时也令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得到激发,求知欲越发变得强烈,以情促知、以情优教的教学效果也更加容易达成,教与学的最佳状态顺利达成之时也更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也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娟.亲历探究过程 体验数学乐趣——数学教学应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J]. 《吉林教育》,2010(26):89-89.

[2]  宋亚敏. 营造和谐氛围 打造高效课堂[J]. 《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5):20-21.

猜你喜欢
自信兴趣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