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和德育方法

2019-03-18 09:53张忠立
考试周刊 2019年23期
关键词:德育方法德育功能传统文化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的道德培养、人格的形成,因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内化人格、外化立国的德育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德育方法,“童蒙养正”“内省改过”“效法榜样”“勤俭养德”等德育方法对于今天的道德教育仍然很有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功能;德育方法

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孕育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极其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来重视道德教育,关注个体身心修养,蕴含丰富的道德教育的元素。这一特性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历史上,而且在当代生活和当代教育中也具备了强大的德育教化功能。研究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功能,甄别其中的积极向上的德育元素,对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当代德育实践都会有深远的意义。

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化人格,促进个体自我完善,“求为君子”的内在德育功能。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还可以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孔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样中国传统文化又具备了“以德治国”的外化作用。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圣”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圣”功能表现为诸多方面。首先说,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做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做人”的意思非常深远,一个人生下来,没有道德教育,没有一个自我修养的过程,还不能算一个有人格的“人”。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在“做人”的过程中,道德文化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要想成为“人”,要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通过外在内在的教育,内化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格意义上的“人”。在儒家思想经典《论语》中,做“君子”,完成圆满的道德人格就贯穿始终。

要成为“君子”,就要按照“君子”的标准去“修身养性”。除去人性中消极的成分,彰显积累人性中善的方面。比如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儒家还特别强调“信”,“民无信不立”。关于人格修养,儒家经典中有很多具体的论述,不一一列举。

道家也很强调人格教育。道家思想认为,一个普通的人,要经过修炼身心才能成为“真人”,当然,道家思想中的真人更强调人的自然情感,抛弃功利思想,回归自然的本性。达到自然而然的境界。

中國传统文化重视对人生的反思与人生价值实现的探求。面对短暂困苦的现实人生,没有人能够达到事遂人愿。如何超越人生的局限,积极面对缺憾的人生,中国传统文化给出多种超越之路。《易经》告诉我们:君子处世,应该效法天地精神,坚强刚毅,不断追求,发愤图强,生生不息。正是有这种自强奋进的文化底蕴,才使中华民族历经风雨磨难,形成优秀的民族精神。对于来自自然和人生的种种困苦,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心灵的超越,不因为外在物质条件的缺乏而心生苦恼,“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教人安贫乐道,知命乐天,做到不为物役,不为己悲。在心灵上超越痛苦,积极面对人生。

在人与人相处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道德规范。孔子强调“仁”,就是要“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关系,由近及远,由“孝悌”达到“泛爱众”。每个个体要遵循“仁义礼智信”的行为规范,以达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互助、谦逊等道德规范,一直发展延续到今天,形成我们现代生活中仍然秉承的优良道德传统。

在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责任和忧患意识。“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种忧患,是对家国的大悲之心。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真实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的知识分子对民族对国家的悲怜之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都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历史责任感,成为爱国主义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还注重人生境界的提升。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在于增加正面的知识,而在于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孔子说:“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种超凡入圣的人生境界。道家庄子则强调物我两忘的人生,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也就是“天人合一”的人生心灵至境。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外化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内心的道德提升必然外化为道德行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最终会利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儒家经典《大学》上的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种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想,影响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从个体修养入手,到为社会服务,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一个特色内容。

个体的道德行为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对于国家安定具有积极意义,“德”为立国之本,没有道德教育,就不能够教化民众,不能使民众归化顺服。这种思想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德治国”。儒家从孔子时就倡导以“礼”教化,“礼”是“仁”的外化,是一种社会准则,道德伦理精神的综合,实际上是通过具体的道德规范,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不光是儒家强调以德治国,其他诸家也是这样。

道家虽然对儒家的具体的仁义道德表现出反感,强调“绝圣弃智”,但强调遵循“道”,遵循自然而然的道德,而不是为所欲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另外法家强调以法治国的同时,也同样重视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认为不重视道德教化的话,国家同样会灭亡。不同门派的德治思想,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外化功能。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方法

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教育,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德育方法。这些方法对今天的德育工作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一) “童蒙养正”的方法

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非常重视“童蒙养正”。认为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心性还未受到污染,吸收好的品行的教育的能力也强。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少年时培养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的一生打下良好的修养基础。

中国历史上的私塾教育,选取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篇章,教导儿童反复读诵。看似简单的教育形式,里面却蕴含着很深的道理。首先,选取的学习材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篇。所谓经典,能够广为流传于世,除了历史文学价值以外,还富有做人处事的规范和人生的哲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经典文章中承载的智慧对个人的人格成长会起到非常重大的积极影响,甚至可以说奠定一个人一生道德修养的基础。再有,诵读法看似简单,却有着无与伦比的学习效果。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耳读目染,长期熏习,使受教育者在诵读的过程中种下德行才智的根苗。有这些经典蕴含的人生智慧伴随,人生的路上像有圣贤指引,受益无穷。

(二) “内省改过”的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内省”,“静虑”,这是获取智慧的途径,也是提升个体道德的有效方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通过内省,反求诸己,使自己道德提升,心灵净化,以达到内圣的目的。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里面本来具有善的一面,一个人通过内省,就能启发出内心本来具有的良知,将内心的良知扩大到日常生活中,社会生活中,自然就符合道德规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强调道德的提升需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强调了主体性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佛教思想中也有通过向内观察自己的心念而提升自己思想行为的道德修养方式。唐代高僧神秀和尚的禅诗:“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虽然被认为尚未“明心见性”,但通过内省而纠正自己心念中的错误的修养方式还是很有见地的。另一个禅宗大师慧能则以一种更加神秘的方式表达了人的道德修养可以通过“见性开悟”的方式启发而得。禅宗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圆满的“佛性”,只要人能够放下贪婪私欲煩恼,乃至执着两端的错误见解,心中清净,就能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智慧德能自然而来。六祖慧能在《六祖坛经》中写道:“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只要保持内心的清净灵明,行为上就能圆满无碍,当然也就能符合人世间道德的规范。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当一个人消除心理干扰,内心安静下来时,容易变得理性,也更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行为。当发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会产生自我纠错的意识。“内省改过”对现代德育实践仍具有启发意义。

(三) “效法榜样”的方法

先哲们发现,道德榜样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体现者,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向世人阐释道德行为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道德榜样具有号召力,可以促进人们的道德情感。

孔子非常强调榜样的作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他常常拿周公作为自己学习的对象。“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年老的时候感慨,这个话的前提是孔子年轻身体好的时候常把周公作为自己的榜样,努力去效仿。孟子则把尧、舜等历史上的先圣作为楷模。“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犹未免为乡人也”孟子拿舜的品行修养来衡量自己,激励自己,心中担忧自己的德行不能建立。儒家后期的代表人物荀子也认为,人的本性本来是恶的,道德的心理行为主要依赖于外在环境和教化,个体要向好的楷模学习,不断实践,来培育自己的品德。当然,孔子、孟子、荀子,这些曾经效法道德楷模的学习者,又成了后世效法的对象。

(四) “勤俭养德”的方法

传统文化中,特别倡导“勤俭”。求学做事要勤奋,生活上要俭朴。勤奋是学业事业成功的根本,俭朴是培养品行方便之路。

传统文化中论述“勤”的内容非常多。孔子研读《易经》,韦编三绝。苏秦年轻时刻苦学习,头悬梁,锥刺骨。荀子在《劝学》中写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韩愈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传诵至今。勤奋不仅可以完成学问或者其他技能上的成就,而且可以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因为勤奋的人做事脚踏实地,心地朴实,不妄求机巧,待人接物自然真心实意,坦诚相待。

“俭”就是俭朴,在物质追求上淡泊克制,清净寡欲。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节俭。老子的“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诸葛亮在写给儿子的《诫子书》中真诚写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今中外,不同的文化中都认同一点,人们如果过度追逐物质的需求,思想上就会贪婪自私,行为上就会因为欲望的膨胀而堕落自毁。在现代社会,人们因为不克制自己的贪欲而走向毁灭的例子很多很多,“俭以养德”在今天的道德教育中仍然很有价值。

当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德育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道家的顺应自然、清净养德的思想,比如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养育美德的思想方法等,这些对于现代德育都具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2]《学庸论语》[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3]《易经》[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176.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5.

[5]《老子庄子选》[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张忠立,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猜你喜欢
德育方法德育功能传统文化
提升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互联网时代高中德育方法的变革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探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
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认识与探究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