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超声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19-03-22 07:51潘晓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期
关键词:左室分级我院

于 艺 潘晓芳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高血压的发生率逐年增长且趋于年轻化,加之老龄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导致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也随着增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早期诊断并给予对症治疗对改善预后、提供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3]。为此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9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心脏超声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SBP、DBP、LVEDD及LVESD值对比

表1 两组患者SBP、DBP、LVEDD及LVESD值对比

组别 例数 SBP(mm Hg) DBP(mm Hg) LVEDD(mm) LVESD(mm)研究组 90 154.86±6.35 90.53±4.28 53.14±3.18 33.29±1.99对照组 90 121.37±5.26 75.48±4.31 48.08±3.37 30.37±2.08 t 4.29 8.36 2.61 2.34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LIMI、LVM、LVFS、E/Ea及LVEF值对比

表2 两组LIMI、LVM、LVFS、E/Ea及LVEF值对比

组别 例数 LIMI(g/m2) LVM(g) LVFS(%) E/Ea(%) LVEF(%)研究组 90 142.86±4.15 256.38±7.24 34.52±2.17 6.83±1.62 72.03±1.98对照组 90 103.87±4.36 206.73±7.31 30.24±3.25 12.35±3.39 67.34±2.11 t 6.31 7.68 4.63 2.28 3.4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LVEDD、LVESD、LIMI、LVM、LVFS、E/Ea及LVEF值对比(

表3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LVEDD、LVESD、LIMI、LVM、LVFS、E/Ea及LVEF值对比(

注:与Ⅰ级比较,*P<0.05;与Ⅰ级、Ⅱ级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LVEDD(mm) LVESD(mm) LIMI(g/m2) LVM(g) LVFS(%) E/Ea(%) LVEF(%)Ⅰ级 24 48.35±5.57 26.18±4.46 118.43±4.22 223.14±6.83 32.64±2.06 8.01±3.49 36.82±5.19Ⅱ级 30 56.13±5.28* 32.24±3.88* 131.36±4.18* 242.53±7.12* 33.85±2.23* 12.08±3.18* 45.61±6.91*Ⅲ级 36 63.18±4.62*@ 36.34±3.76*@ 150.37±5.02*@ 269.48±7.04*@ 35.64±2.41*@ 15.69±3.58*@ 56.52±6.9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9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伴有窒息、胸闷等症,经心电图检查均符合WHO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相关的诊断标准[4],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感染性疾病、伴有外周血管疾病、贫血、肝肺肾功能障碍、肿瘤病史、近期外科手术史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29~73岁,平均(58.63±3.53)岁,合并症:扩张型心肌病12例,糖尿病27例,心功能不全13例,冠心病25例,肥厚型心肌病13例;心功能分级:Ⅰ级24例,Ⅱ级30例,Ⅲ级36例;并选取同期我院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9例,女41例,年龄30~71岁,平均(59.31±3.5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之间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所有受试者均行心脏超声检查,采用Toshiba880,探头频率 2.0~4.0 MHz,嘱患者取左侧卧位,先对其胸骨左缘进行探测,再将探头置于心尖处,详细观察其胸骨左缘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及两腔切面,获取舒张期正向双峰层血流频谱。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受试者的收缩压(S B P)、舒张压(D B P)、左室收缩末内径(LV E S 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LIMI)、左室短轴缩短(LV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运动速度(E/Ea)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变化,以及各指标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值对比:研究组患者SBP、DBP、LVEDD、LVESD、LIMI、LVM、LVFS、E/Ea及LVEF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2。

2.2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LVEDD、LVESD、LIMI、LVM、LVFS、E/Ea及LVEF值对比:LVEDD、LVESD、LIMI、LVM、LVFS、E/Ea及LVEF值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 讨 论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心脏早期受损及心室重构为主要临床特征[5],起病机主要为长期的高血压使机体外周循环阻力增加,左心室需加强收缩来保证血液顺利进入主动脉,导致左心室及心脏肥厚,进而导致心力衰竭[6]。心脏超声具有分辨率高、安全性好、可重复操作的特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7],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诊断中可动态的显示心腔内结构、各房室腔大小、血液流动、室壁运动、间隔缺损 位置心脏搏动情况,从而对心脏病变及严重程度进行判断[8-9]。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SBP、DBP、LVEDD、LVESD、LIMI、LVM、LVFS、E/Ea及LVEF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VEDD、LVESD、LIMI、LVM、LVFS、E/Ea及LVEF值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心脏超声可有效清洗的显示患者的心脏内结构及各项心功能指标,判断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左室分级我院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