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分析

2019-03-22 07:51高晓红王振川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期
关键词:红细胞黏度血浆

高晓红 李 莹 王振川 李 勐

(抚顺市中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8)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高致残率疾病,近年来,其在我国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而不断增加,而关于其治疗药物也不断在研究和更新。本研究对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探讨了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和血浆比黏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和血浆比黏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注:组内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期 红细胞聚集指数 全血比黏度(mPa/s) 纤维蛋白原(g/L) 血浆比黏度(mPa/s)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观察组 32 干预前 11.56±0.72 5.71±0.62 4.11±0.92 1.93±0.42 21.13±0.42干预后 9.52±0.26#* 4.12±0.51#* 2.20±0.59#* 1.23±0.19#* 8.21±0.19#*对照组 32 干预前 11.58±0.86 5.72±0.66 4.12±2.31 1.94±0.41 21.15±0.42干预后 10.32±0.22# 5.42±0.29# 3.14±1.94# 1.76±0.34# 13.71±0.31#

表2 两组患者急性脑梗死转归率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所有患者经头颅CT证实急性脑梗死,除外脑出血患者,均无血液系统疾病、结核病、重症肝炎、溃疡病史、肾功不全、外伤史和新近手术史。

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56~79岁,平均(65.21±2.66)岁。发病时间短于6 h有8例,6~24 h有14例,25~72 h有1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56~79岁,平均(65.13±2.62)岁。发病时间短于6 h有8例,6~24 h有15例,25~72 h有9例。两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脑血循环改善剂、脑细胞保护剂、血压、血糖调节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降纤酶(国药准字H22025511 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将250 mL生理盐水和降纤酶10单位混合在2~3 h内静脉滴注完毕,2天1次,滴注3 d。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和血浆比黏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急性脑梗死转归率、后遗症发生率。优:患者生活完全可自理,相关功能均恢复;良:症状改善,但生活尚无法完全自理,需他人协助;差:达不到上述标准,生活无法自理[1]。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17.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进行χ2检验/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红细胞原聚集指数、全血比和血浆比黏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和血浆比黏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急性脑梗死转归率比较:观察组急性脑梗死转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3例言语不利,3例肢体偏瘫,2例口眼歪斜。观察组1例肢体偏瘫。

3 讨 论

脑梗死患者是常见严重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严重疾病之一,需及早对患者进行治疗,选择合适的药物,以有效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研究显示[2],急性脑梗死全血和血浆黏度显著升高,而纤维蛋白原水也升高,这是因为脑梗死后梗死灶周围半暗带的存在,血液灌注量减少,引起电活动衰竭和突触传递衰竭,引起细胞内钾离子外流而导致脑组织功能丧失,但此时细胞仍有生机,可通过药物治疗维护细胞完整性[3-4]。

降纤酶为中国蝮蛇毒中提出的一种酶制剂,以精氨酸脂酶为有效成分,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可有效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红细胞聚集进行抑制,促进脑血流增加和缺血区血供改善;可促使内皮细胞释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强纤溶酶活性,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液凝固性。另外,降纤酶还可有效降低血管阻力和改善微循环,恢复缺血半暗带血供恢复,减轻再灌注损伤,保护神经功能[5-10]。

本研究中,对照组应用脑血循环改善剂、脑细胞保护剂、血压、血糖调节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降纤酶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急性脑梗死转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3例言语不利,3例肢体偏瘫,2例口眼歪斜。观察组1例肢体偏瘫。干预前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和血浆比黏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和血浆比黏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肯定,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循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

猜你喜欢
红细胞黏度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猪附红细胞体研究进展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血黏度高怎么办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