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交响中的女人
——浅谈中央歌剧院原创歌剧《命运》

2019-03-23 03:45文:兰图:费
歌剧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央歌剧院全剧绣娘

文:兰 蕙 图:费 斌

中央歌剧院的年度大戏《命运》有很多炫目的说法,文化和旅游部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剧目、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主创团队也是大咖云集——作曲捞仔,编剧朱海,指挥杨洋和袁丁,导演曹其敬,舞美设计师马连庆,执行导演沈亮,上演之前已然是如雷贯耳,因此首演之日就迫不及待观之。

这是一出很“女人”的戏,是由几个女人撑起来的。女主赵晓云是货真价实的女一号,从第一幕到尾声,所有的戏几乎都是围绕她展开,应该说,赵晓云就是这部戏的灵魂,没有赵晓云,就不可能有《命运》。开场序曲喻示命运的旋律响起,直击人心;俄而进入抒情柔板,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温柔;主题旋律出现,与命运交相辉映,似乎也就预示这出戏温柔蕴藉与命运跌宕的纠缠。

赵晓云在这部戏里难度很大,不但歌唱难度大,表演跨度大,对体力的挑战亦很高,从18岁的乡下姑娘到40多岁的商界精英,对演员的唱功、表演、体能、气质、化妆、服装等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所幸,担纲女主一角的阮余群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完成了这一使命。

初初出场的18岁姑娘,打着红纸伞,梳着两个麻花小辫,身着一身飘逸的粉裙,带着清纯的稚嫩和善良,唱着富有江南特色的《绣娘曲》,姗姗走来。《绣娘曲》是该剧的主题曲,抒情悠扬,作为该剧的主旋律贯穿始终,在无数的场景间穿插引用,使主题得以强化。一曲《绣娘曲》被阮余群唱得委婉深情,一如女主对家乡一往情深无怨无悔的大爱。

善良而感恩的姑娘为了家乡的发展选择了离开家乡,去往特区深圳,打工为家乡还买染缸的钱。三年多后,晓云彷徨在海边,成熟的目光里略带几丝忧伤,思念牵挂着家乡,邂逅了四位志同道合的姐妹,在主题旋律的牵引下,姐妹们一起唱响了《一颗纽扣的向往》:“我只想做件美丽的衣裳……”成功而巧妙地完成了向时尚时装界的转换。

此时的戏,视野大大地丰富了起来,有鲁镇的发展变迁,有深圳的都市繁华,有意大利米兰的国际风,多媒体灵活运用,不同时空之间的对话,不同历史与文化的撞击,让戏的色彩更加缤纷多彩了起来。

这时,另一个重要的女人斯卡拉夫人华丽登场,一头银发,永远高昂着睥睨众生的头,霸气横溢。这是一个非常出彩的角色,无论是编剧、作曲还是导演,都对她下了不少的功夫,因此人物塑造真实可信。作曲还特意写了精彩的花腔,舞美渲染和导演调度也可圈可点。斯卡拉夫人是由青年歌唱家陈艺宝饰演的,她唱腔高亢优美,但如果能够更多地展现角色的刚愎自用和高傲霸气,将会更加精彩。

上半场一共三幕戏,着力点更多在于女主从一个乡村绣娘到一个独立品牌设计师的蜕变,在十多年的时间跨度中,舞美较好地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巧妙地进行了时空交织,极大地拓宽了舞台的空间表现力。

下半场第四幕是全剧最有看点和泪点的一幕戏,非常感人。衣锦还乡的晓云回到鲁镇,在欢庆的喜悦中,发现昔日一起奋斗的好姐妹阿静居然疯了。这场戏最出彩的就是阿静。疯狂的阿静唱词有点破碎,有点语无伦次,但一个因痛失爱子而疯魔的母亲形象被女中音歌唱家牛莎莎演绎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她无知无觉、窜进窜出,机械地重复着“有代价!有代价!有代价!”,更是加重了牺牲环境的代价之沉重。

对待晓云宛如亲人的村支书牛叔之死,终于使得晓云痛下决心,放弃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举起大锤,砸掉染缸,希望带给家乡真正的幸福。这里的合唱非常精彩,熟悉的主题旋律再次响起,此时的晓云已经完成了自我蜕变,刚毅果决,但不变的是对家乡、对乡亲们的爱。

尾声中康民和晓云的对唱非常精彩,晓云展现了自己还家乡青山绿水的决心和信心。全剧收尾在晓云成功地为大地“绣”出了青山绿水,处理得干净利落,以精彩的大合唱推向高潮。

作为一部反映改革开放40周年的正剧,从整个故事来看,全剧既具有典型性意义,也具备充分的戏剧因子,戏剧性非常不错,是一部好看易看能看懂的歌剧,也是一部接地气的歌剧。更难得的是,全剧在兼顾民族性和国际性方面表现出色,有鲁镇的乡土气息,有深圳的都市气息,还有米兰的国际时尚范儿,这让故事更加多元、耐看,人物设置也简明扼要、脉络清晰。不足之处在于上半场有点冗长,铺叙太多,精彩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该剧的音乐创作手法不拘一格,以浙江地方戏婺剧和当地民歌为素材,同时兼收并蓄,吸收外来的音乐养分,自如地运用多种手段为剧情服务。主题旋律清晰明确,优美动听,与故事的发展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以个人的审美来看,如果音乐对人物的个性化处理更鲜明一些或可更上一层楼。

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作为音乐艺术皇冠上最璀璨明珠的歌剧,也是充满缺憾的艺术。但作为一部初登舞台的现实题材原创歌剧,中央歌剧院能够“交织”出这样的《命运》,以小人物折射出大时代,以一种近乎润物无声的方式,以生活中角色的自然呈现来演绎时代,摒弃符号化和口号化,展现出一个个生活在现实中鲜活的个体,不得不为导演点赞、为歌剧院的演绎点赞。也期待着中央歌剧院能对《命运》进一步精心打磨,使这部原创歌剧迈上新的台阶,为歌剧舞台奉献一台精品力作。

猜你喜欢
中央歌剧院全剧绣娘
弦歌入夜夜未央
创业剧《追梦》央视开播
一家三代绣娘,用百年风华传承乱针绣
钱晨霞:“江南绣娘”的“綵衣堂”创业之旅
看见校园霸凌
陈晓颖儿《舒克的桃花运》杀青播出指日可待
「绣花针」——绣娘的守望
中央歌剧院授予郑小瑛“终身荣誉指挥”称号
绣娘
2013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中央歌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