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的现代版歌剧《奥菲欧与优丽狄茜》

2019-03-23 03:45裴修文
歌剧 2019年2期
关键词:现代版爱神歌剧

文:裴修文

2018年末,一部现代版歌剧《奥菲欧与优丽狄茜》(法语版)在第八届北京东城国际喜歌剧公益演出季中上演。作为在中国的首秀,它为很多观众揭开了德国作曲家格鲁克歌剧作品的面纱;在艺术表达的求同存异上,此版演出也做了不少改变。

为了去冥界救不幸遇难的妻子,奥菲欧与爱神有了契约,那就是救妻子时不要转身看她,但不转身会换来妻子的猜忌……这个古希腊神话题材自歌剧诞生以来,有许多作曲家为之着迷,这其中包括佩里、卡契尼、蒙特威尔第、格鲁克、奥芬巴赫等,而他们的相关题材的作品在歌剧的发展史上也都有着重要地位。

歌剧《奥菲欧与优丽狄茜》就处处体现着格鲁克的改革精神。格鲁克提倡艺术应该回归质朴和真实,甚至应该重塑古希腊的艺术风貌,这种艺术理念在他的歌剧《奥菲欧与优丽狄茜》《阿尔切斯特》《伊菲姬尼在奥利德》等作品中尤为突出。整体上来说,格鲁克对歌剧的最大贡献在于对乐队以及人声的规范性以及歌剧的舞台美学呈现上。

三幕歌剧《奥菲欧与优丽狄茜》最初为意大利语版,剧本由意大利剧作家卡尔·扎比吉撰写,作品1762年首演于维也纳,目前上演最多的是意大利版。而本次在中国首演的是法语版,该版是在格鲁克的推动下,于1774年在巴黎首演的。演员方面,在格鲁克最初的意大利版本中,奥菲欧由阉伶歌手扮演,但时至今日,这个角色一般多用假声男高音或女中音扮演。

本次中国演出中,奥菲欧由法国女高音吕西·慕斯卡黛扮演,优丽狄茜和爱神分别由中国女演员潘杭苇和段妮娜扮演。吕西·慕斯卡黛的声音明亮、饱满,又不失细腻,既能体现出奥菲欧的男性气质,又能表达出他的人物性格。

不像莫扎特歌剧中复杂的情节人物,格鲁克力求简单,舞台走极简路线,整体呈现上也是肃穆而静谧的,此次该剧的中国首秀就凸显了这一点。此版演出规模有相当大的缩减,没有庞大的合唱,而是由演员在幕后演唱,乐队音乐也仅仅交给了一台钢琴。

大幕拉开,舞台背景是奥特莱斯的招牌及一些奢侈品品牌标志,地狱俨然变成了奢侈品聚集地。群众演员饰演的购物人群在舞台上与爱神交流着,爱神变成了地狱的酒吧老板,开始的舞台气氛轻松、愉快。时代背景上,我们已经很难发现古希腊神话的影子,而是非常现代、时尚,人物的着装也是当代的。当奥菲欧来到地狱门口,银行卡代表着地狱之门,幽默诙谐地暗讽了当代部分人的消费观……

如果说优丽狄茜体现了沉迷、偏执、猜忌的一面,那么奥菲欧则表达着恻隐、理性、犹豫的一面。导演在作品篇幅上做了较大的删减,故事并不是以奥菲欧试图自杀、爱神让两人再度重逢作为结尾,而是以优丽狄茜重回地狱作为结局。当优丽狄茜坚持要奥菲欧转身看她时,奥菲欧最后掏出了一张银行卡,优丽狄茜拿去,随后她又回到了地狱中沉沦下去。此时,奥菲欧唱出了咏叹调“没有了优丽狄茜,我该怎么办”。导演为了表现当下部分女性的消费观,删去了原本故事中圆满的结局,虽然现在的结尾处理似乎平淡了些,但这种意犹未尽之感也给观众带来了思考的余地。

上:这部作品的现代版演出告诉我们,在这个充斥着物质的时代,我们确实需要一种理智的思维,而不是去打开所谓的地狱之门

在现代版《奥菲欧与优丽狄茜》的演绎中,我们看到了艺术理念方面的某些“同”,也看到了现代审美表达方面的一些“异”。忠于原作并强化对原作的二度改编,这是当今不少歌剧作品的创作路径。这部作品的现代版演出告诉我们,在这个充斥着物质的时代,我们确实需要一种理智的思维,而不是去打开所谓的“地狱之门”沉迷其中。当然,欲望并不仅仅是消费这一点,导演只是借助这一点去呼唤理性,就如同西西弗斯推石头一样,我们也不希望看到奥菲欧一次又一次地转身。

猜你喜欢
现代版爱神歌剧
《金粉世家》:现代版“红楼梦”的乱世悲歌
爱神
现代版叶公好龙
走进歌剧厅
有气质的一句话表达,古代人和现代人怎么说
爱神丘比特
你伟大的爱神
致爱神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