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中的观察与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04-07 17:10宋志贤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剪贴课程标准教师应

宋志贤

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教学将阅读、观察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阅读与观察能够为写作教学提供素材,使学生写作“言之有物”。同时,在写作教学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与阅读能力?才能适应和满足新时期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结合这一现实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中学作文教学提出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了解、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获取知识与实践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切科研成果的诞生都是基于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观察上形成的。结合中学作文教学,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对生活实践的观察和研究,只有用心发现身边的“美”,才能有所感悟。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而我们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并发现生活中的“美”。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对于观察的兴趣。兴趣的培养应当源自于学生对事物、真理的渴求,而非基于简单的说教,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对观察的兴趣,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认识到观察的作用,从而诱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心理学认为:学生对于与自身有着密切联系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针对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应设计一些具有兴趣诱发作用的观察内容,以便于产生积极的诱导作用,促进学生学会观察、乐于观察和善于观察事物。(1)要掌握观察的方法。观察要全面细致,有重点,按一定顺序:写人我们可以先整体再局部或者先局部再整体,也可以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观察;写景时我们可以由远及近或者由近到远,也可以先整体再局部或者先局部再整体也可以按照时间、空间来观察;记事我们可以一般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观察,我们经常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如果观察顺序混乱,一会儿东瞧瞧,一会儿西看看,说话或写作文时层次也会混乱不清。(2)抓住事物特点。在观察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学会把握人物与事物的特点。所谓特点即事物的一般性特征,包括事物的形状、颜色、发展过程等,人物的神态、声音、外貌、言语等,还包括物体所散发出的独特气味、触感、温度等,这些都是观察所应当把握的要点,也是作文写作情感、思想的载体。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到:“不会阅读就不会学习。”温儒敏在公开演讲中讲到:“中考高的改革,阅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在未来,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分数,如果阅读能力不过关,连卷子都做不完,考试更是会吃大亏。”

语文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一轮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避免以个人的见解、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学生的个人经历是丰富多彩的,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教师应当深入挖掘和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独特理解记录下来,而非以标准化的答案去约束学生。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自身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允许学生得出不同的结论,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从而获得展现自我的机会,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准确表达、传递自身情感。但阅读的目标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摒弃短期见效的思想和追求阅读数量的片面思想,防止阅读教学的形式化、标准化,而是应当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把握阅读规律,真正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吕叔湘曾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与学生‘学’,其最终目的并非将现有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将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获益终生。”在阅读教学中,阅读的方法很多,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讲解学生如何在阅读中实现知识的积累。

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学生准确、敏捷的思维能力培养为关键。首先,基本知识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基础,基础知识对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联想的范围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基础知识积累开始。

语文阅读知识的积累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积累,包括记、摘、剪等多种方式。

记,即背诵。阅读教学不应限于阅读,还应当背诵经典名句,通过背诵,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掌握大量基础知识,从而实现优美词句的吸收与内化,进而在阅读、背诵和应用过程中,促进学生对优美词句的理解和应用。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阅读积累作出了一定的要求,如对各学段教材背诵篇幅作出了明确要求,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背诵,督促学生将优美的词句背诵下来。在《劝学》“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背诵也是要积硅步,积小流。

摘,就是摘抄、记录,就是做好阅读笔记。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看到动人的章节、好的词句摘抄下来,在我的课余阅读和家庭阅读中,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摘抄本”,开始的时候学生不愿意摘录,后来在我慢慢的引导下和把阅读笔记做得好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部分享、比较,让学生真正知道了摘录的重要性,现在我的学生做的都很认真了,一来以备今后不时之需,二来能训练书写速度,益处很多。

剪,是剪贴,把一些废旧的报刊和书籍上面好的内容剪下来。我要求学生可以剪贴到摘录本上面,也可以单独做个剪贴本,剪贴这样做省时省力,可以让学生在更短的数据内收集更多的知识。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而习惯的养成要靠教师朝夕指点。因此要鼓励学生在观察和阅读上,变被动为主动,处处留心观察,学会积累整理、提问答疑、思考想象的习惯。

猜你喜欢
剪贴课程标准教师应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牛年做牛兜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浅谈照片蒙太奇的起源与发展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剪贴字匿名信的言语特征及检验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