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小学语文的有效课堂教学

2019-04-07 17:10李圆圆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百草园课文语文

李圆圆

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活动,更是一门艺术。俗话说:教无定法。因此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式的、小组互助合作式的、引导探究式的、体验放松式的等等。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浅谈如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一节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求知欲,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课堂导入语的恰当运用,对于上好一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导入呢?

1.设悬念导入 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悬念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讷讷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强大动力。如,学习《龟兔赛跑》时,我先提问:兔子和乌龟他们俩谁跑得快?要是他们比赛,输赢是谁呢?同学们纷纷猜测,自然而然地带着这个悬念进行主动地学习。

2.讲故事导入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伊始,如果有一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则能动学生极大地积极性。记得又一次,我在教三年级生字课时,先讲了《从三到万》的故事,不仅激起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且学生从中明白了学习生字的重要性。整个课堂,亢奋有序,学生的学习效率很高。

3.猜谜语导入 猜谜语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项活动。有些课文我们可以根据内容编写谜语让学生猜。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蜜蜂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四四方方一座城,里面住着百万兵,个个穿着黄马褂,认不得哪个是朝廷”看谁猜的又快又准。谜语的导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紧扣了课文主旨。

4.多媒体视频导入 借助于现代多媒体视频播放能使学生感观集于一体,优美的图片再配上动听的音乐会让整个课堂显得有生机活力。如我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浆》时,让学生边看视频,便跟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同学们自然轻松愉快的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总之,课堂导入形式多种多样,设计时要根据内容的不同随机应变,应尽量增加趣味性、知识性。只要导入环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都是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探究新知,师生互动

1.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新课改中强调:宽松、和谐的课堂是一节课是否有效的一项重要指标。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相互信赖、相互合作,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用最好的学习状态展现语文课堂上特有的活力。例如,有一次,我课下布置了预习《草原》,但是上课时预习的学生基本没有。我本想大发雷霆,牢骚满腹:

“你们怎么没有预习呢?是不是不感兴趣?还是看不懂?还是……?”可我话锋一转,选择了鼓励方式:既然我们都是一张白纸,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个第一次接触吧,看谁能够最先画出美丽的草原图画?结果学生士气大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整堂课如行云流水,学生对老师所提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回答的漂亮,并且大部分学生都积极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宽松的课堂氛围远比抱怨式的课堂效率高很多。

2.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提问是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都起到积极的作用。课堂提问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协调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对学生的作用,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我觉得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计问题时必须要紧扣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目的,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白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我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设置了两个问题:

①结合课文题目分析,文章写作顺序是什么?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百草园、三味书屋分别写了哪些事件?

③文中哪些句子写百草园?哪些句子写三味书屋?衔接段落在全文结构、内容上起到什么作用?这样的问题设计,既紧扣教学目标,又抓住了课文的主旨。

(2)计问题要难易适中,多少适量。教师对课堂中所提的问题在备课时需要做到,严格控制数量,精心选拔,避免课堂提问的无效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的难易程度要有所体现。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尤其是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也要有被问到的机会,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要注意数量适中,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只是机械的应付,对所学知识不能真正理解;提问的太少,讲授太多,学生只能被动接受,长期下去,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3)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教师预设问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句,努力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如,学习古诗《泊船瓜洲》时,设计一个问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作者为什么用“绿”字?而不用“到”“吹”呢?全班组内大讨论,最后学生自己解决了难点。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拓展学生思维、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整个课堂,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所以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提高技巧,恰到好处。

三、总结点睛,余音缭绕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必须有一个好的结语。它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还能起到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如学习古诗《相思》、《春晓》等古诗时用吟唱的方式结束,往往令人萦怀难忘,余音未了。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何做到高效、实用,还需要我们长期不断的探索,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百草园课文语文
学校里的“百草园”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