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故事:发展数学素养的魅力起航

2019-04-08 09:07陆光梨
关键词:素养提升兴趣激发有效运用

陆光梨

【摘 要】随着小学数学教改的深入,数学故事被以教学内容、教法与其他功能的被开发和广泛运用。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教学时,应创新性地选用数学故事,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力求为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增砖添瓦。

【关键词】数学故事;有效运用;兴趣激发;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26-02

在课堂中引入数学故事,能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生动化,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数学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调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思辨能力,丰富学科知识,感悟学科价值,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焕发课堂魅力。

一、激活课堂生命力的数学故事类型

根据当前的教学实践,数学故事的创作或运用主要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为主。

1.生活类。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直接关联性,创作、编写与运用此类的数学故事,让他们从关心自己的生活问题切入,提升学习兴趣并开展积极地学习。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时,教师显然可以运用相关图形的数学故事。如运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与球体之间的对话形式,让他们讲出各自的典型特征来。以此引导小学生结合自己所听到的内容与所见到的实物,在作出基本的对比基础上,逐步建立空间观念以及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强化知识学习的同时,使他们掌握了比较和分析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初步的方法基础。

当然,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运用小学生身边常发生的事件作为故事,以小学生对该知识的熟悉性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具有活跃思维、课堂气氛的积极作用。

2.童话类。

小学生的身心年龄规律,决定他们天真烂漫的心理特征。运用童话故事教学是当前最常用且学生最喜欢的形式之一。他们会按照他们特有的心理特点与思维形式,从关注童话人物及其情节切入,展开对数学知识的深入。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分苹果”时,教师可以运用森林的小动物过节日或生日、外星人到地球寻找食物,以及小学生所喜爱的动漫故事等,为小学生创设童话故事情境,让他们在童话故事的引导下,积极地展开“除法”知识实际运用的思考。尤其是在乘法口诀掌握的情况下,小学生也可以运用实物展开分物活动,在帮助小动物或外星人的过程中,使自己掌握除法运用的情境、除法与生活的关系,以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教学实践中,童话故事的运用和创作,教师可以采用借用、套用、直接运用的方式,只要符合教学内容的基本需要,教师可以灵活的选择,但要注意价值观与思想道德的教育。

3.科普类。

这是小学生好奇心最强烈一类故事。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的浅薄,他们对很多的事物、事情和其他方面,都有着太多的疑惑或好奇。运用科普故事,是能起到数学知识学习和对物质世界探索兴趣的双重激发作用。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量一量——认识面积单位”时,运用科普类知识显然是最高效且好奇心最强烈的。教师可以在对小学生进行基本调研的基础上,以小学生最疑惑、最想知道原因的知识,去创作或编写相关的故事。如房间和餐桌之间的故事、大海和浴盆的故事、课本与橡皮的故事等,让他们在这些具有巨大反差的事物对比中,去认识和学习面积单位的具体运用条件。如房间可以运用平方米表达,餐桌可以运用平方分米表达,课本可以运用平方厘米表达。

教师在编写或选择此类故事时,务必注意与教学内容的密切性,不能漫无目的的运用各种科普故事,尽管能起到较好的兴趣激发作用,却会因为偏离课堂教学主题,而降低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故事运用的生命力表现

根据新教改精神,小学数学课堂的生命力体现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不断提升,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与探究中实现主动成长。

1.学习兴趣激发。

根据教学实践,数学故事的课堂教学运用,对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具有最高效的积极作用。无论是哪种学习基础的学生,只要一听到数学故事,他们的精神和注意力都会最快地集中到学习中,且会按照故事情节的进展,与其他同学一起展开相关的思考和探究。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时,由于数学知识自身的难度和趣味性低,学生往往会产生等待教师讲解的惰性甚至厌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适时地运用适当地数学故事,把学生知识的枯燥引向故事的趣味性中,让他们跟随着故事情节的演变,积极地学习新知识与运用旧知识,去实现个人对故事认识和其中的迷惑的化解。例如,教师为学生创编他们最喜爱的明星或名人到商场购物,遇到打折计算钱数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以此让他们对自己喜欢或崇拜人物的关怀中,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启发。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运用数学故事的凝聚力,让小学生在对故事情节或人物的共同兴趣中,自觉地展开分组合作探究活动,让他们在相互的取长补短与帮助中,实现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疑难问题的解决。

如在教学“认识面积单位”时,学生对不同面积大小物体的面积数学计算能顺利进行,但对单位的运用却存在着较多的错误,尤其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与平方米的运用中,他们往往会因为面积概念的抽象难以真正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数学故事,或让光头强运用平方米计算他的木屋的面积,运用平方厘米计算电视机的面积等,以此形成对小学生的暗示,让他们在结合课本和生活中事物的面积计算训练,在相互的指导和提醒中,实现面积计算知识的掌握和面積单位的正确运用。

综上可知,将数学故事引入数学课堂,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让他们在“玩”中乐学、活学、爱学。在数学故事中,教师为学生插上了一双理解数学的翅膀。

参考文献

[1]王瑞娟.以故事促进学生乐学数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7(25):68-69.

[2]李志强.用童话唤醒数学学习的内隐力量[J].内蒙古教育,2017(25):70-71.

猜你喜欢
素养提升兴趣激发有效运用
浅谈兴趣引领对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打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