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教之,立德树人

2019-04-10 08:29杨倩
师道·教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言行品德同伴

杨倩

英国19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社会改革家塞缪尔·斯迈尔斯曾说:“有比快乐、艺术、财富、权势、知识、天才更宝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这极为宝贵的东西就是优秀而纯洁的品德。”此言道出了品德的重要性。对于孩子而言,品德的培养远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生下来时都纯洁得就像一张白纸,但是這张白纸会渐渐被周围的环境所涂染,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因此,我们要注意对孩子进行品德培养。

一、家长作则,树立榜样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尽管两句话的表述略有不同,但都说出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大。的确,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接触最多、最熟悉的人就是父母。与自然界的小鸡、小鸭、小猴子等动物一样,孩子会出于本能地模仿父母的行为,以习得技能。因此,父母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时时处处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之符合品德标准,成为孩子的榜样,以求对孩子形成正面的影响,而不要造成负面影响。可以想象,一对彬彬有礼的父母,一般不会有任意妄为的孩子;而满嘴脏话、行为粗鲁的父母,很难教出彬彬有礼的孩子。

二、同伴引领,养成良行

幼儿是非观念较弱,又往往有着惊人的模仿能力和大人难以理解的竞争心理,很容易受小伙伴的影响而做出相同的行为。比如,一个平时各种行为都很好的小孩,在听到小伙伴说“狗屎”“屁股”等词便会哈哈大笑,此后也会刻意说出这些词;看见小伙伴吐口水便马上也吐口水;看见小伙伴踢小狗便也跟着踢一下;看见小伙伴摘花就也摘一朵花……总之,别人怎么做他也跟着怎么做。同样,如果小伙伴大声地喊“老师好”,他也会喊;如果小伙伴把垃圾扔到垃圾桶他也会扔;如果小伙伴把玩具整理好他也会整理……不管是出于模仿还是出于竞争,反正他把事情做好了,并且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为孩子选择优秀的小伙伴也是很重要的,让同伴(尤其是大一点点的同伴)引领着他前进。

但是,有时孩子也无法避免跟一些言行不良的小伙伴在一起,那家长又该怎么办呢?这时家长要及时纠正,比如在孩子模仿别人的不良言行时严肃、明确地告诉他们:“这样是不对的。”最好同时讲明理由。或者在家里和孩子进行情景对话,讲两种相反的做法,让孩子判断孰对孰错,说说他自己会怎么做等等。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减少对不良言行的模仿。

三、故事熏陶,品德生根

讲故事是教育的好手段,因为故事生动、形象、直观。把品德教育和故事的形式结合起来,较易被孩子接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优秀的德育故事至今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如“孔融让梨”的故事教会孩子谦让、分享;“黄香温席”“伯俞泣杖”教会孩子孝顺、关爱;“司马光破缸”教会孩子机智、友爱……

可以由父母面对面向孩子口头讲述德育故事;也可以一起看绘本,边看边讲;还可以给孩子看DVD。其中,DVD声形并茂,孩子印象更深刻。在德育故事的熏陶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种子在孩子心里扎下根,孩子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品德。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遵循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不要因一时的表现而判定孩子的品行是优是劣。如一个孩子两三岁时很有礼貌,见人都会主动地大声问好,但到了三四岁时却不肯开口问好了,这不是因为他变坏了或没有礼貌,而有可能是大一点后变得有点害羞了,其实他还是知道该问好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该批评孩子,而是应一方面积极引导、要求,另一方面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如能主动向老师问好就奖励糖果或小红花等),鼓励他主动问好。

此外,我们还要奖惩结合,对孩子的不良言行进行必要而适度的惩戒,而对他们的良好言行不吝赞赏和奖励,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自觉向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是的,生而不教,与动物无异;生而教之,才有意义。立德树人,是为人父母的重要责任。

猜你喜欢
言行品德同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请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
妙语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