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主要害虫天敌暗黑赤眼蜂的室内繁殖技术

2019-04-23 01:53邓艳罗辑蒋学建常明山吴耀军李德伟
广西植保 2019年1期
关键词:赤眼蜂麦麸倍数

邓艳,罗辑,蒋学建,常明山,吴耀军,李德伟

(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宁市 530002;2.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南宁市 530007)

赤眼蜂(Trichogrammaspp.) 属膜翅目小蜂总科赤眼蜂科赤眼蜂属,是一种寄生在昆虫卵内的寄生蜂。其成虫将卵产在寄主卵内,使寄主卵不能孵化,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1,2]。因此,赤眼蜂是许多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也是世界范围内害虫生物防治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卵寄蜂[3]。赤眼蜂的发现距今已有100多年,我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便对赤眼蜂进行应用研究,从1934年祝汝佐、胡永锡在浙江省汤溪县从松毛虫卵内发现了赤眼蜂[4]到70年代止,蒲蛰龙等对赤眼蜂的寄主、人工大量繁殖及田间散放效果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5]。80年代后,我国赤眼蜂研究和应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赤眼蜂分类、行为、生理生态以及人工寄主卵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6-12]。随着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及无公害绿色食品业的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以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技术越来越被广大农民所接受。

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 pintoi)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天敌,可用于棉铃虫、草地螟、地老虎、小卷蛾等多种农林害虫进行生物防治[13-17]。山西省运城地区农科所对暗黑赤眼蜂生物学特征和寄生棉铃虫情况进行了调查观察[18];王辅成、张梳仪对孤雌生殖产两性子代的暗黑赤眼蜂进行了研究[19];马德英等对暗黑赤眼蜂防治新疆棉铃虫进行了试验初报,并对短期冷藏对不同品系暗黑赤眼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15,20];田晓霞等在我国首次发现暗黑赤眼蜂寄生草地螟卵[16];沈健,许建军等进行了紫外处理梨小食心虫卵对暗黑赤眼蜂寄生和羽化的影响观察及暗黑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作用研究[14,17]。2008年,我们在红树林桐花树上采集到一种寄生于桐花树主要害虫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的卵上的卵寄生蜂,经专家鉴定为暗黑赤眼蜂。然而对于暗黑赤眼蜂的人工繁殖技术除仵均祥等介绍了一种利用梨小食心虫卵室内繁殖暗黑赤眼蜂的方法外没有见其他报道,而且该方法难以规模化生产并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本文将陈述以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作为中间寄主的方法对暗黑赤眼蜂的室内繁殖技术。

1 种蜂的采集与纯化

1.1 种蜂的采集

在红树林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成虫产卵高峰期,大量采集带有其卵粒的红树林叶片,带回实验室内室温放置,7 d内变黑的卵粒判定为被寄生的卵粒。将被寄生的卵粒置于直径30 mm、长20 cm的大试管中,用棉花塞塞住管口。

1.2 种蜂的扩繁

在收集蜂种的大试管中有暗黑赤眼蜂时接入1张米蛾卵卡,同时放入扫有10%蜂蜜水的滤纸条给种蜂补充营养。接种完成后,将所有已接入卵卡的繁蜂管用托盘装着并用黑布覆盖遮光,然后移入繁蜂室内产卵,繁蜂室室内控制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70%~85%。寄生扩繁后作为繁育暗黑赤眼蜂的繁殖种蜂。饲养期间每年更新一次蜂种最佳。

1.3 保存技术

接种后的米蛾卵卡立放于小盒内并移入繁蜂室内继续繁育4~5 d,待米蛾卵转黑后放入3~5℃的冰箱中进行短期保存,用蜂时提前4~7 d从冰箱拿出置于繁蜂室内培养,培养后的蜂卡可用于扩繁或用于害虫生物防治。

2 中间寄主的准备

2.1 中间寄主饲料的准备

A饲料的原料成份及重量份数:粗麦麸50份、玉米粉40份、面粉10份和水5份;

A饲料的制备:先将粗麦麸、玉米粉、面粉放入消毒柜中加热,温度保持60~90℃消毒4~5 h,以杀死饲料中的病菌、害虫、害螨及其卵,再将粗麦麸和水充分拌匀,然后加入玉米粉和面粉再充分拌匀得到A饲料;

B饲料的原料成份及重量份数:粗麦麸50份、玉米粉40份、面粉5份、鱼粉3份、酵母粉2份和水5份。

B饲料的制备:先将粗麦麸、玉米粉、面粉、鱼粉放入消毒柜中加热,温度保持60~90℃消毒4~5h,以杀死饲料中的病菌、害虫、害螨及其卵,再将粗麦麸和水充分拌匀,然后加入玉米粉、面粉、鱼粉和酵母粉一起再充分拌匀得到B饲料。

2.2 中间寄主的饲养条件和方法

2.2.1 中间寄主幼虫的管理

在塑料筐(615 mm×400 mm×125 mm)中先铺一层约1 cm的A饲料,在饲料上均匀洒上米蛾种卵,然后再飘洒一层刚好覆盖卵粒的面粉层,置于米蛾饲养室内饲养,米蛾饲养室控制室内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60%~85%。待孵化后的幼虫食出密密麻麻的小孔后开始投食,在接种前15 d投放A饲料,之后投放B饲料,每3~5 d投1次料,直至幼虫化蛹。2.2.2 中间寄主成虫的收集

米蛾幼虫在饲养框内饲养,米蛾成虫在盖有框盖的饲养框内羽化后有大量攀附于框盖上的特点,收集时可以将攀附有大量米蛾成虫的集蛾框盖轻缓移至支架上方,将集蛾框盖对准集蛾漏斗,然后用集蛾框盖边框轻敲压框,攀附于集蛾框盖上的米蛾成虫坠落到集蛾漏斗内,并通过连管滑入到产卵笼内。收集完一个饲养框集蛾框盖上的成虫后再进行下一集蛾框盖的操作。产卵笼内成虫达到一定数量时拔出连管,盖上笼盖板,放入收集卵粒的容器内产卵。

2.2.3 寄主卵的收集

蛹羽化后每天收集成虫置于产卵笼中产卵,产卵笼置于塑料筐中,待成虫交配产卵后收集产卵笼及塑料筐中的米蛾卵,收集到的米蛾卵部分直接用于米蛾的繁殖,剩余部分做好标记放入3~5℃的冰箱中保存备用。

2.2.4 寄主卵的杀胚消毒

将收集去杂的米蛾卵平铺于塑料托盘内,保证所有的卵均为单层。将其置于30 w紫外灯下照射50~60 min。照射期间用遮光布覆盖灯管与托盘,减少紫外线及臭氧外漏。

3 蜂卡的生产技术

在繁蜂室内将1张赤眼蜂繁殖种蜂卡放入繁蜂管中,繁蜂管为直径30 mm、长20 cm的大试管,用棉花塞塞住管口,待种蜂卡上60%~70%的蜂羽化时根据种蜂数量接入4张米蛾卵卡到繁蜂管内让赤眼蜂寄生,同时放入扫有10%蜂蜜水的滤纸条给种蜂补充营养。接入卵卡时管口的另一端对光,以防种蜂逃出。接种完成后,将所有已接入卵卡的繁蜂管用托盘装着并用黑布覆盖遮光,然后移入繁蜂室内产卵,繁蜂室室内控制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70%~85%。接种8~14 h后在接种室内以同样的接种方法换入4张新的米蛾卵卡,这样每张繁殖种蜂卡可扩繁8张蜂卡。

4 效果测定

4.1 米蛾繁殖效果测定

使用上述方法饲养2批次米蛾,记录米蛾卵主要收集天数以及米蛾卵总收集量,根据米蛾接种量和产卵量计算繁殖倍数。

通过对2个批次每批次30筐的米蛾饲养结果的统计(见表1)表明:在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每筐接种米蛾卵1.2 ml进行饲养。在批量生产中由于人力成本等原因,成虫大量羽化的前期和后期每筐出蛾量少,没有收蛾。在主要收集时间中,2批次30筐米蛾分别收集到1 625 ml和1 680 ml卵,繁殖倍数分别为45.1倍和46.7倍。

表1 米蛾卵收集效果

4.2 暗黑赤眼蜂寄生率测定

取已寄生的蜂卡,将其按长度平均分成4份,随机挑选其中1份,在体视镜下统计寄生及未被寄生卵粒数。黑色卵粒判定为已寄生卵粒,黄色卵粒判定为未被寄生卵粒。寄生率=已寄生卵粒数/总卵粒数。随机选取5张蜂卡进行统计,计算平均寄生率。

5张蜂卡卵粒数相近,均为3 200粒左右。寄生率均在89%以上,最高达93.48%。平均寄生率为91.20%(见表2)。寄生率指标达到了一级产品的标准[21]。

表2 以米蛾卵繁殖暗黑赤眼蜂的寄生情况

5 结论与讨论

赤眼蜂的繁殖主要过程是中间寄主米蛾的规模化饲养,这是一套系统化操作过程,包括饲料的原料选择、消毒、配制,米蛾饲养环境温、湿度的控制,饲养环境的消毒,米蛾天敌的预防,米蛾成虫的收集,交配产卵的环境控制等。在其中间寄主米蛾繁殖中在幼虫饲料中添加鱼粉、酵母粉可使米蛾成虫羽化更整齐,产卵量更高。在前期的研究中,饲养米蛾的饲料中未添加鱼粉和酵母粉,发现其收卵时间明显比较长(表3),这说明其发育不如用新配方饲料饲养的整齐,成虫羽化高峰期更长。另外,成虫产卵量也较低(表3),繁殖倍数只有40倍左右,比新配方饲料饲养的米蛾繁殖倍数低11.9%。

表3 未添加鱼粉和酵母粉饲料饲养米蛾卵收集效果

然而在满足营养需要的情况下,相对于饲料的因素,饲养的环境管理与方法可能对米蛾的繁殖更重要。在同样以100%米糠作为饲料,张俊杰等以多次投料饲养米蛾的繁殖倍数高达156.92倍[22];而朱涤芳等用小瓶饲养的繁殖倍数为60.02倍[23];张玉琢等人饲养的米蛾繁殖倍数为94.7倍[24];陈新以100%米糠作为饲料,以1次投料的养殖方法饲养繁殖倍数为53.7倍,以2次投料的养殖方法饲养繁殖倍数为53.4倍,以多次投料的养殖方法饲养繁殖倍数为29.6倍[25]。这些实验在相同的饲料配方下繁殖倍数差异明显,可见饲养过程对米蛾繁殖倍数的影响很重要。邱式邦等曾研究和改进米蛾的饲养技术,用麦麸加10%的玉米面作饲料饲养米蛾繁殖倍数为49.8倍,以麦麸为主的配方明显比以米糖为主的配方繁殖倍数高[26],然而张玉琢等人试验发现用米糠作饲料,可以获得比麦麸更多的卵量[24]。从以上的文献对比发现,各研究人员获得的结果不尽相同,这可能是由于米蛾饲养时间长,过程中室外的大气候变化会影响到室内的气候变化,饲养条件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本文的配方及饲养技术下规模化饲养米蛾的观察结果与邱式邦等报道的结果相似,繁殖倍数为40~50多倍。达到了规模化饲养米蛾的要求。

暗黑赤眼蜂是一类寄主广泛的寄生性天敌昆虫,可利用于多种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本技术在扩繁时用大试管繁蜂使暗黑赤眼蜂的平均寄生率达90%以上,寄生率指标达到了一级产品的标准。本方法以米蛾为中间寄主繁殖暗黑赤眼蜂不需用大型仪器,管理要求不高,所用的繁殖材料也容易取得,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适于应用和推广,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赤眼蜂麦麸倍数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四种赤眼蜂对槐尺蠖卵的寄生能力及适应性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腰腿痛敷麦麸
倍数魔法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阜蒙县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