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防治稻飞虱的应用示范

2019-04-23 01:53张政武张建华李雪凤
广西植保 2019年1期
关键词:噻虫胺吡蚜噻虫嗪

张政武,张建华,李雪凤

(广西柳城县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站 柳城县 545200)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防治水稻病虫害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航空植保施药有着传统施药方式不可比的优势,航空施药对于防治大面积灾害性病虫害大爆发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不受地理因素和作物生长的制约,对不同田块和不同生长期都可适用[1]。近年来,无人机施药在农业生产上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除了施药效率高,减少人与农药的接触外,无人机在低空施药过程中,机翼产生的风力可以增加喷雾向下的穿透力,使喷施农药更加均匀有效,因此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为了筛选可用于植保无人机进行防治稻飞虱的药剂,我们承担实施了柳州市植保站安排的“柳州市农作物重大疫情监测及防治示范”项目中的航空植保药剂试验示范(水稻)工作,现将试验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1)20%噻虫胺EC(柳州惠农化工厂生产);(2)30%噻虫嗪SC(湖南万家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3)50%丙威·噻虫胺WP(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25%吡呀酮WP(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11.5%吡·噻EC(柳州惠农化工厂生产)。

1.2 防治对象

防治对象为稻飞虱(白背稻飞虱和褐飞虱),虫态以2~3龄若虫为主,当时该害虫发生程度为中等。

1.3 试验设计与安排

试验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共18个小区,每小区面积1.33 ha,各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在柳城县马山镇大村屯进行。各药剂用量:20%噻虫胺EC 50 ml/667m2;30%噻虫嗪SC 4 g/667m2;50%丙威·噻虫胺WP 24 g/667m2;25%吡蚜酮WP 24 g/667m2;11.5%吡·噻100 ml/667m2;空白清水对照。每种药剂分别兑水1 kg,用飞眼无人机F-10型进行喷雾。

表1 5种药剂试验用量设计

1.4 施药及调查方法

1.4.1 施药方法和气象情况

2018年6月14日,用飞眼无人机F-10型进行喷雾,将药剂按设计浓度与清水兑成药液,均匀喷到水稻整株稻株叶片上,以药液喷透叶片又不滴药液为止。整个试验喷药1次。施药当日天气晴好,偏东风1~2级,气温24~35℃。

1.4.2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直接数虫法进行调查,于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 d、3 d、7 d、10 d和15 d各调查1次稻飞虱成虫、若虫残存活虫数。每个小区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25点,每点查4丛,共查100丛。

1.4.3 防效计算及分析统计

防治效果(%)=〔1-(CK0活虫数×PT1活虫数)/(CK1活虫数×PT0活虫数)〕×100

注:CK0为对照区施药前;PT0为处理区施药前;CK1为对照区施药后;PT1为处理区施药后。

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施药后1 d,30%噻虫嗪SC 4 g/667m2、50%丙威·噻虫胺、20%噻虫胺EC、25%吡蚜酮WP、11.5%吡·噻EC处理对水稻稻飞虱成(若)虫的防效分别是90.64%、89.19%、89.04%、87.3%和85.47%,以30%噻虫嗪SC 4 g/667m2处理防效最好,30%噻虫嗪SC与20%噻虫胺EC、50%丙威·噻虫胺WP防效差异不显著,与25%吡蚜酮WP、11.5%吡·噻EC防效差异显著。30%噻虫嗪SC与20%噻虫胺EC、50%丙威·噻虫胺WP防效差异不显著,与11.5%吡·噻EC防效差异显著。25%吡蚜酮WP与11.5%防效吡噻差异不显著。50%丙威·噻虫胺WP与11.5%吡·噻EC防效差异极显著。

施药后3 d、7 d,30%噻虫嗪SC与50%丙威·噻虫胺WP、25%吡蚜酮WP、20%噻虫胺EC防效差异不显著。30%噻虫嗪SC与11.5%吡·噻EC防效差异显著。50%丙威·噻虫胺WP与25%吡蚜酮WP、20%噻虫胺EC、11.5%吡·噻EC防效差异显著。25%吡蚜酮WP、20%噻虫胺EC、11.5%吡·噻EC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

施药后10 d,30%噻虫嗪SC与50%丙威·噻虫胺WP、25%吡蚜酮WP、20%噻虫胺EC防效差异不显著。30%噻虫嗪SC与11.5%吡·噻EC防效差异极显著。50%丙威、噻虫胺WP、25%吡蚜酮WP、20%噻虫胺EC与11.5%吡·噻EC防效差异显著。50%丙威·噻虫胺WP、25%吡蚜酮WP、20%噻虫胺EC与11.5%吡·噻EC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

施药后15 d,25%吡蚜酮WP与50%丙威·噻虫胺WP防效差异不显著。25%吡蚜酮WP与30%噻虫嗪SC、11.5%吡·噻EC、20%噻虫胺EC防效差异显著。50%丙威·噻虫胺WP、30%噻虫嗪SC、11.5%吡·噻EC 20%噻虫胺EC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

表2 植保无人机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示范结果

3 结论

(1)5种药的防治效果都在85%以上,药后1 d 30%噻虫嗪SC防效达90.64%;药后3~10 d,防效都在94%以上,7 d防治效果达到高峰,防效在97%以上;药后15 d,5种药剂的防效仍能保持在84%以上。

(2)几种药剂采用植保无人机喷药,没有发现对水稻产生影响,对水稻生产安全.

(3)对稻飞虱成(若)虫的防效都较好,具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值得推广应用,建议防治上可选用经济、实惠且速效性强的药剂。

猜你喜欢
噻虫胺吡蚜噻虫嗪
不同剂型噻虫胺对柑桔木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噻虫嗪在农田土壤中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①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冬枣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噻虫胺研究开发进展综述
控制释放农药颗粒剂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推广新型农药噻虫嗪防治甘蔗叶部害虫突破14万公顷
利用热激活过硫酸钾技术降解噻虫胺
恶性竞争导致吡蚜酮价格下滑
深圳朗钛研发出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配方和助剂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