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茧成蝶

2019-04-30 04:22徐韶华
考试周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摘 要:成功的课堂教学中精彩的结尾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在归纳中得以升华,在练习中得以巩固,在朗读中激起共鸣,在描述中余音袅袅。使课堂教学化茧成蝶,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加以实践:1.

构建重点知识概念图;2. 构建综合知识纲要图;3. 构建各类年表;4. 构建记忆口诀。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课堂教学;结尾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科领域中具体化为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学科认识活动和问题解决活动的稳定的心理调节机制,即学科能力。由此可见,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学科能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要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在历史教学整体的推进过程中,既要注重历史学科能力的设计,又务必要与整节课的内容推进形成和谐的统一。学生的各项能力的锻炼是建立在对历史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的,当学生具备了相当的知识基础,才有可能运用各种方式提升其学习理解、实践运用、创新迁移能力。只有统筹全局,才是一节综合全面优质的好课。因此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有赖于良好的开端,有声有色的进行全过程,还有教师是否圆满完成全部教学任务,恰到好处地结束一堂课。课堂结尾也是一门艺术,好的结尾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在归纳中得以升华,在练习中得以巩固,在朗读中激起共鸣,在描述中余音袅袅。因此,要求教师注意课堂教学结尾设计的艺术,不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草率从事。

课堂教学中历史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后要准时结束一堂课,结课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以饱满的情绪推动学生的情感升华,也可以恰到好处的留下疑问承接下课内容。但我觉得更应该对本堂课的核心知识作一总述,阐明要点,在具备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精心设计的结课使主题升华,从而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理念。

历史老师使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在结课时化茧成蝶,可从以下方式实践:

一、 构建重点知识概念图

秦的大一统

西方国家步入近代

如“秦的大一统”,是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统,共同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围绕主干知识在结课时加以构建,罗列核心知识,直观体现其逻辑关联,把历史事实与概念知识的内在联系清晰地表达出来。有助于精确掌握本课的重点知识。

二、 构建综合知识纲要图

单元知识教学的结尾升华,如“世界步入近代”,学生要理解世界步入近代,由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历史的发展趨势是发展资本主义。根据初中生的认识思维,仅凭庞杂的历史事件还不足以精确理解、概括历史发展线索。这张纲要图呈现了主干历史事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方式等。历史老师结合此图,通过历史解释,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实施知识概念迁移,从而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经济、思想因素以及认识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达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的成效。

三、 构建各类年表

大事年表: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

如学完甲午中日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后,在结课时可拓展升华:从“近代中日关系”思考当今中日关系应如何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培养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情感价值观,历史老师可以指点古代中日关系、补充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等,引导学生从多元化思考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

分段年表:全面深入分析历史问题。

历史老师制作分段年段表,分析阶段特征得出结论,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的分析历史问题。如学完美苏争霸三个阶段史实后,思考美苏冷战影响。分段年表中呈现了历史事件分段与整体进程关系,从中可理解美苏长达40多年的“冷战”,既缓和又紧张,互有攻守,从而得出美苏冷战中军备竞赛、地区热战,威胁着世界和平,也制止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从分段年表中的中美关系,可以深入理解:任何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本国利益。在课堂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历史学习方法,并根据所学内容有理在据的阐述观点和看法,从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比较年表:理解历史的统一与多样。

如认识改革和恰当的政策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历史老师在结课前用多媒体显示表格,将较长时间、较大空间范围内的事件作比较,除了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重要的是形成知识迁移,通过比较、分析,以史为鉴得到有益的启示:计划、市场商品货币等是经济手段,各国应合理利用;合理的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以达到内化提升的转化过程。

四、 构建记忆口诀

趣味记忆:如“南昌起义”指挥人:可记“刘爷煮粥喝”——刘伯承、叶挺、朱德、周恩来、贺龙。

数字记忆:如“第二次工业革命”结课时,历史老师要求学生记忆123,一、一个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时代:电气时代。二、两个国家:美国、德国;两种能源:电力、石油。三、三项发明:电灯、汽车、飞机;三种动力机器: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

歌谣记忆:如“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结课前,学生可以齐诵歌谣:“列宁实施新经济,余粮征集被代替。粮食税成新决议,商品贸易重新启。国民经济脱危机,苏联不久也建立。继承列宁斯大林,兴工业化苏联起。一九三六新宪法,高度集中体制立”。这首歌谣集中反映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经济措施: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经济上实施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使苏联成为强盛的工业国。斯大林的治国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斯大林模式”。结课时的诵读,能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及情绪来升华核心知识。

初中生的认识水平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不具备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也不具备概括总结历史特征,对历史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不能精确掌握。这就需而历史老师优化课堂结尾艺术,画龙点睛。采用形象直观的概念图表、知识网络纲要、历史年表等多种形式,呈现本课要点及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将繁杂的历史内容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帮助学生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间段或较大范围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将所学历史知识化茧成蝶,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磊.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如密.中学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苏继红.历史年表: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7).

作者简介:

徐韶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福山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重视史料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微课资源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