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hemerin与SOD、MDA的临床分析

2019-05-05 09:45卢建文银孟卓
广州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氧化应激病程肾病

卢建文 银孟卓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 51018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之一[1]。其发病机理仍不完全明确,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高,肾脏作为氧化应激的靶器官之一,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损伤,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肾小球内高灌注、高滤过,肾脏细胞凋亡、破损,ECM代谢紊乱,RAS系统的激活、无菌性炎症反应等,加快了DN的发生发展[2-3]。趋化素(chemerin)是一种具有趋化作用的脂肪因子,被证实参与葡萄糖代谢及炎症反应[1]。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程度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hemerin、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水平,探讨DN患者的chemerin、SOD、MDA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门诊和住院诊断的患者。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的分型及诊断标准和Mogenson糖尿病肾病诊断分期标准。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把100例患者分成3个亚组:ACR<30 mg/g的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ormal albuminuria,NA)共33例;30 mg/g≤ACR<300 mg/g的为微量白蛋白尿组(micro albuminuria,MA),共34例,ACR≥300 mg/g的为大量蛋白尿组(macroalbuminuria,CA),共33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共32例。研究对象均排除1型糖尿病、其他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及其他肾脏疾病;在1个月内未发生急性并发症及酮症酸中毒;近期未使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所有入组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四组研究对象均通过询问采集病程,测量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基本信息。入选者空腹12小时后次日8点采集空腹静脉血4~5 mL,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Cr)、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所有研究对象均留晨尿标本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留取24小时尿行尿蛋白定量检测。SOD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 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chemerin采用ELISA法测定(试剂盒购自美国Millpore公司)。以上所有操作均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完成,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进行正态检验,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及范围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计数资料间采用卡方检验,两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以r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四组间临床资料对比

NA组、MA组、CA组及NC组在性别构成、年龄、AST、ALT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在NA组、MA组、CA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FPG、HbA1C、CHOL、TG、LDL-C、HDL-C测值在NA组、MA组、CA组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NA组、MA组、CA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SBP数值在NA组与MA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DBP、ACR、24HUA在NA组、MA组、CA组及NC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NA组、MA组、CA组、NC组临床资料比较

与NC组比较,*P<0.05,**P<0.01;与NA组比较,#P<0.05,##P<0.01;与MA比较,△P<0.05,△△P<0.01。

2.2 NA组、MA组、CA组、NC组血清SOD、MDA的比较

NA组、MA组、CA组与NC组各组间血清SO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差异(F=41.05,P<0.001),NA组、MA组 、CA组血清SOD水平低于NC组(P<0.05),MA组血清SOD水平低于NA组(P<0.05),CA组血清SOD水平低于MA组(P<0.05)。见表2:

NA组、MA组、CA组与NC组各组间血清MD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差异(F=51.78,P<0.001),NA组血清MDA水平高于NC组(P<0.05),MA组血清MDA水平高于NA组(P<0.05),CA组血清MDA水平高于MA组(P<0.05)

表2NC组、NA组、MA组、CA组血清SOD(U/mL)、MDA(nmol/L)水平比较(x±s)

与NC组比较,*P<0.05,**P<0.01;与NA组比较,#P<0.05,##P<0.01;与MA比较,△P<0.05,△△P<0.01.

2.3 ACR及chemerin和SOD、MDA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CR与血清SOD呈负相关(r=- 0.287,P=0.001),与MDA、chemerin呈正相关(r=0.199,0.63;P=0.03,0.02);血清chemerin与SOD呈负相关(r=- 0.379,P=0.02),与MDA呈正相关(r=0.562,P=0.01)。见表3:

表3ACR与SOD、MDA、chemerin的相关性

2.4 ACR与各项指标的多元性回归分析

以NA组、MA组、CA组的ACR的自然对数作为因变量,引入病程、FBS、HbA1c、肌酐、SOD、MDA、chemerin作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CHOL、HbA1c、chemerin是影响lnACR的主要因素。

lnACR=0.346×病程+0.179×CHOL+0.156×HbA1c+0.65×chemerin

3 讨 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20%~40%最终将合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最早期表现为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最终逐渐发展至大量蛋白尿甚至肾功能衰竭[4]。2015年中国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专家共识认为ACR是筛查糖尿病肾病特异度和敏感度较好的指标[5]。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SOD是抗击体内活性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评价体内氧化应激的重要指标。目前研究认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可直接损伤肾脏细胞中的膜性结构,造成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反应,引起细胞变性、溶解及死亡,SOD能促使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阻断其对肾组织的损伤。MDA是前列腺素的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交联活性,能与蛋白质、核酸的游离氨基形成Schiff键,导致核酸、蛋白质功能降低。在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中,高血糖和高血脂会导致脂质的过氧化及自由基的增加,导致MDA的生成[6]。Xi Bao等[7]随访研究40名糖尿病及40名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SOD水平比糖尿病组明显降低,提示体内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可能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起扮演重要的角色。国外也有研究表明,使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MDA水平明显较健康对照组高[8],提示氧化应激在糖尿病早期已然存在。

本研究结果显示,DM患者的SOD水平较CA组降低,并随着肾病进展而其下降幅度更加明显,NC组> NA组> MA组>CA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而MDA的表达水平随着糖尿病肾病进展呈升高趋势,CA组>MA组>NA组>NC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本次研究结果与国内外上述研究结果相符,随着DN的病程进展,MDA和SOD水平之间的呈负相关,体内的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动态平衡被打破,这再次证实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Chemerin是一个具有趋化性的分泌蛋白,近年来发现其为脂肪细胞脂质代谢调控的新型脂肪因子,不仅调节脂肪细胞胰岛素的敏感性,还可能参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9]。国外最近研究发现,chemerin具有介导血管生成的功能,在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特别是糖尿病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hemerin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并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而其上升趋势更明显。在相关性分析中,chemerin与ACR、MDA呈正相关,与SOD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hemerin是影响ACR的因素。结合其他研究指出的chemerin在糖尿病肾组织内高度表达,我们由此推测,chemerin的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肾脏损害有密切的关系[10]。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持续存在,其中可表现为SOD下降,MDA升高,早期测定SOD、MDA结合血清chemerin水平可以预测DN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猜你喜欢
氧化应激病程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重女轻男”的肾病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乙肝病毒S蛋白对人精子氧化应激的影响
氧化应激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