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连续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研究

2019-05-05 09:45马廷和左伯军李恒燕苏其利
广州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患率使用率儿科

马廷和 左伯军 程 林 李恒燕 王 磊 苏其利

1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珠海519000) 2 新疆兵团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院感科(图木舒克市843900)

随着医院重症救治水平的提高,有创操作的增多,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及医院感染逐年升高[1]。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又称为现况调查或横断面调查,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收集实际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历资料,从而描述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调查[2]。为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危险因素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一步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规范》,我们分别于2015年3月19日、2016年5月6日、2017年4月27日对全院住院病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反映了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依此制定干预措施,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人员

调查工作由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监控医生承担,医院感染办公室于调查前2~3天对调查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

1.2 调查对象

2015年3月19日、2016年5月6日、2017年4月27日0时至24时在院的全部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院)及死亡患者但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1.3 调查方法

采取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填写《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调查表》。

1.4 诊断标准

按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01]2 号)执行[3]。

2 结 果

2.1 医院感染现患率

3年分别调查了238、270、311例患者,实查率均为100%;在调查时间内无死亡病例; 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1.1%,29.3%,34.4%。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0.84%,1.11%,0.32%。(见表1),不同年度感染现患率与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无差异。

表12015—2017年感染现患率(%)与医院感染现患率

2015—2017年感染现患率比较:χ2=1.832,P=0.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χ2=1.292,P=0.5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科室与医院感染

3年感染现患率最高的为儿科,分别为60.9%、60%、95%,其次是内科,妇产科最少(见表2)。不同年度感染科室构成比无差异。

表22015—2017年各科感染现患率

不同年度感染科室构成比χ2=9.156,P=0164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5/2016/2017三年感染现患率最高的为儿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6.21、39.87、91.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3年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排在第一位的是下呼吸道,三年分别为57.3%、64%、59.3%,其次是胃肠道(见表3)。不同年度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无差异。

表3不同年度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感染部位构成比χ2=17.40,P=0135>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抗菌药物应用

三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分别为52.1%、23.33%、24.75%。其中单用抗生素比例分别为94.4%,87.3%、89.6%,二联使用比例分别为5.6%,12.70%、10.4%,无三联及三联以上连用情况(见表4)。不同年度抗感染药物使用2015年使用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度抗感染药物使用构成比无差异。

表4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不同年度抗感染药物使用率最高为2015年,χ2=60.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构成比χ2=2.794,P=0.5928>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5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

2.5 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

三年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分别为10.9%,9.7%,12.9%,其中阳性率分别为26.9%,23.1%,17.5%。其中共检出金葡菌6株 、溶血性链球菌1株、肺炎链球菌1株、表皮葡萄球菌3株、大肠埃希菌5株(其中3例多重耐药菌) 阴沟肠杆菌1株、肺炎克雷伯1株白色念株菌1株,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见表5)。

3 讨 论

现患率调查作为医院感染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快速获得某一时点或时段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帮助监测医院感染发病趋势和评价感染控制效果;通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的纵向深入研究提供线索和病因学假设,并可由此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4]。中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通过与本医院不同时期纵向比较,及与同地区不同医院及国内其他医院横向比较,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

3.1 感染现患率分析

现患率调查实查率3年均为100%,符合调查要求。本次调查感染现患例次率:35.05%,同比上升近4%;其中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为0.32%;医院感染部位是手术浅表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85%,高于日常监测数据。其中2016年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与2016年同地区同级医院现患率调查(三师某医院0.83%、二师某医院0.44%、六师某医院2.84%、七师某医院0.6%)结果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与全国其他地区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均处于低水平。与我院没有院感高发科室ICU、普通科室危重症病人少、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少、侵入性操作项目不多有关[7];社区感染现患例次率调查结果同比上升4.73%,社区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0.19%(65/108)。2008年版《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要求医院感染现患率≤10%,本次调查我院现患率未超标。

3.2 感染科室分布

本次调查儿科,内科,妇产科,其中感染现患率最高的为儿科,其次为其次是内科、外科,妇产科最少,医院感染主要为外科、妇产科,其次为儿科、内科。感染构成比三年无统计学差异。我院儿科社区感染率高而医院感染率低,与国内报导相符[7]。国内各地调查显示[8]ICU、血液科、神经外科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我院暂无ICU、血液科并于内科,神经外科并于外科,结果与各地调查相符。

3.3 微生物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分离出的细菌G+占71.43%,G-占28.57%,主要都是社区感染分离出的病原体,社区感染耐药菌株1株,占检出病原体的14.29%,提示医院内的消毒隔离工作和手卫生不容忽视,措施要到位,提高执行力和依从性才能切断院内交叉传播。本次调查院内感染分离细菌为革兰阴性(G-)菌4株,革兰阳性(G+)菌2株,与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网医院上报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显示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G+)菌、真菌[12]数据吻合。

3.4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75%,同比上升1.42%,抗菌药物使用率与2016年同级医院现患率调查(三师某医院35.63%、二师某医院35.24%、六师某医院20.50%、七师某医院11.11%)结果相比处于中间水平。与全国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军队医院166所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2005年至2015年波动在46.98%~36.90%之间[5]比较处于低水平。《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出: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这次调查符合《方案》要求,自2013年第一季度开始监管以来,抗菌药物使用率在逐渐下降,至2013年4月就一直在控制范围内;在联用上,单用占89.61%(69/71),抗菌药物在使用种类上仍然是非限制为主,为82.42%,基本符合使用要求,但还有下降空间。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31.48%(17/54),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率为27.27%(3/11),术前1小时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47%(13/17)。我院Ⅰ类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基本在控制范围内,本次调查结果与每季度调查结果一致,术前30分钟至1小时抗菌药物使用率仍偏低,提示在使用时机上存在缺陷。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1例,术前30分钟至1小时使用抗菌药物头孢呋辛2.25 g,术中未追加,不符合使用要求。

3.5 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

入院以来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标本送检率为:20.56%(22/107),调查当日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标本送检率为:14.08%(10/71),均未达到送检要求的30%,标本送检的阳性率也不高,只有17.50%(7/40),低于日常送检数据。与全国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军队医院166所医院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送检率由2005年的20.58%提高至2015年的49.39%相比[5],本院6个临床科室进行了病原学送检,送检率有逐步提高,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存在送检的时机不合理,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标本送检的指针和时机把握不到位,需要加强督促和培训。

猜你喜欢
患率使用率儿科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2013—2015年某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四川省23家医院2011年6月25日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2012~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