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例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19-05-05 09:45张艳芳杨宜帆殷思诺
广州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心血管危险支架

张艳芳 周 洁 杨宜帆 殷思诺 王 丽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三科(新疆 8320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心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老年人的头号杀手,为探讨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及术后1年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情况,做好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本研究对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37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造影结果及术后随访中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连续收集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老年(≥65岁)患者。冠心病的诊断是依据(2016年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排除合并有恶性肿瘤、在服用其他抗凝药物及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通过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系统检索并成功收集372例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史、辅助检查、合并用药、合并疾病、冠脉造影结果等临床信息。通过门诊、电话随访患者院外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所有检验均选取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见表1)

372例老年患者根据性别划分为男女2组,男性组215人,女性组157人,2组病变冠状动脉支数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不稳定性心绞痛[96(44.7%)vs 91(58%),P=0.011]、右冠病变[151(70.2%)vs 127(80.9%),P=0.019]、糖尿病[58(27%)vs 58(36.9%),P=0.04]、高血压[117(54.4%)vs 117(72.6%),P<0.001]比例均高于男性组,年龄(71.93±4.35 vs 71.54±3.86,P=0.048)、AMI[109(50.7%)vs 51(33.1%),P=0.001]、吸烟[103(47.9%)vs 11(7%),P<0.001]比例均低于男性组,女性组胆固醇(3.87±0.81 vs 4.34±1.01,P<0.001)、甘油三酯(1.20±0.55 vs 1.61±0.90,P<0.001)、低密度脂蛋白水平(2.39±0.70 vs 2.62±0.85,P=0.038)、脂蛋白a(239.73±332.58 vs 313.19±367.45,P=0.020)、TSH(1.83±1.39 vs 5.28±32.25,P=0.032)均高于男性组,血肌酐水平(79.48±22.36 vs 64.47±15.05,P=0.022)低于男性组。

表1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注:SAP:稳定性心绞痛;AMI:急性心肌梗死;UA:不稳定性心绞痛;LAD:前降支;LM:左主干;RCA:右冠;LC:回旋支;BMI:体质指数;TSH:促甲状腺激素

表2两组患者PCI术后12个月临床随访结果比较[n(%)]

MACE: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年随访预后比较(见表2)

两组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全因死亡、卒中、IV级心力衰竭、再次接受PCI、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支架内再狭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中国冠心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 网络申报数据, 2016年全国介入治疗病例增长较快[1]。Framingham研究明确了冠心病的多种危险因素,虽然女性与男性有共同的冠心病的经典危险因素,但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性别 (男性多于女性)、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家族史[2],本研究发现女性组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病率较高,这和卜海伟等[3]观察的女性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于男性结果一致,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性别有不同的性染色体遗传方式,X、Y 染色体携带的代谢性疾病基因、DNA 和组蛋白的修饰、性激素变化三者共同作用决定了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的差别[4]。有文献报道,女性患病年龄晚于男性7.5~10岁[5],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组年龄高于女性组,可能由于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一个重要原因是女性在绝经后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大量研究已表明, 女性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内源性雌激素的变化密切相关[6]。吸烟对冠状动脉的影响,烟草中存在许多有害成分如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种自由基,可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小板聚集,促进儿茶酚胺释放,造成动脉痉挛,增加心肌氧耗。本研究显示男性吸烟的比例显著均高于女性,所以对男性患者要加强戒烟的教育。

既往有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匹配的冠心病患者,女性冠状动脉病变较男性轻[7]。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受累情况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与入选病例均为老年患者有关,特别是女性患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比例均明显高于男性组。此外,据文献报道:绝经前女性可能因为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冠脉病变程度较男性轻,以单支病变为主,而绝经后的老年女性患者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冠脉病变急速加重,与老年男性冠状动脉病变相比无差异。

本资料研究显示女性患者合并症较多,多种危险因素共存。但经过一年的短期随访,两组之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比例无显著差异。Hess等[8]研究同样发现性别不是影响AC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本研究结果相近。

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尚需扩大样本量继续随访。总之,本研究发现女性组MACE发生率与男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高血压病、高血糖、血脂异常等代谢性危险因素患病率较高。因此,临床医师应关注不同性别患者临床特征,规范控制危险因素,积极做好二级预防。

猜你喜欢
心血管危险支架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喝水也会有危险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拥挤的危险(三)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