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L教学法在物理治疗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应用

2019-05-05 09:45苏丹铌徐季阳黄诗格汤晓青李园怡鲁湘鄂
广州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治疗学资源库康复

苏丹铌 徐季阳 黄诗格 庄 杰 汤晓青 李园怡 鲁湘鄂 赵 杰, 2

1 广东药科大学 (广州 510000)2 广东省光与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510000)

基于团队自主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的教学法由美国Oklahoma 大学的Larry Michaelsen教授等于2002 年正式提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近年来TBL在临床医学如妇产科学、口腔学、病理学等多门课程都有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而在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中,文献报道较少[2]。

我国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育历经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本科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但由于康复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经过数十年沉淀和发展的临床医学学科不同,康复治疗学专业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方面仍比较薄弱,资源共享率低,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建设有教学素材价值、高质量的实践教学资源库,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 4]。目前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7门专业课中,只有康复功能评定学有配套的实训视频指导,其余课程均缺乏系统的案例资源和规范的操作指导视频,如何加快康复治疗学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从2014年起,我们采用TBL教学法来建设物理治疗学实践教学资源库,并将该资源库共享用于教学和学生学习,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四年制2013级和2014级各60名学生,分别作为传统教学组和试验教学组,两组学生性别构成、年龄、第一学年(学习物理治疗学课程前)绩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n=60

1.2 研究方法

两组理论课、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完全一致,并由相同老师授课和考核。负责考核的老师对此研究不知情。

1.2.1 传统教学方法 分为教师示教和学生练习两个环节,教师操作示范并讲解各项技术的基本要领及注意事项,然后由学生认真完成每一项技术的演练,老师指导、答疑和纠错。

1.2.2 试验教学方法 如1.2.1教学后,老师将每个章节划分为8~12个知识模块(除牵引疗法划为4个模块外),学生分成相应组数,每组选择一个模块,采用TBL教学法进行多媒体创作、采编拍摄、文字撰写和图文整合、剪辑视频[1]。在下次实践课前,播放视频,全班同学讨论点评视频亮点和缺陷,老师总结,各组课后再修改、优化视频,提交作为教学资源库素材,全班同学共享。如此完成全部章节的教学。

1.3 评价方法

1.3.1 实践技能考核 按照教学大纲和实训操作指导书拟定试题库。学期末进行考试,由学生在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每份试题包含4道操作题(1道题/章,25分/题),一人扮演患者,一人扮演治疗师,教师根据评分细则对治疗师的操作评分。

1.3.2 理论考试 老师根据教学大纲拟定试卷,包括单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掌握程度、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及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满分为100分,学期末进行集中笔试。

1.3.3 满意度调查[5-7]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对理论知识熟悉度、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沟通能力、临床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意识7方面的影响。评分标准分为5个级别,满分5分表示“非常有益”,4分表示“比较有益”,3分表示“一般”,2分表示“影响较小”,1分表示“完全没有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践技能考核结果

在牵引疗法这个项目上,两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1个项目,试验教学组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见表2。

表2学生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n=20

2.2 学生理论考核结果

试验教学组理论成绩为(88.00±3.27)分,传统教学组的理论成绩为(82.45±5.59)分,试验教学组理论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P<0.01)。

2.3 满意度调查结果

试验教学组在理论知识掌握度、操作技能掌握度、综合分析能力三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与传统教学组(P<0.01),并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和沟通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P<0.05),见表3。

表3学生满意度调查 n=60

3 讨 论

物理治疗学是一门核心专业技能课,内容广,治疗手法繁多不宜掌握,也是多数同学觉得最难学习的一门课程[8]。在前几轮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采用老师示范、学生操作的传统方式教学,学生难以在有限的学时数内完全掌握操作技能和要点,“学后即丢”的状况较为普遍[9]。临床医学许多学科利用资源库进行教学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线索,但物理治疗学多媒体素材库匮乏、标准化的教学案例有限,网络收集到的零散素材制作水平良莠不齐,对教学缺乏支持,可用性较差。鉴于此情况,我们提出利用学生资源来参与建设教学资源库的思路,学生组成团队按照TBL环节制作视频或图片,积累2~4届学生作品作为康复治疗学教学资源库素材,可以大大加快资源库建设的速度。

本研究结果发现,试验教学组实践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总体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对教学的满意度更高,表明以TBL模式参与建设教学资源库的方式进行教学,能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能。我们认为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①每个章节,尽管每组同学只拍摄一个模块,但通过讨论、点评过程,尤其是对视频错误之处进行分析,能促进同学们思考、触类旁通,强化对规范操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趣味性。②在完成创作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演练,积极思考各种操作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知识点或操作技巧的掌握,有效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相互促进与融合。③有些章节(PNF技术、平衡协调训练)需要到临床采集资料,学生带着“任务”去接触病例,对患者的康复诉求更清楚,对治疗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程序、注意事项以及患者治疗前、后主观感觉的描述等内容都有更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提高综合分析能力[10-11]。④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换位思考体会患者情绪,才能沟通自如得体,能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⑤教师将资源库素材共享给学生,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复习巩固时观看的材料,直观生动,能增加学生的理解程度,全方位提高教学效果。资源库也为新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减少备课压力。

通过前期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本研究亦有局限之处,主要表现在:①制作视频包含设计拍摄内容、剧本编辑、实际拍摄、后期剪辑和配音解说、反复修改等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时间的客观紧缺性会导致有些同学主动积极性不够。②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拍摄器材,大多数采用手机拍摄,有些组别提交的视频质量差,不符合教学要求,这类视频还需要经过2015级、2016级同学的修改才能成为满足条件的视频。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质量工程建设,仅仅依靠专职教师往往显得力量单薄,建设周期长[12]。采用TBL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建设教学资源库,能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省时省力,该方法切实可行,值得康复治疗学其它课程借鉴。对于如何优化实施以及丰富资源库的内容(如图片库、动画库、文献库的建设),我们也将作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治疗学资源库康复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