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2019-05-20 02:58房玉梅
黑河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倾听习惯培养能力数学课堂

房玉梅

[摘要]倾听是一把金钥匙,它能打开学生广阔的交流空间。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技能,可以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评价,弥补学生考虑问题的不足;学会倾听可以使学生萌发灵感,触类旁通,闪烁出智慧的火花;学会倾听可以让学生展现真实的自我,倾听的良好习惯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好处,对人的综合素养的提高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能力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由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语言表扬、积分鼓励、发小粘贴等方法鼓励学生多发言。一年级的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我约束能力差、思维跳跃性大,由于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形式以及同学回答的问题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很难做到专注地倾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再从另一角度上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几乎忽略了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在课堂中学生只有表达能力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课堂上应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倾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做到多思考、多讨论,对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有用的,而且能有效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最终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发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倾听能力是由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和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构成的。具体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能力和组合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培养他们认真倾听的习惯呢?

一、 清楚認识到倾听的重要性

我认为倾听是一把金钥匙,它能打开学生广阔的交流空间,让学生学会倾听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技能。学生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会对人的综合素养的提高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有关资料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认真地倾听教师讲课、同学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开启思维的火花。

倾听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来说将是一种难得的财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不能深刻理解倾听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引导。例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通过传话游戏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知道会倾听的重要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越来越丰富,理解能力越来越强,他们会逐渐理解倾听的重要性,学会有目的地去倾听,从而把倾听当成一种习惯。

二、教会学生学会倾听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倾听呢?一年级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让学生学会倾听,即倾听时要做到:一要专心。无论听同学发言还是教师讲课,都要听清发言人或教师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比如:一年级上学期伊始,我就要求学生无论是在听教师讲课还是学生发言时,都要用眼睛看着书,心里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到神情专一。二要细心。当发现别人的发言有错误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的想法。三要有耐心。教师讲课或学生发言时,不随便插话,要等教师讲课或别人的发言结束后,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一年级数学课上在做开火车口算时,如果学生做对了,其他同学就用“ok”的手势表示,如果做错了就用两个手指做个x的手势表示,经过教师的同意,再进行纠错。四要虚心。回答问题时,如果别人提出了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改自己的观点,如果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可以有礼貌地提出质疑;五要用心。在听取别人意见时也不能盲目跟从,要有选择地接受,比如,在教学一年级“前后”这个概念时,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前面是谁?自己的后面是谁?联系生活实际,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用心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要认真倾听,而且对学生倾听的姿势也给予认真指导。比如:听同学发言时,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一致,便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身体动作最能反映一个学生是否在认真倾听,学生渐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教师可以一目了然地观察到学生是否在认真倾听,及时地得到反馈信息,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三、引导学生乐于倾听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逐渐变成以合作交流、探索为主线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过程是思维碰撞的过程,不经意间就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看法,也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解法,还可能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想法。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虽然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但是时间久了他们明白认真倾听的益处,认真倾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且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听课是不可能的。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要不断地运用新颖的、有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活动。比如:一年级的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小学生感兴趣的的卡通形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的认真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教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发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样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能为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榜样,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倾听。对于一年级学生,教师经常会用到对口令的形式:老师说“大眼睛”,学生答“看老师”“一二三——请坐好”“小眼睛—看黑板”“小腰——挺直”等,这些口令对于一年级孩子是必不可少的。

四、激励学生学会认真倾听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表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人去拼搏、去努力,很大程度上是想赢得他人和社会的赞许和重视。所以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时,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比如:“会倾听的孩子,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有认真倾听,你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你把别的同学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你听的可真仔细。”“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发现了,你有着一双神奇的耳朵。”等语言。当然,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学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更快地进步。当学生听到你的表扬时,他会更努力地表现自己,长期坚持从正面评价学生,有利于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除了教师的评价,还有同学间的评价和自我评价,我相信,通过长期坚持,学生肯定能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教师经常对我们说这样一句话:“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不难看出习惯的力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将会受益终身,而认真“倾听”这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会是学生长大以后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会倾听可以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评价,弥补学生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学会倾听可以使学生萌发灵感,触类旁通,闪烁智慧的火花;学会倾听可以让学生展现真实的自我。学会倾听,能让学生课堂轻松活跃,但面对大班额教学任务重的情况,难免顾此失彼。要想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如果只是利用课堂时间,教学任务很难保证完成,如何取得一个平衡,应该是每一个一年级数学教学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正涛.倾听着的教育——轮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7).

[2]吴长军.浅谈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J]读书文摘,2016,(25).

[3]刘新东.浅谈低年级语文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J]读书文摘,2017,(23).

(责任编辑 陈始雨)

猜你喜欢
倾听习惯培养能力数学课堂
“双减”背景下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幼儿倾听能力与倾听习惯的培养
用心唤醒孩子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