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思维图带领学生进入语文深度学习的境界

2019-06-18 01:29庞锡兰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语文

【摘要】本文论述思维图和深度学习的联系性,提出运用思维图引导学生进入语文深度学习的策略:在预习中运用思维图进行概括性的了解或深入预习,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图深化关键知识点的学习,复习中运用思维图建立起知识体系,运用思维图组织有深度的合作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 小学语文 思维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A-0035-03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在1976年基于学生的阅读试验提出的,与浅层学习(surface learning)相对应。自2006年Geoffrey Hinton和他的学生Ruslan Salakhutdinov在顶尖学术刊物《科学》上发表了一篇有关机器学习的文章后,开启了深度学习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探索之路。我国相关学者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及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长期以来,语文教育被人诟病“耗时、低效”,与教学停留在浅层学习阶段有一定关系。那如何带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境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呢?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刘濯源提出了学科思维导图概念,并通过试验实践系统提升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效能。受此启发,我校课题组尝试在语文教学中绘制思维图,使语文学习思维趋于可视化,带领学生进入语文深度学习的境界。

一、思维图概念的提出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巴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了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又称“脑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进行思考的輔助工具。思维地图主要是利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构造和分类,是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思维图”概念则始于MS-EEPO有效教育创始人孟照彬,它包括思维导图、逻辑框架图在内的可以反映人类思维可视化成果的各种图表。根据思维图的样式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

一是以思维导图为主的“中心—四周”模式的辐射性图像式思维工具,常见的有树状结构图、鱼状结构图、气泡图等。

二是以逻辑框架体系为主的“线性”模式图像式思维工具,常见的有逻辑框架图、线性结构图等。

三是表现特定关系的其他图像式思维工具,如蜘蛛图、饼状图等。

二、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

安富海教授认为,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为:识记(knowledge)、理解(comprehension)、应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评价(evaluation)。浅层学习的认知水平停留在“知道、理解”这两个层次,主要是知识的简单描述、记忆或复制,而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也就是说,浅层学习中,学习者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对书本知识和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记忆和复制,但是对其中内容却不求甚解,这种学习程度使学生在课后不久就很容易遗忘所学知识;深层学习中,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解决问题。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听说的训练,而得到说的训练的学生也占极低比例。根据孟照彬的研究,学生单纯看的学习效果是20%;教师讲、学生听看,学习效率只有30%。而现实中,大多数学生在语文课上的学习基本局限于听和看,呈现的是低阶思维学习状态,所以效率非常低下。从语文测试的得分情况来看,学生对于侧重记忆的拼音、字词方面的考核得分率较高,一般能拿到这类题目所占分数的80%~90%以上;而在阅读理解、综合运用、作文方面,得分率明显下降,一般徘徊在60%~70%之间,很难有突破。有的学校为了扭转这个局面,搞题海战术、搞猜题、搞抄背范文,靠的也是低阶思维中的记忆策略。总的说来,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没有认识到语文其实也是极具思维性的学科这一点,因而常常采用低阶思维策略,导致教学成效不够理想。

三、运用思维图带领学生进入语文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选择语文学科适用的思维图

思维图的样式非常丰富,但不一定都适合语文学科使用。语文教学中,应根据语文学习的材料来选择相应的思维图,才不至于使思维图沦为不实用的花架子。那么,究竟哪些样式的思维图适用于语文学科呢?

从语文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来讲,语文是极具发散思维的学科,具有辐射性特点的思维导图,如气泡图、树状图和鱼状图都适合使用,其中,最简便易行的是气泡图。另一方面,语言文字的组织又极具逻辑思维的严谨性,从这个角度来说,体现逻辑关系的逻辑框架图、线性结构图及各种图表也经常使用到。

(二)思维图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实践

有研究者认为,思维图有利于学习计划的制订,有利于学习思路的整理,有利于知识框架的构建。鉴于此,笔者认为,恰当地运用思维图,有助于带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境界。

1.在预习中的运用

在预习的时候,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图进行生字学习和课文脉络的梳理,旨在使预习深入,帮助学生总体把握新课内容。例如,低年级学生对难点生字词进行预习时,采用气泡图能加深他们对生字词含义与实际应用的理解。又如中高年级学习《翠鸟》一课时,采用逻辑框架图能促进学生更快、更清晰地理清课文的脉络。

2.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课堂教学中,思维图主要用于对关键知识点的深化。例如阅读教学中重点段落的学习,作文指导中写作思路的厘清。

(1)阅读教学

教学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吹泡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文中是怎样把吹泡泡写具体的,笔者让学生绘制以流程图为主干的思维图,学生对文章的思路与重点一下子了然于心,加深了阅读理解,提升了教学成效。

(2)作文指导

作文是一项极具思维性的技能,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它一方面讲究个性,需要作者从丰富的素材中选取最新颖或自己最善于表达的点,且善于让素材与素材之间建立联系;另一方面它的布局谋篇讲究逻辑,需要作者有严谨的思维习惯。思维图恰恰能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下面笔者围绕“找素材——构思——写具体”这几个步骤,对思维图在作文指导中的实际应用加以说明。

第一,作文需要有素材,通常素材是围绕主题来找,可以先扩张素材范围再筛选素材。例如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当明确了要写谁之后,就要找出写这个人相关的什么事情。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指导学生写一写这个人的基本情况。

第二,指导构思,建立框架。作文定了主题、找到素材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建立起写作框架。这时,教师可以根据作文的文体特征和题材特点来选用相应的思维图体式。例如,以上这道作文题是写人的记叙文,而写人的记叙文一般都采用以事表人的写作方法,因此,可采用以流程图为主干框架的思维图。

第三,指导写具体。建立作文的主体框架(一级框架)后,如要将作文写生动写具体,还必须考虑细节,即在一级框架基础上延伸出二级、三级等更微观的细节框架,然后根据细节框架尽量深化每一个细节,这时利用思维图可进一步推动写作构思往纵深发展。

3.在课后复习中的运用

学完一课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图来整理每课的学习笔记。同样,学习一个单元之后,也可以用思维图来整理每单元的学习要点。这样做实际上也是对学生分类归纳知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系。

例如,学习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华文化”的内容之后,为了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笔者让学生采用气泡图对每个主题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也可以根据文章特点——题材和体裁决定选用合适的思维图。

4.在学生合作学习中的运用

进入新课改之后,语文学科的课程也如其他课程一样,慢慢地由研究教师的教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当前,合作学习是教学中的常态,可是看似热闹的合作学习到底有多少效果呢?开放性的、辐射性的思维图的使用,可以让学生从面上的说进入高阶思考状态。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詹天佑》这一课,笔者让学生分组抓住关键词“杰出”和“爱国”来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通过各小组补充绘气泡图,很快就可以直观地体会到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杰出才华。

思维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它的介入,可以使语文课堂有效地从动态转入静态,而且从单向的封闭的学习状态转变为多向度的开放性的学习状态,从而促使语文学习进入到高阶思维的深度学习境界。

作者简介:庞锡兰(1971— ),女,汉族,广西玉林人,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于玉林市玉州区东环小学万昌校区(旺瑶小学)任教,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曾荣获玉林市优秀教师、玉林市教育科研先進个人、玉林市玉州区“十佳教师”等称号。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小学语文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