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作文”走向“习作教学一体化”

2019-06-22 01:23彭辉鳌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古诗文习作

彭辉鳌

什么是作文?老师们可能会说:“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把心中想的、嘴上说的写在纸上。”这样说来,作文不是变得如此简单吗?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作文很难达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难以实现课标提出的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目标。出现这种怪象的原因何在?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师缺乏对习作教学目标的全新理解,缺少对写作过程、写作心理、写作规律的探究,更缺少对有效的写作教学途径、教学策略的探究和总结。

为了实现课标提出的习作教学目标,我们大胆提出了“生活作文”概念,并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一、“生活作文”的提出及训练序列

生活作文是把习作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体验、感悟和表达,在生活中练习写作文,让习作教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问题缘由

我们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教材都是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将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联系生活来自由表达,注重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努力体现习作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实现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所以,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能写成什么样的文章。

小学低年级主要从事游戏活动、人际交往活动和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提取信息、交流信息和初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在提取、交流和初步表达中,实现把话说清楚、把句子写明白,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从无意注意逐步发展为有意注意。在这个阶段,他们主要从事生活观察、人际交往、生活劳动和初步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指导学生观察和记叙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加强习作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在生活领域、自然领域和学科领域中收集信息、概括信息、交流信息,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除了系统地学习书本知识外,还会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比如社会实践活动、校外调查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与人交往、交流,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提取信息、交流信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促进语言的发展。

2.训练序列

在教学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构建了“习作教学生活化序列训练体系”,其经线是学生的生活主题,即学生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课堂生活、校外生活等,其纬线是3~6年级的写作训练点。我们将习作训练的经线与纬线融为一体,设计出了相应的训练体系。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例,其训练体系如下表。

通过这样的生活主题与写作训练点的有机融合,学生能够将“特点鲜明的表象”与“准确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使他们的思维初步具有针对性、逻辑性、灵活性和独创性,进而发展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和深刻性,发展其语言的连贯性、流畅性和獨创性。

二、“习作教学一体化”的内涵及板块内容

“习作教学一体化”是在上文提到的“写作生活化”基础上的又一次提升。近年来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母语教育特点,在新课程视野下,将习作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扩展到学习和运用的各个领域,提出并建构了“习作教学一体化”教学策略,整体构建习作教学的板块内容,以期更好地促进母语教育,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

1.“习作教学一体化”的内涵

“习作教学一体化”是指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观察,校内外学习与实践、社会交往与感悟、传统节日与习俗、古诗文诵读与改写、儿童的想象世界等内容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在一种网状的、多维的真实或拟真情境中练习写作。

整合学习资源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实生活处处是学习语文之地,时时是学习语文之时。“习作教学一体化”着力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倡导“立足课堂、超越课堂,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立足生活、超越生活”的习作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一种“立体化”的写作训练。“超越课堂”强调“在优化习作课堂教学环节,提高习作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习作练习时空,体现的是“习作练习一体化”。“超越教材”强调“调整或改编教材中的习作内容”,挖掘有利于学生“自我表达”“吐露真情”的习作素材,让习作成为学生想写、愿写的一种乐趣,追求的是“习作情境的一体化”。“超越生活”强调“生活小天地,习作大课堂”,强调生活即习作,加强习作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还要拓展学生练习习作的领域,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触及学生的心灵,让一切资源都能成为学生的习作素材,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彰显“习作内容一体化”。

超越的目的就是要努力实现儿童生命的回归、写作本质的回归、母语教育的回归;超越的过程是教师超越传统、超越教本、超越自我的过程。实现“习作教学一体化”,对教师而言,关键要从“教教材”中走出来,在习作目标(课标中的总目标和年段目标)的统领下,构建起习作目标训练体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习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将积累的碎片化知识加以内化,将观察、阅读获得的信息加以组织运用,将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进行真情表达,实现语言的自主建构,彰显母语的魅力。

2.“习作教学一体化”的板块内容

人是万物之灵、天地的核心。语言作为来自心灵的声音,作为源于生命的表达,其学习与运用必须与生命成长融为一体,与心灵沟通融为一体。可见,生命成长、心灵沟通,呼吁习作教学实现一体化。

从习作的社会功能来看,习作是反映学生多彩的生活经历、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的有力武器,是学生运用语言、发展思维、驰骋想象、体现生命历程的记载。所以,实现“习作教学一体化”有利于母语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实现语言的建构与发展、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习作教学一体化”是将学生练习写作的各个相对独立的板块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发挥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功能。其板块内容包括传统节日、日常观察、地方名人、身边故事、学习活动、古诗文化、社会实践和想象世界,各个板块设置的习作训练内涵陈述如下。

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文化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形成过程、有关传统节日的传说、节日习俗,有利于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教育。将传统节日纳入习作教学范畴,能够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习作水平,结合传统节日的到来,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民族习俗,組织学生参与活动,体验节日带来的快乐与幸福,感受传统节日文化,进而指导学生练习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日常观察:学生每天都置身于社会生活之中,日月星辰、风霜雨雪、江河湖泊、花草树木、街头巷陌、超市公园,加之报刊、电视、网络中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最生动、最形象、最有活力的生活素材都可以作为习作教学课程的资源。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并记录观察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让习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适时、适当指导学生练习写观察作文,以发展学生的语言。

地方名人:地方名人彰显了一个地域的精神力量,是一个地方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典范与榜样,是一个地域文化中的瑰宝,更是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的好教材。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读名人故事、讲名人事迹、写名人感悟、了解身边名人、走近身边名人、学习身边名人,立志做新时代的好少年。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更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实现“习作育人”的目的。

身边故事:引导学生回忆家人的关爱,寻找父母之情、家人之情;回忆同伴的帮助,寻找同学之情、朋友之情;回忆教师的教导,寻找师生情谊、教诲情谊;回忆别人不经意的一次服务,寻找社会中的关爱之情……引导学生从家庭到校园,进而走向社会,把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写出来,既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能引导学生感恩家庭、感恩朋友、感恩社会。

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无时无刻不在伴随学生的成长,无论是课内文化课程的学习,还是课程辅助活动、校园里的文体活动、同伴间的游戏活动,都是学生练习写作的源头活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习作资源,指导学生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学习感悟和学习收获,在写与思的过程中,实现学科间共融、课内外贯通的目的,把习作这座独木桥引向学习语文的广阔田野,体现大语文观的教育理念。

古诗文化:小学语文统编本教材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小学1~6年级12册教材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目的是通过古诗文教学,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于古诗文语言精美凝练,意境深邃,所以,诵读、积累古诗文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在中高年级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在学生诵读、积累古诗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古诗文进行改写、续写、扩写,以及在写作中对古诗文“活用”,让古诗文教学直接服务于习作教学。

社会实践:一切学习都是为了社会实践,练习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应创设语用情境,引导学生在一种真实或拟真实的情境中练习写作,实现习作教学的过程优化,实现乐写。如利用“亲情聊天室”,指导学生给外地的亲人编写微信,练习写微博;组织开展班级或校级联谊活动,指导学生写活动方案;结合本地开展节约用水、用电,消除环境污染源、消灭生活中的错别字等一系列社会调查,指导学生撰写相应的调查报告。引导学生真心参与、真情投入,最终写出真实作文,让习作成为学生社会生活的真情流露。

想象世界: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而思维与想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语文教学要运用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连贯性和创新性。指导学生练习编写童话故事,写理想类作文以及科幻文章,有利于学生想象和思维的同步发展。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适时练习想象作文,促进思维和语言的发展。

“习作教学一体化”将学生练习写作延伸到学生成长的各个层面,既能为学生拓展习作之源,更能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切实的感受和体验,唤醒学生的注意力、感受力、观察力、认知力和想象力,而且遵循儿童语言发展中的“文化本原律”和“酬勤律”,即语言的生命力根植于文化,依赖于文化而生存。词语的积累、语感的习得离不开反复练习。“习作教学一体化”既贴近儿童的语言和生活实际,又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语境,更注重语言的积累与实践,从而实现学生语言的建构与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溪县教育研究进修

学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古诗文习作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传统节日礼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