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情感

2019-06-27 00:18汪国庆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情感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语文是富有情感韵味的人文科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启迪心智、怡人心境的情感漫游过程。情感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乃至一生都很重要,情感是孩子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形成的基础与动力,孩子的许多行为就是建立在情感态度的基础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笔者认为,在教学的各方面都要对学生注入情感的培养,去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并持之以恒,用信念和行动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种。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乎先情”。情感使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心理反应,良好的情感,能使人心情舒适,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能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学生有了对学习的热爱,就会主动探索新知。语文教学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打开学生的心扉,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呢?

一、 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

教师通过与学生沟通,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对于教师的要求,学生就容易接受,而师生情感冷漠,即使教师的有合理的期望也会被学生拒绝,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多与学生沟通,例如,课前三分钟演讲,不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而且教师可以从中捕捉到学生的信息,从而加强生生间、师生间的沟通。

二、 挖掘教材情感

每篇文章,文章中的一个字,甚至是每一个标点符号,都饱含这作者丰富的情感。教材中的内容有歌颂祖国山河流川的;赞美英雄人物的,说明道理的,介绍天文地理的,应有尽有,极富感染力,学习这些不仅能使小学生体会到语文的功能而且也能全面的去认识世界。例如学习《落花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等文,可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毛主席在花山》等文,学生可以体会到英雄人物的献身精神,伟大领袖的崇高精神。为学生的高级情感打下坚实基础,从而培養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

三、 创设情境导入

“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的能力是浅显的,这就需要教师把这些精致的文字唤醒,创设情境,启迪他们的情感世界。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颐和园》,知道它是一座古代保存较完整的皇家园林,在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中,还有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是圆明园,但是它已经不复存在了,在186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将它毁灭了,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中华民族遭受的那段屈辱的历史。”在我深情的语言情境下,学生会怀着一种对祖国的热爱的情感去了解历史,唤醒了他们的责任感。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例如,创设问题情境都要紧扣教材,使小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 运用多媒体激发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渐渐被淘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音机、图片、光盘等多种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学变得生动,感染力强,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例如:学习《七律、七征》一课时我先播放了电视机《长征》的片头给他们看,片中雄浑的歌声,悲壮的画面,立刻把大家带入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理解“铁索寒”这句时,观看了《飞夺泸定桥》的片段,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浴血攀链的红军勇士令孩子们揪心不已,感同身受。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融入教学,激发了他们的情感。

五、 利用课本剧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参与其中,就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投入,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学生演课本剧,在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表演,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自然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又给了他们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锻炼他们的语言和表达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对课文中的情感体验有显著效果,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五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以及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者从中感悟到的爱。我在教学时,学生在读透课文后,我设计了一个课本剧,让孩子们把父母、孩子搬到课堂,通过演,学生对课文内容了然于胸,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父母评价中饱含的爱。

六、 合理想象,升华情感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我们要抓住文章中抒发情感强烈处,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想象动人的画面,让学生设身处地体验人物的情感,如,在教学《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时,为了加深并且拓展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品味课文的基础上,我还有意让学生想象:如果你长大后,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会如何面对失败?通过想象、交流、学生对“条条道路通罗马”这一道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七、 作文教学培养情感

我们应通过多样渠道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丰富他们健康的情感例如要求学生写随笔,及时把生活中的各种感受记在本上,时间久了,学生就会逐渐具备较丰富的情感,他们会关注生活,积累感受,并能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应珍惜课内作文前的指导,适时引导学生,结合作文要求,寻找生活中类似的感受进行想象,帮助他们培养写作情感。

总之,语文教学渗透着强烈的情感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情感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使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时祖国的语言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各种教学形成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并寓德育于情感教学中,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微.小学语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研究[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5).

[2]吕月青.关于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3]冯铁侠.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4(3).

[4]奥永峰,杨华.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J].中学语文,2011(12).

作者简介:

汪国庆,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罗碾小学。

猜你喜欢
情感小学语文教学
情感
台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