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男幼师积极人格特质的对策探究

2019-07-03 03:49王欣荣
好家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幼教幼师职业

文 王欣荣

2010年,江苏省为了提升幼教师资力量,切实平衡师资性别结构,启动了免费男幼师培养计划。我校于2013年开始获得招收培养免费男幼师的资格。男幼儿教师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早已被证实。随着全省学前教育的大跨步发展以及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的男教师加入幼教队伍已经成了大势所趋。男幼师较之女幼师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在准男幼师的培养过程中,却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大环境下压力重重的男幼师身上凸显的悲观人格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培养男幼师积极的人格特质。

一、案例呈现

大山(化名)同学于2016年9月考入盐城幼专,加入免费男幼师的队伍中。尽管报考之前,家长已经和他沟通了专业选择和未来前景,并且给了他自主选择的权利,但初入学校时,大山同学依然对学前教育专业以及“男幼师”的概念懵懵懂懂,不甚理解。很快,他被应接不暇的专业课和技能训练忙昏了头。还没到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大山便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产生了质疑,质疑男生选择幼师的合理性。这种质疑使得原本就不乐观的他如蔫了的黄瓜一般,提不起热情上课。

这种迟疑在男生中并不少见,在老师和家长的劝说和教育下,也许能有阶段性的成效。但到了二年级、三年级,随着高考的来临,看着当初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同学很多顺利考入理想的大学,可以想象很多男幼师生的失落。很多幼师专业的男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焦虑:我签了免费男幼师协议,还可以参加考本吗?我将来到了单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使自己和女幼师不同吗?幼师每月那么低的工资,我能养活自己吗?社会对幼师评价如此之低,我该如何抵抗这种压力?甚至有学生焦虑到问我:“老师,如果是你,你会愿意嫁给一个男幼师吗?”

这种焦虑使得意志力弱的孩子觉得面前有无数座不可逾越的大山,从而打消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原本怀有的对幼儿教育事业的一点情怀。上了三年级以后,男生原本的理科优势渐渐削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学、心理学、大学语文、英语等需要背诵的内容日益增多,男生在文化学习方面逐渐被女生赶超。在多次和大山同学谈心谈话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的我,深深觉得培养积极、阳光、理性的男幼师生,让他们真心认同这个职业,对于整个幼教事业以及男幼师生个人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影响免费男幼师积极人格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来自职业本身的性别约束

尽管有陈鹤琴、张雪门等老一辈幼教人推动了中国的幼教事业的巨大改革,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仍然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许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待业女性,走进幼儿园担任幼儿教师,照顾幼儿起居,甚至在自己普通话都不标准的情况下,给幼儿上语言课。大部分人,包括幼儿园管理者本身,均认为最适合在幼儿园工作的是女性。

我国传统观念普遍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女子无才便是德”,男性负责在外工作挣钱养家,女性则为贤妻良母,在家相夫教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虽然在社会绝大多数领域中已经打破了性别的局限,但照顾陪伴幼儿这种事,依然多为女性从事。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幼儿园俨然清一色的“娘子军”。就连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和日本,男幼师的数量也是屈指可数的,而我们国家幼儿园男教师的比例更低。这种传统观念造成的职业性别约束给男幼师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虽然我校在编班时,将男幼师尽量编在一个班,但一入幼儿园实习,男生就会发现,男老师处境尴尬,往往会被边缘化,这使得准男幼师们极大降低自我的职业认同感,失去职业自信。

(二)来自社会价值取向和舆论压力

传统观念认为中学老师可以胜任小学教育,小学老师可以去带幼儿园,反之则不可行。所以,当小学教师全面本科化的时候,幼儿园只能招聘到大专和中专毕业生,有的幼儿园甚至聘用了许多非师范类且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培训的幼师。这就给社会带来一个导向和误区:任何人都可从事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并无难度。这种教育的倒三角结构对整个教育行业的影响是毁灭性的。试想一下,在幼儿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接触的第一位老师是完全不懂教育的门外汉,他们没有教育情怀,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据调查,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很不稳定,优秀人才流失和流动频繁,园方和教师都没有安全感,幼儿教育基础打不牢,我们的教育怎么会成功?

招聘门槛低带来的结果是员工福利差、社会认可度低。在这种情况下,男性选择从事幼教工作往往要承受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比如他们可能会被嘲笑是“娘娘腔”,更多的社会评价是他们毫无大志,是教育赛程中的淘汰者。所以免费男幼师在还没有走上社会之前,就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不友好甚至敌意。所以,他们的职业压抑感要比女幼师强很多,这种压抑感会驱使他们不断产生换专业、换职业的念头。

(三)来自男幼师本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限制

以我们班(2016级免费男幼师班)为例,进校时男生的平均分高过女生10分左右。他们的优势主要来自理科,他们的理性思维和创造力强过女生。但是进入学前教育学院不到两年时间,他们在文化成绩上被女生全面甩开。原因很简单,学前教育专业的文化课主修科目几乎都是文科。语文、英语、教育学、心理学、《指南》《纲要》、五大领域课程等,需要背诵记忆的内容非常多,在背诵这一方面,男生远远不如女生。案例中的大山同学就是一位记忆能力差、被女生狠狠碾压的典型。

再看技能,盐城幼专是男生和女生分班上舞蹈课的,让男舞蹈老师专门带男幼师,这一点非常人道,事实证明,效果也非常好。男生在舞蹈方面尽显阳刚、力量,很多男孩爱上了舞蹈。但学前教育专业所涉技能众多,弹唱、美术、书法、手工、儿童故事讲述等,女生的细致和耐心,以及天生对于语言的敏感和手工操作的灵活,使得部分男生常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尽管幼儿教育需要男教师,但很多男幼师在教育活动中深感自己的知识结构、技能素质不能很好地展现出来,或者不足以和女幼师抗衡,这也是其产生悲观情绪的原因之一。

三、培养男幼师积极人格特质的对策探究

男幼师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应该成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积极人格,有利于帮助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内驱力,树立职业信心,培养良好的职业认同感。这样的良性循环会使男幼师入职后,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幼教事业中,并对幼儿形成正面影响。因此,关注男幼师这一特殊群体积极人格的培养,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和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培养学前师资的专业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专业宣传,提高社会评价

社会对于男幼师持有积极或者理解支持的态度,会大大加深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职业认同感,使其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这一点,学前专业院校需要做的很多,政府相关部门也应给予大力支持。教育欠发达地区很多人对于幼儿教师的认识还停留在照顾好孩子上,不少地区的家长对幼儿教师的反馈就是,把孩子带好,如果能再教点拼音和算术,那就再好不过了。可见,大多数人对学前教育是不理解的,因此职业院校应加强正面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学习学前教育、理解学前教育;引导公众认识到学前教育工作的价值,提高幼师的职业地位。

可以通过开设专家讲座、公众号宣传、开设社会公开展示课等途径,逐步赢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在招生宣传时,要强调选择有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阳光活泼、有修养的男生加入学前教育团队;政府相关部门应着力提升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幼师待遇,给予男幼师发展空间,支持各园所引进优秀的男生师资力量,并发挥性别优势,让幼教行业能留住这些大男孩们。

(二)优化课程结构,凸显男性优势

由于男女生思维模式有明显的不同,学前教育学院在制定课程设置方案时要灵活、多元,充分考虑男生性别特征。建议除了公共基础课程外,要针对男生理性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增设特色课程,如武术课、轮滑课、跆拳道课、街舞课、球类课、科学实验课、电工电子课、乐高机器人编程课、多媒体制作课等,这既能提高男生兴趣,又能使他们从弹唱、舞蹈、美术、书法等女生擅长的领域跳脱出来,树立自信,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

除此之外,学前教育学院还可以利用校内资源,和其他学院进行选修课的合作。比如,让男生有机会选修校内其他院系开设的课程。以盐城幼专为例,可选修音乐系的声乐课、鲁艺学院的淮剧课、体育专业的体操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英语课、计算机专业的3D设计课等。这样一方面丰富了课程的多样性,激发男生的求知探索欲,另一方面给予了他们一定的选择空间,发挥了男性的优势,让男生能舒展开来,积极成长。

(三)开展多样活动,树立榜样力量

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任俊博士指出,个体的积极发展主要应归因于投身于满意而高兴的活动中并保持乐观主义的心态和以积极的价值观为生活理念。根据这一观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每一位男生能积极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展示才华、树立积极向上的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从2013年招收培养免费男幼师生以来,盐城幼专一直在探寻组织适合男幼师的活动,并陆续取得了一些进展。几年来,我们组织过生龙活虎的足球联赛、轮滑展演,活力四射的健身操、武术表演,独具匠心的读书节、戏剧节系列活动以及以职业规划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主题沙龙等,我们班级还组织了一学期的辩论赛和为期三个月的科学小实验展演活动。参与活动是主动学习的过程,男孩们通过参与活动,挥洒汗水,逐渐培养出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和执着、果敢、创新、幽默的职业素养。

活动促成长,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更能成为后来者前进的榜样。盐城幼专2013级免费男幼师中,有位同学在参加江苏省和全国师范生基本功大赛的过程中,培养了坚定的职业理想,并日渐明晰了职业方向。该生在获得国家和省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后,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给免费男幼师的学弟们带来了前进的力量。

(四)关注职业生涯,建立男幼师之家

2017年年初,笔者加入了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免费男幼师生职业品质精准培养实践研究》小组中。课题小组于2018年下半年参加了在无锡市滨湖区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男幼师专业发展研讨会。两天的会议使我们感受到,男幼师除了要关注个人成长之外,还要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力量强大的集体,才能走得远。回校以后,课题小组积极努力,多方奔走,在学前教育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初步形成了建立“盐城市男幼师之家”的方案。对于男幼师们来说,一个单独属于他们的“家”,将会给他们带来职业归属感。男幼师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压抑等,可以通过“男幼师之家”交流探讨,让他们觉得身为男幼师,并不孤单,有很多兄弟将握起他们的手,陪他一起奋斗,这个“家”的氛围会给摸索前进的男幼师们带来积极的力量。当然,这个组织需要多方支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召开专业研讨、篮球友谊赛、辩论赛等,并组建专家团队,帮助男幼师们在活动中认清自我优势,形成自我风格,提高职业自信,积极面对自己的幼教事业!

直至今日,我们依旧在培养男幼师生优秀职业品质之路上不停探索着,这一路上有欣喜,也有困惑。对于男幼师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是我们走出的一小步,也只是男幼师培养体系中的一小部分,仍然需要更多的专家和有志之士加入我们。

猜你喜欢
幼教幼师职业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男幼师荒
幼教产业复苏在即,2020年CPE中国幼教展 助企业打好翻身仗
CPE中国幼教展365云展会启动,足不出户采购幼教新品
职业写作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我爱的职业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