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2019-07-04 11:14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高龄股骨髋关节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临床骨折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好发于老年群体,多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1]。大部分老年患者会因生理机能下降,出现疾病耐受力严重降低,同时激素水平会直线退化,可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不仅影响骨折愈合效率,还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临床上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主要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由于保守治疗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易引发褥疮、坠积性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导致对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产生一定的限制[2-3]。而手术治疗则可在短时间内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加快骨折愈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本文为探究PFNA与FHR治疗术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将收治的11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取PFNA与FHR治疗术,观察其术后恢复效果,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建议与帮助。现将方案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为74~86岁,平均年龄为(77.13±4.16)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0例;跌落伤17例;摔伤14例;外力击打伤4例;Tronzo-Evans分型:Ⅰ型13例、Ⅱ型20例、Ⅲ型16例、Ⅳ型6例。观察组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为76~85岁,平均年龄为(76.93±5.06)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2例;跌落伤15例、摔伤13例、外力击打伤5例,Tronzo-Evans分型:Ⅰ型16例、Ⅱ型20例为、Ⅲ型14例、Ⅳ型5例。入选患者均为单侧骨折,符合临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标准[4]。排除合并重大器官疾病者、不接受手术治疗者、合并骨髓炎或骨肿瘤者。两组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行FHR术治疗,取患者健侧卧位,在髋关节后外侧行入路。往髋关节后方切口关节囊,截骨股骨颈并取出股骨头,将小粗隆骨折块复位,扩髓股骨近端,并将髓腔注入骨水泥,置入大小合适的股骨侧假体,将假体前倾15°。待骨水泥凝固,结合旋转中心确定股骨颈的合适长度。测量股骨头的取出直径,将大小合适的双动股骨头假体进行安放。复位大粗隆骨折块后使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对关节腔进行冲洗,复位髋关节,检查活动关节前后有无脱位情况。术毕,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1.2.2 观察组 该组患者实施PFNA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取患者仰卧位,引床卧牵,牵引患肢,并闭合复位骨折端。使用C臂机透视,待复位成功,可适当内收患肢,在大粗隆上方划一纵向切口,将导针往大转子最高点置入,经C臂机透视确保导针经大转子最高位(即股骨髓腔内),扩髓循导针,在股骨髓腔内插入主钉,并准确安装瞄准臂与钻头套筒,将导针置入股骨颈内,位于股骨颈的中轴线偏往下方处,并利用C臂机透视核实。沿导针进行扩髓,再将长度合适的螺旋刀片打入。最后再利用C臂机透视确认螺旋刀片的位置后行骨折端加压。通过瞄准器将远端螺钉置入,并拧紧尾帽,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1)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2)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与术后2年随访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肺部感染、关节脱位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等;(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患者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定[5],得分≥90分视为优;得分80~89分视为良,得分70~80分视为中,得分<70分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对比(±s)

images/BZ_98_177_2283_1193_2344.png观察组 150.2±26.7 64.8±7.1 14.8±3.6对照组 153.7±22.9 76.9±6.3 15.7±2.1 t值 0.737 9 9.453 7 1.601 4 P值 >0.05 <0.05 >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以及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0.9%,对照组患者的上述并发症发生率为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例(%)]

2.3 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比

术后6、12、18个月经髋关节Harris评分显示,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比(分,±s)

表3 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比(分,±s)

images/BZ_98_1252_723_2267_784.png观察组 76.8±4.9 83.7±5.1 88.9±7.3对照组 63.1±5.9 70.8±3.6 78.4±6.5 t值 13.247 15.325 7.967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随着近几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发率呈逐年上涨的状态。由于骨折患者需长期卧床休养,期间极易发生褥疮、泌尿系统感染、下肢静脉血栓以及坠积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造成患者生理指标持续下降,临床纠正困难[6-7]。因此,尽早的进行手术治疗,可帮助患者恢复肢体活动,对恢复患者生理机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处于衰退的状态,手术耐受能力较差,给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8-9]。加之骨质疏松还对术后的效果造成影响,导致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存有较高的风险。因此,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患肢恢复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此方面仍是临床积极探寻的一个重要内容[10]。

据有关研究指出,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加重,并且会出现骨内胶原合成与骨矿化程度降低,增加骨脆性,骨韧性则降低。因此,高龄患者骨质在收到外力作用时,极易发生粉碎性骨折,造成手术治疗过程中复位时间较长,且复位效果大多不理想。因此,结合患者骨质疏松程度、生理状况以及骨质质量,为其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十分重要。内固定技术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包绕作用,可防止骨质浪费,强化固定效果[11]。PFNA固定术,是临床近几年研究的一种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在常规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包括了PFN的优势,也具有显著的生物力学特点。该术式具有弯矩小、力臂短以及应力遮挡小等诸多优势,不仅降低股骨头的切割率,同时减少了局部应力集中骨折,形成主钉断裂的情况[12]。且骨质量无减少发生,能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稳定性,促进患者尽早活动,减少并发症。

本文通过研究表明,观察组采取PFNA术治疗,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以及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0.9%,对照组上述并发症发生率则为54.5%;术后6、12、18个月经髋关节Harris评分显示,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两种方法对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采用PFNA术治疗,更能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相较FHR固定效果更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术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缩短卧床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高龄股骨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