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2019-07-04 11:14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硝苯地平缬沙坦收缩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基本特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和生活方式改变,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多发病于中老年人群,本病的血压升高原因不明[1-2],很大程度上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年龄、职业、遗传、地区差异等有关,若不及时治疗控制血压水平,将可能导致心脏、脑血管、肾脏、眼底等靶器官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缬沙坦和硝苯地平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降压药物,越来越多医务人员提出单一的药物降压效果不满意,难以长期稳定患者的血压水平,联合用药成为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主要措施之一。本院将硝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起来应用取得满意疗效,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无靶器官损害,无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排除过敏体质、服药依从性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28例,男69例,女59例,年龄22~82岁,平均(52.3±11.3)岁;病程1~19年,平均(12.3±2.4)年;高血压分级:Ⅰ级31例,Ⅱ级63例,Ⅲ级34例。观察组129例,男72例,女57例,年龄24~80岁,平均(52.6±11.5)岁;病程1~22年,平均(12.6±2.5)年;高血压分级:Ⅰ级30例,Ⅱ级62例,Ⅲ级3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于睡前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次,每日1次,坚持服药3个月。同时给予饮食、运动、心理干预等非药物降压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缬沙坦治疗,初始口服缬沙坦80 mg/次,每日1次,可酌情增减药量,最高不得超过160 mg/次。坚持服药3个月。

1.3 疗效评估

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收缩压下降≥30 mmHg,且头痛、多梦、耳鸣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舒张压下降不足10mmHg,收缩压下降不足30 mmHg,但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接近正常范围,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

1.4 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的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慢性全身性疾病,不及时控制血压可引发冠心病、脑梗死、心力衰竭、肾衰竭等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5]。近年来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升高,长期控制血压水平是预防靶器官损害的主要措施,药物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是如何选择有效的降压药物、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选择给药方式等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比较(mmHg,±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比较(mmHg,±s)

images/BZ_127_213_775_2303_905.png观察组 129 162.9±11.2 120.2±8.5 104.2±9.5 80.3±4.9对照组 128 160.5±12.4 129.5±10.4 103.9±9.8 88.1±5.4 t值 - 1.629 7.852 0.249 12.128 P值 - 0.105 0.000 0.803 0.000

表3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硝苯地平是钙通道拮抗剂,这是临床上常用的降压类药物,其通过抑制钙离子在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跨膜转运,从而抑制钙离子从细胞内释放,不改变血浆钙离子浓度,有效舒张血管,降低血管的外周阻力,预防冠脉痉挛[6-7]。本院对患者应用的是硝苯地平控释片剂型,其能在24 h内均匀释放硝苯地平,以渗透泵原理使得药物以零级速率缓慢均匀的释放,患者每日仅需服药1次,就能平稳的降低血压水平,预防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8]。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其能有效阻碍局部组织或是血液循环的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促进水钠排泄,同时抑制反射性交感激活,减少醛固酮的分泌,进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平稳降低血压水平[9-10]。美国高血压预防、监测、评估和治疗委员会曾经AngⅡ受体Ⅰ拮抗剂列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长期应用缬沙坦治疗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蛋白尿等作用,减少靶器官损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1-12]。

由于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故而单一降压药物并不能对所有患者起效,有研究指出单一降压药物对轻中度高血压的控制率为50%~70%,因此联合用药是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必然选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说明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综上所述,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稳定降低血压水平,预防靶器官损害。

猜你喜欢
硝苯地平缬沙坦收缩压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冠心病的应用效果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