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2019-07-04 11:14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活菌双歧

在临床中轮状病毒性肠炎属于一种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致病原因为轮状病毒感染,秋季和冬季是该病的多发季节,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是该病的多发人群[1]。感染轮状病毒的患儿会表现出发热、呕吐、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腹泻的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会引发患儿出现贫血和营养不良的症状,甚至还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所以该病的临床治疗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2-3]。为了对不同药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现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儿病历单双号,将全部患儿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中,女27例,男33例,年龄为7~24个月,平均年龄为(16.1±1.8)个月,病程为3~7天,平均病程为(4.3±0.6)天,每天腹泻次数为3~10次,平均腹泻次数位(5.1±1.2)次;观察组中,女26例,男34例,年龄为6~24个月,平均年龄为(16.9±2.1)个月,病程为4~7天,平均病程为(4.6±1.1)天,每天腹泻次数位4~10次,平均腹泻次数为(5.5±1.3)次。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和腹泻次数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患儿在入院之后均实施饮食调理、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纠正和补液等常规的治疗,采用葡萄糖酸锌(国药准字H46020030,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70 mg/片)治疗对照组患儿,服用方法为饭后温水冲服,服药剂量为每天服用20 mg。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国药准字S10970105,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1 g/包)治疗观察组患儿,服用方法为中饭和晚饭后的30分钟后口服,每次服用2~4粒,如果患儿症状比较严重,则需要根据医嘱对剂量进行调整[4]。

1.3 观察指标

在进行为期4天的治疗之后,以患儿的临床症状为依据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1)痊愈:患儿的排便次数降低到每天1~2次,且大便性状完全正常,全身症状基本消失;(2)有效:患儿的排便次数有所降低,但是每天仍然超过2次,且大便性状有所改善,全身症状大部分消失;(3)无效:患儿上述指标都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同时,对两组患儿的腹泻、发烧和呕吐等症状的恢复时间进行记录和统计[5-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患儿中,35例痊愈、15例有效、1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儿中,39例痊愈、19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6%;两组患儿在总有效率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儿的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儿的腹泻症状恢复时间为(3.51±1.54)d,发烧症状恢复时间为(3.45±1.36)d,呕吐症状恢复时间为(3.41±1.65)d;观察组患儿的腹泻症状恢复时间为(1.79±0.68)d,发烧症状恢复时间为(1.76±0.78)d,呕吐症状恢复时间为(1.96±1.01)d。两组患儿在症状恢复时间方面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结果

表2 两组患儿的症状恢复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患儿的症状恢复时间比较(d,±s)

images/BZ_134_177_416_2267_478.png对照组 60 3.51±1.54 3.45±1.36 3.41±1.65观察组 60 1.79±0.68 1.76±0.78 1.96±1.01 t值 - 7.513 7.805 5.571 P值 - <0.05 <0.05 <0.05

3 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感染轮状病毒导致的病毒性肠炎在小儿科疾病中的发病率位居第二,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病情发展十分迅速的特点,如果患儿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就会极大地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7]。在小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高达50%的发病率,轮状病毒除了会导致患儿出现肠道内感染,还会引发脱水、水电解质紊乱、呕吐、发热和腹泻等一系列的症状,甚至还会导致患儿出现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等各个系统的病变,所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疗对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具有重要的意义[8-9]。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药物治疗标准为能够抵御肠道病原体、能够配合口服液服用、不会对患儿肠道吸收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不能够被肠道所吸收、高效、口服等[10]。根据这一标准,本次研究采用了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作为一种微生态型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的主要成分为粪肠球菌、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其中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能够对肠道内病菌的繁殖和生长起到有效地阻断作用,进一步修复肠黏膜,并且还能够在肠粘膜外周建立一层有益的微生物膜,不仅能够免疫调节,还能够保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作为一种补锌药物,葡萄糖酸锌能够促进多种锌依赖酶、含锌酶和锌参之间的激活和合成作用,推动机体消化功能的成长发育,并且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提高患儿的机体免疫力[11]。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儿达到了83.3%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儿达到了96.7%的总有效率;对照组患儿的腹泻症状恢复时间为(3.51±1.54)d、发烧症状恢复时间为(3.45±1.36)d、呕吐症状恢复时间为(3.41±1.65)d;观察组患儿的腹泻症状恢复时间为(1.79±0.68)d、发烧症状恢复时间为(1.76±0.78)d、呕吐症状恢复时间为(1.96±1.01)d。两组患儿在总有效率和症状恢复时间方面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罗艳玲[12]在研究中发现,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达到了96.61%的总有效率,单纯使用葡萄糖酸锌治疗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达到了86.44%的总有效率,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显著,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一致。该结果表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双歧活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的方式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活菌双歧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死菌活菌,健康作用不一样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说一说轮状病毒疫苗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亲和人体与非亲和人体双歧杆菌之间的生理特征差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