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分析

2019-07-04 11:14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广泛用于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中,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减少患者的心理和经济压力负担,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但是部分患者由于考虑到手术风险,以及术后康复情况,对手术过于担心,因此大大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仅影响患者手术效果,亦会影响患者手术预后[2]。因此,本文以病例随机对照展开,分析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27~72岁,平均(46.5±4.2)岁。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6~71岁,平均为(48.7±5.9)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且均经CT、MRI检查确诊;(2)符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适应证,且患者均能耐受;(3)能遵医完成有关检查、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或病历资料不全者;(2)近3个月使用其他方法治疗或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者;(3)合并精神异常、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凝血异常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加强患者术前访视,告知患者骨折诱因、手术治疗的目的;加强患者术中及术后护理,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

观察组:联合围术期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术前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患者骨折部位、骨折的性质及疾病压红程度;术前加强患者访视,多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尽可能以温柔的言语与家属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患者需要做好相应的病情等监测和评估都需要有体现。(2)术中护理:术中严格核查患者的姓名、科室、床位号,进一步核查手术部位,待准确无误后方可实施手术;对患者进行麻醉时再次确认患者的信息,做好患者术中保暖措施[3]。术中完成各种仪器设备的检查,保证所有的仪器均能正常运行;手术过程中配合医生调整患者体位,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干预,积极配合医生完成仪器的传递,保证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加强患者隐私部位遮挡,常规给予保温处理[4]。(3)术后护理。术后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动态观察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等,对于出现异常患者立即告知医生处理。手术后为患者调整合适的体位,同时加强皮肤护理。术后需要定时更换伤口敷料,同时观察敷料有无污染,做好引流管固定与冲洗,避免导管脱落或是堵塞[5]。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扩胸运动,并辅助患者排痰、咳痰,痰液粘稠无法排出者可以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排痰。为了避免泌尿系统感染,叮嘱患者每日饮水2 500 mL,并用0.2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1~2次/d,术后48~72 h拔除尿管。指导家属科学按摩患肢,并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包扎[6]。针对指导患者科学的运动方式,避免假体脱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避免感染;可以给予阿司匹林避免深静脉血栓。(4)营养支持:术后加强患者营养支持干预,指导患者饮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饮食新鲜的蔬菜与水果,避免饮食辛辣、不易消化食物;术后1个月加强患者营养支持,让患者多饮食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加快骨折愈合;术后加强患者基础疾病控制,告知患者手术后的注意事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

1.3 观察指标

(1)围术期指标。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满意度。采用医院自拟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护理后满意度进行评估,满分100分,非常满意为85分以上,基本满意为65~85分,不满意为65分以下[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术后VAS评分,均短(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常见类型包括:四肢骨折、股骨颈骨折等,而众多骨折中股骨颈骨折由于位置特殊,导致患者预后较差。对于确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骨折部位血供不足,容易增加残疾发生率[9]。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但是由于患者对于关节置换术的认知不足,加上对手术过于担心,导致无法配合手术及护理措施,对临床疗效造成了影响。因此,加强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并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尽早下床运动,并借助支具完成行走[10]。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术后VAS评分均短(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围术期护理干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能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需要适当的使用心理护理,这主要是因为手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许多患者在手术前过于担心手术疼痛,产生了焦虑抑郁的情绪,手术前一天由专门的访视团队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手术当天麻醉前,有专门的护士陪伴安抚患者的情绪,同时讲解手术流程,并通过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发展以及术后注意事项,从而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从而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在运送患者过程中,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其安慰,并做好安全带与围栏的固定,确保患者的安全与舒适性[11]。另外还需要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医院以及手术室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从而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与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时能够发现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从而有效进行改进[12]。康复指导方面,术后6 h即可在床上进行患肢足趾伸屈、踝关节背伸及抗阻训练,每个动作保持10 s,然后重复30次。术后1 d可以主动下压膝关节,维持10 s,放松5 s,每组10个,每次2~3组,1天2次,从而提高四头肌的肌力[13]。术后2 d可以进行等长收缩训练和引体向上运动,指导患者进行被动膝关节运动,运动过程需要保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术后4~5 d即可下床活动,患者可以使用拐杖行动,护理人员和家属需要在旁边协助,避免患者摔倒;出院后加强患者及家属教育、指导,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见性干预,提高患者自理护理能力[14]。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预后情况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猜你喜欢
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