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配合洛铂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肿瘤标志物中的影响研究

2019-07-04 01:39张曦曹金玉张宁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人民医院内三科山东淄博55000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房镇镇医院院办公室山东淄博55000
系统医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吉西标志物肺癌

张曦 ,曹金玉 ,张宁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人民医院内三科,山东淄博 55000;.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房镇镇医院院办公室,山东淄博 55000

非小细胞肺癌为肺癌常见类型,是临床常见、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1],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且无特异性,因此大多患者就诊时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只能通过化疗来延长寿命[2]。该研究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就探讨吉西他滨联合洛铂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均为肺鳞状细胞癌,根据不同治疗药物分为两组,观察组(n=43)给予吉西他滨联合洛铂化疗,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28~76岁,平均(54.67±7.12)岁;分期:11 例ⅡB 期,23 例ⅢA 期,9 例Ⅳ期;对照组(n=43)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其中男 30例,女 13例;年龄 28~78岁,平均(55.21±6.87)岁;分期:10例ⅡB期,24例ⅢA期,9例Ⅳ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①对该研究药物过敏者;排除标准:①化疗禁忌证者;②精神类疾病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于化疗前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并每周给药前行心电图、血常规、肾功能检查,对照组:静脉滴注吉西他滨(国药准字:H20123341,规格型号:0.2 g),1 000 mg/m2,250 mL 生理盐水,第 1,8 天;静脉滴注顺铂(国药准字:H37021358,规格型号:10 mg),25 mg/m2,500 mL生理盐水,第2~4天;观察组:静脉滴注吉西他滨,1 000 mg/m2±250 mL 生理盐水,第 1,8 天;静脉滴注洛铂(国药准字:H20050308,规格型号:50 mg),25 mg/m2+500 mL生理盐水,第2天;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临床疗效:参照《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进展:治疗后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稳定:治疗后肿瘤增加低于15%,减少小于30%;部分缓解: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肿瘤减少30%~35%;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肿瘤减少50%以上[3]。②肿瘤标志物:包括糖分解烯醇酶(NSE)、细胞角质素片断抗原(CYFRA21-1)、癌胚抗原(CEA),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清晨静脉血液5 mL,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NSE、CYFRA21-1、CEA水平,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均由上海基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所以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③不良反应:包括脱发、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骨髓抑制等。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取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疾病缓解率67.44%明显高于对照组3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55 4,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SE、CYFRA21-1、CEA水平分 别 为 (20.45 ±1.16)ng/mL、 (4.78 ±1.23)ng/mL、(28.67±5.92)ng/mL,对照组分别为(24.78±1.67)ng/mL、(8.56±1.67)ng/mL、(42.45±6.34)ng/mL,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64 0、11.950 9、10.417 3,P<0.05)。 见表 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6.51%vs60.4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6 7,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对患者有重要意义[4],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已失去手术治疗意义,因此需要进行化疗[5]。但目前临床化疗药物较多,且还存在单一和联合药物治疗,因此其具体疗效还需要进一步探讨[6]。吉西他滨是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常用药物,该药物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抗代谢类药物[7],主要作用于G1期及DNA合成期肿瘤细胞,可对其发展进行阻碍,并通过核苷激酶的作用将肿瘤细胞转为代谢产物,抑制DNA链,阻止核糖核酸(RNA)合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8]。

顺铂是一种广谱抗癌药物,研究显示其与多种抗肿瘤药均有协同作用,具有较好疗效,但容易发生骨髓抑制。洛铂属烷化剂(广义),可通过链间的AC和GG交联抑制肿瘤基因C-mye的表达,研究显示,将洛铂与吉西他滨联合使用,可进一步促进和惩DNA,并抑制核核糖苷酸还原酶(RNR)活性,进而促进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疾病缓解率67.44%明显高于对照组39.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5.655 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NSE、CYFRA21-1、CEA 水平分别为 (20.45±1.16)ng/mL、(4.78±1.23)ng/mL、(28.67±5.92)ng/mL,对照组分别为(24.78±1.67)ng/mL、(8.56±1.67)ng/mL、(42.45±6.34)ng/mL,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64 0、11.950 9、10.417 3,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6.51%vs60.4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6 7,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缓解率和NSE、CYFRA21-1、CEA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学者田春艳[9]等探讨了吉非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结果发现研究组经化疗2个疗程后临床疗 效客观有效率为 73.58%,对照组为 47.1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949,P=0.003)与该研究结果一致,研究说明吉西他滨联合洛铂化疗可有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较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吉西标志物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应用吉西他滨治疗的护理体会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化疗对凝血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