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生本策略 提高课堂实效

2019-08-07 08:43董义根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7期
关键词:品德教学教学效果

董义根

[摘 要]提高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任重道远,教师要认真領会课标精神,及时转变观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兴趣;营造氛围,让学生愿表达;落实主体,让学生有主见;合作学习,让学生有事做;拓展实践,促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关键词]品德教学;生本策略;教学效果

提高品德课堂实效,要求品德教师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潜心研究教法,发挥教育智慧。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并受到感染,获得较深刻的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兴趣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创设情境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要以鲜明的形象为主体,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把他们带入一个新奇的境界;要重视情理结合,使学生通过材料形成表象,获得道德认识。例如,教学《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课件,展示我国的地图、国旗、国徽,并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全班学生起立,齐唱《义勇军进行曲》。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抓紧时机,让学生描述作为中华儿女的激动心情与对老一辈共和国缔造者的崇敬之情。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表达了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之情,及为新中国独立和解放而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烈士的敬仰与感激之情。

二、营造氛围,让学生愿表达

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人的潜能和才智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因此,教师应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每一个选题都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都是学生喜欢探究或乐于实践的主题,在这种情况下,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非常有必要。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家人的爱》时,教师为学生留足空间,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学生通过演绎家人关爱自己的小故事,了解家人的付出,流露出对家人的感激之情,这是真情的流露、内心的表达、情感的释放。这样宽松、和谐、人性化的课堂演绎,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水到渠成。

三、落实主体,让学生有主见

高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要求教师把“满堂灌”转化为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知识强化,把死记硬背转化为以训练学生思维发展为中心的活动形式。这样教师应该变得“悠闲”,学生应该变得“忙碌”;教师讲的时间少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多了。同时,这样可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提问次数增多,课堂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学习的乐园。此外,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转变为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

四、合作学习,让学生有事做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广泛应用于语文、数学等学科,而且适用于品德与社会学科。每一节课都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每个学生对事情的看法不一致,再加上年龄小、经验不足,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使他们立足于实际,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小组合作力量,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互相启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成功和喜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走向世界强国》一课有这么一道题:“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你多大了?想象一下,到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国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为祖国画蓝图,把对祖国未来的展望、畅想和祝愿画下来。”刚开始,由于范围太大,学生不知道应该从哪里画起,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他们很快就确定了各自想画的内容。一节课下来,一张张美丽的祖国蓝图在他们的小手下展现出来了。

五、拓展实践,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追求,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人世间的真、善、美,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总之,教师要认真领会课标精神,及时转变观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水平创设教学情境,把理论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品德教学教学效果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