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号针头联合针孔腹腔镜行单孔手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体会(附 50例报告)

2019-08-13 03:04杨凤环王秋元田洪广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针孔内环疝囊

张 磊,印 蕾,杨凤环,王秋元,田洪广

(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252000)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男性患儿多见,右侧多于左侧,发病率在小儿外科中居首位。大多数学者认为,小儿腹股沟斜疝系发育异常所致,无需行疝修补术,仅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即可[1-2]。目前传统开放手术技术成熟,但需打开腹股沟管、分离输精管、游离疝囊,可能造成医源性损伤,如精索血管损伤、输精管损伤、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医源性隐睾系睾提肌挛缩导致睾丸位置上移。此外,传统开放手术最大的劣势是不能检查对侧有无隐匿疝,不能同时治疗对侧隐匿疝[3]。目前,许多外科医生多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本研究随机抽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针孔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根据患儿病情及家长意愿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按手术方式分为针孔组(n=50)与开放组(n=50),分别行单孔针孔腹腔镜与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针孔组男46例,女4例,平均(4.34±2.30)岁。开放组中男47例,女3例,平均(4.56±2.43)岁。

1.2 术前准备 两组术前准备相同,进入临床路径,术前体格检查、各种实验室检查及X线胸片、心电图检查均无手术禁忌证,采用气管插管或喉罩全身麻醉。患儿术前均禁食6 h,禁水 2 h,手术前后均未使用抗生素。针孔腹腔镜组所需手术器械:针孔腹腔镜系统(直径0.3 cm)、7号针头、Trocar(直径0.3 cm)、2-0 Prolene线、气腹针。

1.3 手术方法 患儿取仰卧位,头低足高,向健侧倾斜15°,仅行单孔手术。脐部侧缘做3 mm切口后穿刺Trocar,充入CO2建立气腹,压力维持在8~10 mmHg,探查腹腔,找到腹膜缺损,并观察、排除对侧隐匿疝。找到患侧内环口,于内环口体表投影处上方1 cm、12点位穿刺7号针头(针芯内预先置入对折的2-0 Prolene线环),腹膜外潜行内环口内半周腹膜,潜行穿过输精管(或子宫圆韧带)及性腺血管表面覆盖的腹膜,到达内环下方中点处,刺破腹膜进入腹腔,将线环推送至腹腔内,退出7号针头(图1)。再次同一穿刺点置入7号针头(针芯内预先置入单股2-0 Prolene线)插入腹膜前间隙,腹膜外潜行内环口外半周腹膜,至内环下方中点原腹膜刺破处穿出进入腹腔,针头套入对折线环内(图2),将单股2-0 Prolene线经此针头推送至腹腔并退出针头,收紧第一个对折线环,将单股Prolene 线套扎牢固,牵拉对折线环,将单股线带出,最终使内环口腹膜外被2-0 Prolene线完全环绕(图3),压迫阴囊、腹股沟区,排出疝囊内气体及腹水,关闭气腹,收紧2-0 Prolene线,关闭内环口,线结结扎于皮下(图4)。重新建立气腹,探查无出血后退镜,戳孔处对合皮肤,无需缝合,纱布压迫后外敷无菌敷料,术毕。传统开放组取仰卧位,于内环处顺皮纹做横切口,长约2.5 cm,用小拉钩牵引显露皮下环,寻找提睾肌后,钝性分离提睾肌,于精索内上方寻找到疝囊。将疝囊向上游离至高位,见到腹膜外脂肪,高位结扎或缝扎,用5-0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

图1 7号针头腹膜外环绕内环口内半周,针芯内预先置 图2 7号针头腹膜外环绕内环口外半周后套入对折线 入对折的线环 环内

图3 2-0 Prolene线腹膜外环绕内环口1周 图4 关闭内环口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的比较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嵌顿史、位置、疝囊直径、病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手术基本情况的比较 针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孔腹腔镜组住院费用高于传统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针孔腹腔镜组术后未发生阴囊水肿、切口脂肪液化,术后发生线结反应1例;传统开放组术后发生阴囊水肿4例、脂肪液化1例、线结反应4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两组随访3~12个月,均无复发病例。

组别年龄(岁)性别(n)男女嵌顿疝史(n)位置(n)左侧右侧疝囊直径(cm)病史(月)针孔组4.34±2.30464222283.52±0.999.00±6.73开放组4.56±2.43473320303.34±1.0410.54±7.62t/χ2值-0.4650.1540.2110.1640.8830.884P值0.3210.6950.6460.6850.3790.287

组别手术时间(min)住院费用(元)术后住院时间(d)针孔组12.54±3.125 579.15±245.672.36±0.66开放组25.42±4.104 545.35±239.093.74±0.99t值17.76121.2048.202P值<0.001<0.001<0.001

表3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组别阴囊水肿切口脂肪液化线结反应总计(%)针孔组0012.0开放组41418.0χ2值5.444P值0.020

3 讨 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多因胚胎期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鞘状突未闭所致,新生儿期即可发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少部分1岁内小儿由于腹壁肌肉生长发育逐渐遮蔽腹股沟管内环,使鞘状突闭塞,疝可自愈。1岁以后仍出现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的患儿应积极手术治疗[4-5]。1995年Takehara等[6]提出经皮腹膜外高位结扎内环的理念,由腹腔内操作转变为腹膜外操作,使腹腔镜小儿疝手术重新回归到疝囊高位结扎的手术原则。目前国内外报道的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有三孔法、两孔法、单孔法,腹腔内打结需三孔法完成,而体外打结可通过两孔法或单孔法完成,大多数外科医生采用体外打结的技术。体外打结文献报道多使用Endosclose疝针、大圆针、改制克氏针、腹壁缝合直针、硬膜外穿刺针及通道穿刺器等,近年也有外科医生应用双钩疝针、小儿疝囊闭合器等完成小儿腹腔镜疝手术,以上方法存在不足之处,如需要特殊器械、改制不易、操作复杂或单通道操作不能注水分离[7]。

我院综合分析各种术式的优点,优化操作环节,设计出取材方便、操作简便、创伤小、临床实用的手术方法,成功开展了7号针头联合针孔腹腔镜行单孔手术治疗小儿斜疝50例,手术均获成功。本术式的优点为:(1)术后仅于脐侧缘留下3 mm小切口、疝内环体表0.7 mm的针眼,切口微小、瘢痕隐匿、外表美观,家长容易接受。(2)本手术使用3 mm针孔腹腔镜及7号针头(10 mL针管的针头),相较5 mm、10 mm腹腔镜的损伤小,且无辅助操作孔,取材方便。(3)无需解剖腹股沟区,可避免传统手术解剖腹股沟管造成的并发症。(4)同时发现对侧隐匿疝,并同期进行手术治疗,避免术后隐匿疝的二次手术。(5)腹腔镜具有放大作用,且无需解剖腹股沟区,输精管、精索血管能清晰显露在术野内,发生医源性损伤的几率小。(6)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容易推广、普及。

我们体会:(1)采用气管插管或喉罩全身麻醉,利于管理呼吸道,以保证良好的通气与氧合作用[8]。(2)脐环侧方切口作为观察孔,术后瘢痕隐匿,优于脐上下缘切口。(3)腹腔镜进腹后应探查双侧腹股沟区,明确腹股沟斜疝分型及有无对侧隐匿性斜疝。如术中发现隐匿性斜疝应与患儿家长沟通后,同期手术治疗,避免二次手术。(4)如输精管与腹膜粘连致密,针头跨越困难,可从针头内向腹膜外注入生理盐水1 mL,使腹膜与输精管分离,形成疏松间隙,针头可顺利通过。女性患儿的子宫圆韧带与腹膜关系紧密,即使注入生理盐水,分离仍较困难,可将子宫圆韧带一并结扎。(5)应在内环口上方1 cm处进行穿刺,做到高位结扎,避免疝残留,以免大疝变小疝。(6)2次穿刺应尽量在同一针道内,避免结扎肌肉组织,预防结扎不紧、异物感及术后线结反应的可能。(7)线袢在腹膜外潜行应完整,遗留腹膜间隙不能超过2 mm,过多遗留腹膜间隙,无法实现内环的完全闭合,可导致复发。(8)收线顺序:将针头套入双股线袢,收紧双股线袢,将单股线袢送入腹腔(腹腔内长度最好大于5 cm),退出针头,拉出双股线袢,即完成线袢腹膜外潜行,同时避免收线时线脱出的可能。(9)关闭气腹后,再结扎疝囊,防止结扎不紧导致复发。(10)结扎后,应提起皮肤,使线结深埋,避免线结过浅导致线结反应。

综上所述,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针孔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康复快、术后瘢痕隐匿等优点,无需解剖腹股沟区,并发症少,减少了精索血管损伤、输精管损伤、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的发生率,能同时治疗对侧隐匿疝,避免二次手术,具有较明显的应用优势,受到患儿家长及外科医师的欢迎,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相信能成为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日间手术方式[9-12]。

猜你喜欢
针孔内环疝囊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起来探案
基于弓状下缘的腹腔镜内环网塞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汽车电泳漆膜的缩孔与针孔
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
针孔问题该如何处理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