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ICU时液体累计比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病情变化的影响

2019-09-05 09:32梁豪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体液体外循环容量

梁豪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 惠州 516000)

体外循环也被称为心肺流转,主要是将回心静脉血由人工装置引流至体外,并通过人工方案实施气体交换,再经温度调节、过滤后输送至体内动脉系统,多用于心脏、大血管手术中[1]。体外循环心脏术作为高风险手术之一,术后出现明显全身炎症性反应,需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进行观察待病情稳定后方可转入常规病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需实施体液复苏治疗,缓解术后组织缺血缺氧情况,超容量负荷(液体累计比≥10%)会导致心功能衰竭、急性肺水肿等,容量不足则会诱发脏器功能损伤,其中体液累计比计算公式为(体液总入量-体液总出量)/术前体质量(kg)×100%[2]。相关研究证实,体液超负荷与不良预后间存在一定关系,可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 APACHEII)、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评分表示[3,4]。基于此,本研究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入ICU时液体累计比进行调查,观察不同液体累计比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心脏术后实施体外循环患者61例,根据患者体液累计比分为A组(<10%)45例和B组(≥10%)16例。A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18岁-78岁,平均(60.82±12.33)岁;术前APACHEII评分6.5分-12分,平均(9.43±2.37)岁;SOFA评分0.8分-4.0分,平均(2.57±1.45)分;手术方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3例,瓣膜置换或成形术28例,室壁瘤或主动脉瘤切除术4例。B组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18岁-78岁,平均(60.57±12.15)岁;术前APACHEII评分6.5分-12分,平均(9.51±2.25)岁;SOFA评分0.8分-4.0分,平均(2.62±1.38)分;手术方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瓣膜置换或成形术10例,室壁瘤或主动脉瘤切除术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上,性别不限;②均存在心脏手术相关指征,且已实施相关手术,术后病情为非危险期;③病例资料完整,能常规获得研究所需资料;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项研究;⑤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该项研究。

排除标准:①心脏手术术中、术后24 h死亡;②心脏手术术后ICU入住时间<24 d;③心脏手术术后因各种原因导致需再次实施外科手术、介入手术等治疗。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后转入ICU均实施常规限制性容量管理,由主管医师决定治疗方案,且不受研究人员收集资料影响。包括:中心静脉压维持在8 mmHg-12 mmHg、收缩压维持在80 mmHg-90 mmHg、检测血管外肺水及胸腔内血容量等。

1.3 观察指标[3]观察两组患者转入ICU后72 h内(转入时、24 h、48 h、72 h)病情变化情况,包括: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 APACHEII)、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情况,两种评分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数据均采取双人录入Excel表格,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时,两组间采取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若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当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时,进一步采用DSCF法进行多重比较;计数资料采取例数(%)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ICU后APACHEI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转入ICU时,APACHEII评分相当(P>0.05);A组患者转入24 h、48 h、72 h时,APACHEII评分均低于B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入ICU后SOFA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转入ICU时,SOFA评分相当(P>0.05);A组患者转入24 h、48 h、72 h时,SOFA评分均低于B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心脏手术后需保持一定的血容量,保证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血流灌注量,同时还需在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减少补液量,有利于组织间隙消肿。ICU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因病理、生理状态等,为预防术后并发症,需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量,且术中需实施体液复苏治疗,增加前负荷的同时增加心排血量。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病理及生理状态,术后并发症与输液量关系较大,相关研究发现,适度限制液体摄入能改善患者预后,同时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凝血功能异常等发生风险[4]。

表1 两组患者入ICU后APACHEI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Mean±SD,分)

表2 两组患者入ICU后SOFA评分变化情况比较(Mean±SD,分)

体外循环结束后会导致体液代谢发生改变,组织间水量明显增加,无法保障绝对有效的循环血容量,且在体外循环术后因心脏顿抑作用无法耐受正常有效的循环血容量[5]。体外循环心脏患者术后容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容量超负荷临界值多为体液累积比在10%以上,过高的容量负荷对器官功能等造成较严重影响,进而影响术后病情变化[6]。近年有研究证实,体液量超负荷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也是急性肾损伤的直接致病原因,当液体含量过多时,患者易出现腹内压上升、腹部水肿加重,降低肾脏血流灌注情况,进而增加急性肾损伤风险[7]。本文根据体外循环心脏患者术后入ICU时液体累计情况进行分组,发现体液累积在10%以下的患者,入住ICU后APACHEII、SOFA评分均较低,这与潘传亮等[8-1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术中过高的容量负荷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病情,可能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对容量负荷较敏感有关。

综上所述,入ICU时液体累计比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APACHEII、SOFA评分,进而加重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病情。

猜你喜欢
体液体外循环容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水瓶的容量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在体外生物体液中稳定性
IQ下午茶,给脑容量加点料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小桶装水
维药艾菲提蒙汤治疗异常体液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高脂血症维吾尔医异常体液辨证分型和气质分布特点研究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