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2019-09-05 09:28刘义波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脂质硬化斑块

刘义波

(平塘县人民医院,贵州 平塘 558300)

冠心病临床发病率高,危害大,死亡率高,尤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且呈年轻化。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血清Hcy与CHD关系紧密,并证实Hcy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1]。为进一步探究其相关性,笔者通过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提供更科学可靠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组中的60例病例为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5岁-78岁,平均65.2岁。按级别类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21例、不稳定心绞痛(UAP)2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3例;B组60人为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5岁-75岁,平均60.1岁。两组人群性别、年龄无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入选者抽取晨间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我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Hcy。

1.3 相关指标 (1)Hhcy:>15 μmol/L。(2)严重程度:从轻到重依次为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

1.4 统计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Hcy比较 A组Hcy为(25.3±6.2)μmol/L,B组为(8.5±1.6)μmol/L(P<0.05)。

2.2 A组中不同类型Hcy比较 A组中Hcy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AMI、UAP、SAP(P<0.05),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Hcy比较(μmol/L)

3 讨论

Hcy在体内通过两种途径代谢,分别是甲基化及转硫基。约有75%的Hcy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无论哪条代谢途径“开小差”都会导致Hcy在体内聚集,从而出现高Hcy。

冠心病的病变本质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机制是在机体脂质代谢紊乱的情况下脂质会沉积在动脉内膜上,久而久之便会形成粥样斑块。日积月累的斑块会阻塞动脉管腔,导致动脉狭窄,从而使心脏血流受阻,引发心绞痛。因此,凡是能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均与冠心病有关。

有研究指出,Hcy轻度升高者心肌梗死发病率增高3倍。国外有学者通过测定750名动脉硬化者Hcy,并与800名正常人Hcy进行比较,发现前者Hcy水平明显高于后者[2]。闵姜勇等[3]通过给家兔喂养Hcy,其主动脉均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现象。由此可见,Hcy会诱发冠心病。其作用机制主要有:(1)损伤血管内皮细胞。Hcy可通过氧化作用释放超氧阴离子,抑制NO的合成,导致血管功能异常。另外Hcy还能与LDL-C结合,被吞噬细胞吞噬后沉积在血管壁,最终形成粥样斑块。(2)影响血小板功能。李昌棣等[4]通过动物实验发现,Hcy升高到一定水平可促使血小板聚集,同时TXB2也随之升高,6-酮-前列腺F1α下降。这表明Hcy可使血小板功能异常,抑制凝血酶的灭活,诱发血栓形成。(3)阻滞脂质代谢。Hcy可增强低密度脂蛋白自身的氧化能力,从而影响NO的合成及凝血酶的活性,导致脂质代谢障碍[5]。(4)影响血管平滑肌功能。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特点是血管平滑肌的增殖,而高Hcy会诱导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影响其正常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健康人群,冠心病患者的Hcy明显高不少,说明冠心病患者的Hcy水平呈高水平特点。提示临床健康者可通过检测患者Hcy来判断其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以备做好预防干预措施。同时,对于无明显特征但伴有Hcy升高的患者,可作为发生冠心病的重点人群,对其要适时进行跟踪,以减少风险。从表1结果中可以看出,随着病情的加重,Hcy呈升高趋势。说明冠心病患者Hcy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其疾病严重程度,可作为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猜你喜欢
脂质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复方一枝蒿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