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

2019-09-05 09:21贾金丽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内出血侧脑室引流术

贾金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天津 300142)

脑室内出血(IV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发的综合征,是一种致残率与致死率极高的脑血管疾病[1]。目前临床多应用侧脑室外引流术进行治疗,达到缓解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的目的[2]。但由于术后脑室内血液凝固易导致引流管发生堵塞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采取及时有效地护理干预及指导,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心理护理及引流管护理不仅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更可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本文为探讨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进行引流管护理的临床疗效与意义。特选取50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50例脑室内出血须接受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27例,女23例;年龄28岁-62岁,平均(45.3±17.2)岁。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包括男13例,女12例;年龄28岁-62岁,平均(45.3±17.2)岁。对照组中包括男14例,女11例;年龄27岁-63岁,平均(45.2±17.8)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未见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提供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提供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包括:(1)术前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侧脑室外引流术的积极意义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患者全面正确的认识疾病,消除对疾病治疗的恐惧感。(2)术后对引流管进行妥善固定,确保引流管通畅并避免其发生扭曲。使用颅外引流器,将密封的引流瓶挂在高出患者脑室10 cm-15 cm床头位置,悬挂后勿随意更换或移动引流瓶位置。引流时避免发生逆行性感染,避免引流管连接处发生漏液,避免引流管外口与引流瓶内液体进行接触。若发生引流不畅或引流管内有血块阻塞时严禁对引流管进行挤捏。(3)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后应闭管4 h后再次开放,两侧交替进行,1次/日-2次/日。对引流液量、色、质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若引流液颜色鲜红并存在血凝块需考虑再出血的可能性应立即汇报一声进行处理。若引流液颜色变清、变淡或变少,提示病情好转或稳定,引流效果较好,可行CT进行复查确认后拔管。(4)更换引流袋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夹紧引流管并勿人已拆除引流袋,每日进行更换并在更换前将引流管夹闭后在管扣上使用碘酒进行消毒。

1.3 疗效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各类不良反应发生人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比较

2.2 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人数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 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人数比较(n=25)

3 讨论

本次研究在手术基础上提供术后引流相关护理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一方面通过对引流的密闭性干预,将无菌辅料包裹于引流管接口并配合无菌治疗巾放置;另外,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清洁与消毒,有助于避免发生二次感染;再次,护理过程中注意更换引流管时进行正确操作有助于避免液体发生逆向感染。坚持定期消毒与无菌操作可显著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3]。本次研究显示,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对侧脑室外引流术的脑室内出血患者提供引流管护理可显著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患关系的发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内出血侧脑室引流术
心肌内出血:可导致严重微循环障碍
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孤立性侧脑室不对称妊娠结局
147例侧脑室增宽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扭伤后赶紧这样处理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
3D MRI可检测糖尿病患者脑卒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