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开展血糖管理对血乳酸水平的影响研究

2019-09-05 09:28冯斯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血糖值体外循环瓣膜

冯斯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因为受到血液稀释、低温与创伤等因素的影响,在体外循环期患者有着较强的机体应激反应,进而释放出应激激素、血糖升高,导致患者代谢发生异常[1]。有报道称乳酸有利于心脏手术患者的预后,围手术期的患者血糖与术后的乳酸有着一定的关系,血糖为患者心肌细胞提供了能量[2,3]。基于此,在围手术期应合理控制患者血糖,本文围绕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开展血糖管理对血乳酸水平的影响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1月期间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选出66例,分为参照组(33例)与研究组(33例),66例入选对象的年龄为30岁-64岁,平均年龄为(42.72±5.45)岁,入选对象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批准。

1.2 方法 对参照组行标准治疗(静脉推注胰岛素),对研究组行强化治疗(使用胰岛素泵)[4]。两组的血糖分别保持在7.5 mmol/L-11.1 mmol/L与3.6 mmol/L-7.5 mmol/L两个范围内,研究组经过麻醉诱导后到转出ICU期间持续进行泵注胰岛素。心脏瓣膜置换术期间每20 min检测一次血糖,术后每60 min检测一次血糖。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在各个时点包括麻醉诱导(T1)、主动脉阻断(T2)、主动脉开放(T3)、体外循环停止(T4)、瓣膜置换(T5)、ICU 1 h(T6)、6 h(T7)、12 h(T8)及24 h(T9)后的血糖与血乳酸。

1.4 统计学方法 软件SPSS 20.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对血糖与血乳酸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2 结果

研究组体外循环中及术后的血糖值与血乳酸值均较参照组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对血糖与血乳酸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得出两组的血糖、血乳酸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两组围手术期在各个时点的血糖及血乳酸值见表1。

3 讨论

围手术期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容易受到体外循环、麻醉与置换等因素的影响,血糖值会普遍存在升高的现象[3]。胰岛素是临床中常用的控制血糖的方法,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血糖得以稳定控制,说明了采用泵注胰岛素的方法有助于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与术后血糖及预后的改善。清除减少糖快速酵解、炎症、缺氧与血糖升高等因素都是导致血乳酸值升高的因素[4]。许多研究证实动脉血乳酸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术后患者的病情,动脉血乳酸长时间处于水平高的状态则表明患者病情较重,不利于患者术后的预后,而本次研究中的研究组体外循环中及术后的血糖值与血乳酸值均较参照组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研究组较参照组的乳酸水平变化程度相对较小,差异显著。这表明了对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值,可减少血乳酸水平的变化,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表1 两组各个时点的血糖值与血乳酸值(Mean±SD, mmol/L)

总之,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开展血糖管理有利于术中与术后血糖及血乳酸的变化,利于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血糖值体外循环瓣膜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
“烂”在心里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