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的革新方式研究

2019-09-05 01:30许彦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革新教学

许彦华

[摘要] 当前因为卫生信息化建设有了明显进步,所以对于卫生信息管理人才有了更大量且更高质量的需求。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做好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非常重要,应该注重革新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方式,注重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院校合作的培养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进入岗位后能够适应岗位需求。该文具体分析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的具体革新措施。

[关键词]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革新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6(b)-0107-02

因为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当前县级医疗单位、乡镇医疗单位都逐渐融入了信息化管理,医疗卫生行业不断进展的信息化程度使得对卫生信息管理人才有更高的需求[1]。但是部分教学单位因为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對于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仍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不够新颖,教学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升[2]。该文具体分析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革新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方式。

1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医学基础知识面狭窄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确保要可以对疾病进行准确且科学的分类,能够对医疗信息进行准确综合统计,能够做好病案质量管理工作[3]。卫生信息管理人员和医生在培养上存在较大差异,卫生信息管理人员更强调从病案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各个科室的医学知识,为了保证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必须注重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4]。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较全面了解各科的医学知识,不然对于上岗后的工作不能真正胜任。该院在针对医学毕业生的追踪调查中显示,一些学生认为应该在学习的课程中增加临床基础知识的内容[5]。

1.2  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冲突

必须保证高素质、高水准的卫生信息管理专门人才才能够完成卫生信息管理的高质量,对于医学生的教育必须强调培养其职业技能,注重实践教学,为培养与岗位适应的专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6]。但是当前院校卫生信息专业在教学上仍以传统的课程讲授为主,而实际上卫生信息学这门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特别在手术操作分类、疾病分类的教学上,必须具备非常强的实践能力。卫生信息管理教育这一学科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给医院高水平、高层次的复合型卫生信息管理人才,使医院病案管理达到更高水平,所以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7]。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学生在院校中学习的更多的是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完成专业学习任务重视程度高,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使得部分学生在毕业进入医院工作时不能迅速适应岗位需求。

2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的革新

2.1  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

因为发展的必要,当前病案管理学界对于病案管理教学有了更高的重视程度,全国病案管理学会直接将卫生信息教育设为主题[8]。为了使教学水平得到提升,特地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会员主要为在医院开展卫生信息管理的高水平技术专家,委员会的任务是确定岗位工作任务、评估人才需求状况、审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保证课程内容更契合医院岗位,使学生有更强的岗位适应性,在岗位上有更好的稳定性。

2.2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卫生信息管理这一学科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所以要求院校中的教师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院校应该注重教师的培养,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教学水平,定期安排教师下到企业以及医院进行实践学习,保证对行业动态有清晰把握,切实了解职业岗位特点及任务,掌握医院对工作人员在技能结构、知识、素质方面的要求,根据实践得到的结果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调整[9]。通过这样的方法保证院校教育和医院真正的需求有更高的吻合度,确保根本上病案管理教育与社会需要这一标准相符合。教师应该将在社会、医院中的实践成果融合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修订、专业技能实训内容更新等教学工作中,缩小学校教学与医院或者其他医疗单位之间的间隔[10]。另外院校也应该鼓励教师加强学习,参与考试,获取卫生信息技术职称,建立起双师型教师队伍。

2.3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院校应该确立零距离的上岗要求,院校应该和行业相关企业大力合作,开发相关课程,依照职业岗位要求、技术领域要求,结合行业中的职业资格标准,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革新。卫生信息带教老师和学校专业的负责人以及骨干级的专业教师对研究设置的课程开展可行性分析,并对实习生、毕业生进行反馈性调查,根据反馈结果不断完善设置的课程。课程的设置应该以职业技能为导向进行部分核心课程的建设,基础课应该和专业课紧密联系,确保基础课是为了专业课打基础,保证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形成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院校延长了学生的实习时间,在校时间内需要完成公共基础、专业基础、职业基础多项课程的学习,实习中需要完成职业技能课学习、见习、实习、顶岗实习。采取一边理论一边实践的教学方式,并要在事件中合理变化,使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得到更大程度提升。

2.4  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院校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职业能力为重点,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增加的病案信息技术使医院从事病案管理的卫生技术人员有了独立的专业技术职称。院校在专业技术课程中结合进行中级卫生信息管理员、高级卫生信息管理员、病案信息技术初级或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培训,将人才培养重点转向职业能力的培训。

2.5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

2.5.1 理论课中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  虽然实践能力很重要,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提升实践能力的基础,理论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归纳式教学方法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卫生信息管理学课程不仅有病案管理、手术分类,同时也需要学习计算机技术、基础医学、管理学、临床医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等多个课程。所以针对卫生信息管理教学,应该同时注重理论知识与卫生信息管理实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回忆之前的知识,并指导学生将学习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联系起来,用于进行实践中问题的解决。

2.5.2 实验课中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设置实验课能够增加学生对卫生信息管理操作方面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帮助患者有更强的问题解决水平。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整合多个案例,利用实验结果对实验操作是否正确进行检验。教学中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实验项目,教师提供实验的要求、目的,组员通过讨论确定最合适的实验方案,教师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估,學生自行实施实验方案,这样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良好的提升效果。

2.5.3 课后及课外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课后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通过通过校内网络课程共享教学资源、作业布置和提交、互动答疑等活动。院校还可以开设第二课堂,安排学生见习,到医院实习,开展课外专题讲座,以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3  结语

通过注重院校和医院的合作,学生在实习岗位上、就业岗位上能够更迅速完全角色转变,更迅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不过因为关于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革新的研究时间较短,所以在往后的研究中还有更多可以注意的问题,在往后更深入的研究中,可以注重分析不同性别学生在教学接受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如何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人际沟通水平等。通过不断的分析、改进,才能够保持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医院或者医疗单位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安琪,瞿国炜,缪文玲,等.建立病案规范化培训基地完善病案管理人才培养模式[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8, 1(6):323-326.

[2]  田玥,顾晓峰,周东,等.病案质量管理在医疗纠纷诉讼中的作用[J].医疗装备,2017,30(24):81-82.

[3]  张琴,李晓东,杨桂月.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1):108-109.

[4]  罗洁,李媛媛,李菁,等.按病种管理背景下高职院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4):33-36.

[5]  肖锦昌.人文理念病案管理模式在病案管理中应用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10):1524-1526.

[6]  陈少娜,李华强,康永胜,等.病案管理工作中医院评审的促进作用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7):1202-1204.

[7]  李静.医院电子病案管理的主要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7):156-157.

[8]  李晓东,鲁杨,张琴,等.浅谈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临床科室教学实习的意义[J].中国病案,2017,18(11):99-101.

[9]  晁瑕.加强医院病案室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及策略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173,175.

[10]  余素光.病案管理法制化与医疗纠纷预防对策探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11):939-940.

(收稿日期:2019-03-13)

猜你喜欢
革新教学
复旧运转
澳大利亚革新专利制度会否走向“末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小世界》的现实主义革新之我见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千金碎琴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