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烁岭南,海纳百川
——记“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

2019-09-06 06:20文/刘
钢琴艺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作曲家音乐会钢琴

文/刘 畅

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百年之际,星海音乐学院于2019年5月6至9日在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大学城校区,主办了为期四天的“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盛邀国内外钢琴演奏、钢琴教育、音乐创作、理论研究等领域的艺术家、专家和学者,进行了近二十场的音乐会、讲座、大师班、研讨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广泛参与。盛会精彩纷呈,亮点闪耀。

一、打破学科壁垒的跨界融合

钢琴表演、音乐教育、音乐创作、理论研究这四个不同的领域,虽在音乐的统一范畴内,但似乎又有着无形的壁垒。钢琴演奏者专注于作品的呈现;钢琴教育工作者更多关注教育本体,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思考与探索;音乐创作者在创作技法和音乐内容上深入拓展;理论研究者探究各类宏观与微观的音乐议题。这四个领域原本既为互补,实则更可相融。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的亮点之一,是将表演、教育、创作和理论研究这四大领域相融,不仅诚邀各界顶级专家学者前来研讨交流,更精心地举办了富有特色的由作曲家本人讲解的钢琴大师课和由作曲家讲解并演奏的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研讨会等,体现了中国钢琴音乐周的独特视角与开阔视野。

1.专业演奏与作曲思维——但昭义钢琴大师班

但昭义教授在钢琴教育领域成就斐然,培养出陈萨、李云迪、张昊辰等一大批优秀青年钢琴家,他的钢琴大师班座无虚席。这次他不仅以教育家的身份指导学生,也从创作者的视角指导演奏,分别讲解了陈培勋的《“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和自己创作改编的钢琴曲《思恋》。

在《“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中,但老师在如何选择更好的音色、音乐张力的维系、手指力量推送方式、动作的节约等层面给予细致指导。在自己创作的改编曲《思恋》中,强调歌唱与想象的重要。前者需要连奏和带方向性的触键,后者使音乐充满意境。但老师从作曲角度启发学生对改编曲的音乐意象进行思考,继而启迪具体的演奏。他结合原曲的歌词教导学生以歌唱方式理解音乐,体会弹奏的句法和语气,指出对钢琴化的长音要有器乐的想象,对不同段落的内容有不同歌词的意象构画。例如他的钢琴音乐创作有着小船从远处驶来的意境,有着故乡明月、水中涟漪的表达。演奏者需先想到相关的情境,才能理解和发出符合意境的声音。

2.创作与演绎的一体化——崔世光和储望华钢琴大师班

崔世光老师指导学生演奏自己创作的《空山鸟语——“刘天华即兴曲三首”》之一、《Vivace con brio scherzando——“钢琴上的福斯特”之终曲》和《克劳斯的鸟》选曲。

他不仅告诉学生要仔细倾听钢琴发出的泛音和余韵,也要求学生表达出旋律的传导感,骨干音需突出,手指力量要恰当转移。崔老师结合自己的演奏和创作经历,指出演奏与创作的一体化,建议学校在教学机制设置上给予学生鼓励,并提供给他们演出的机会。他希望更多的钢琴学生加入创作的队伍中,鼓励他们“一回生,二回熟”,大胆尝试,积极演奏,使中国钢琴音乐更加健康和持续地发展。

储望华老师指导学生演奏自己的两首作品《一条大河》和《茉莉花幻想曲》。前者是储老师将自己在音乐会上的即兴演奏记录而成,后者则为耳熟能详的民间曲调增添了幻想性,进行了略带伤感的故事诠释。

钢琴作品《一条大河》作为即兴曲,作曲家建议不必演奏得过于严肃,可以略随意,但需大气。储老师强调演奏者要表现出辽阔的气象,需格外关注和声的连接、紧张度与色彩的变化。同时,八度旋律线条气蕴贯通。在《茉莉花幻想曲》中,为了表现民族特色和略带感伤的气氛,他大量运用半减七和弦,对二度音程的运用更是频繁至极。不同类型的二度音程配合各种五连音,营造出花瓣飘落时的不同韵味,也为音乐带来别样的悲剧性幻想气质。储老师亲自示范如何演绎出和声的不同色彩,弹奏出流动而具有穿透力的声音。

3.双璧合一的作曲与演奏——《杜宁武中国钢琴作品集》世界首演

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毕业于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的钢琴家、作曲家杜宁武,携同夫人——美籍韩裔钢琴家沈惠莲教授,在学校的郎朗音乐厅举办了“情系星海——《杜宁武中国钢琴作品集》世界首演”。这套即将出版的曲集,也是星海音乐学院中国钢琴作品研究中心成立以来首批出版的乐谱之一。杜老师从中挑选出六部作品,讲解音乐创作的动机、思路、技法特征等,并从演奏家的角度提出弹奏建议。每首讲解完,即现场演奏,使观众大饱耳福。

他在朱利亚音乐学院读书时于喝咖啡间产生灵感而写成的《赋格曲》,汇聚了清新的中国色彩和浓郁的赋格魅力。主题的头四个音恰巧与巴赫《赋格的艺术》主题完全一致,体现了奇妙的东西方默契与回响。《“小河淌水”变奏曲》融合了爱情主题、大自然元素和叙事性,糅合民族与西洋的创作技法,运用东方的写意与白描思维,创作出西方曲式框架内跌宕起伏的中国音乐故事。《小曲五首》虽是杜老师十几岁时的处女作,但小巧生动,五首小曲在西方作曲手法之下,体现出作曲家探索中国钢琴音乐风格的热情和对祖国的眷恋。改编的四手联弹《茉莉花》和双钢琴《浏阳河》《我的祖国》,是四手联弹和两架钢琴的改编尝试,作曲家采用卡农等作曲技法,给音乐增添新意。杜老师伉俪配合默契,演奏深情而大气。

4.令人敬仰的前辈风采——倪洪进“我的钢琴写作”和鲍蕙荞“中国钢琴改编曲演奏体会”讲座

著名钢琴家、教育家倪洪进女士和鲍蕙荞女士的讲座,其实也是精彩的音乐会。倪老师虽已80岁高龄,依然才思敏捷、谈笑风生。她在“我的钢琴写作”讲座中,向观众详细介绍了自己的音乐创作经历和技法探索过程,其现场演奏潇洒自如,令人钦佩不已。

《练习曲四首》旨在达到不同的训练目的,有左手训练、双音训练、托卡塔风格和手指伸张练习等。虽侧重目的有别,但都结合了民族音乐探索,如借用京剧以旋律走向的改变来移宫的转调方式。《圆明园漫步》的五段包含了不同的乐思与音乐形象,步伐与思考并行,情境与历史交汇。《幻想曲》中融会了作曲家小时候的音响记忆和想象中的京剧情景,既是中西元素的交融与对话,也是作曲家与童年自己的隔空对话。

鲍蕙荞老师选择以“中国钢琴改编曲演奏体会”为题举行讲座,一是源于对民歌的喜爱,二是钢琴改编曲历来也是音乐会上观众喜爱的音乐形式,三是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正在消失,但作曲家把它们保留了下来,她希望能够将其推广。在她选择演奏的曲目中,既有亟待出版的《中国钢琴民歌》中的14首,又有业已流传的张朝、储望华、王建中先生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她还介绍了杜鸣心、鲍元恺等作曲家富有特色的中国作品。鲍老师讲述每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演奏心得,包括自己对某些民歌的适度再创作、对音乐情景的设计、如何表达出镜头感等。在她的言语中抑制不住发自心底对民间音乐的热爱,虽然年近八十,但演奏信手拈来、风采卓然,令人叹服。

5.钢琴与哲学的东方思辨——张朝钢琴作品讲演音乐会

作为中国近年来作品上演率颇高的杰出作曲家,张朝在“钢琴的东方魂——张朝钢琴作品讲演音乐会”中与观众分享了自己对中国钢琴音乐的探索旅程。

“舒曼的音乐更是用来触摸的”这种表达,曾带给他困惑与思考,但终于成为一束光,照亮他中国钢琴音乐的“触摸”创作实践步伐。泰戈尔的“钢琴不适合表现东方音乐”的言论,引发他去寻找既属于钢琴又属于中国的音乐语言。当接触到大自然这一命题时,他豁然开朗。原来钢琴最接近大自然!张朝意识到钢琴的东方魂不在“韵”,而在哲学。不必以己之短搏人之长,钢琴不需与弦乐、管乐争歌唱,不局限在模仿唢呐、琵琶与人的歌喉,而要想象自然与哲学。当音乐与自然、哲学的底色相融,便找到了“魂”之所依。

他的钢琴作品音乐会用《古风集》《土风集》《自然集》《儿童集》《日记集》《改编集》六部曲集名作为板块名称,其中《自然集》里的《赋格——春与冬》和《儿童集》中的《儿童西藏组曲》为世界首演。张朝觉得自然中蕴藏着智慧,它教会我们色彩、创造、谦逊与超越,给予人们美学和哲学的启示。《儿童集》则是他为自己孩子创作的与西方音乐相抗衡的中国音乐,它们简约但并不简单,希望能像母语一样使中国孩子接受、吸收最朴素而精华的中国音乐养分。

青年钢琴家蔡曦担纲了整场作品音乐会的钢琴演奏,她的演奏技法纯熟、动作洗练,对声音控制入微。最后与作曲家合作钢琴四手联弹作品,民族韵味十足,律动强烈,非常精彩。

二、穿越时空的致敬

本届中国钢琴音乐周以创作、演奏、传播为主线,旨在将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百年来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向全中国乃至世界传播和推广。音乐会上演奏的钢琴作品有的为人们所熟知,有的或许鲜有人了解,有的是民族经典之作,有的是近年的佳品,体现了“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面向未来的同时,向前辈穿越时空的致敬。

1.致敬经典——开幕式音乐会

荣获2009年“第13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金奖的杰出青年钢琴家张昊辰,与刘明指挥的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中国钢琴协奏曲音乐会,成为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的开幕式音乐会。演奏两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钢琴协奏曲:陈其钢的钢琴协奏曲《二黄》和殷承宗、储望华、刘庄和盛礼洪等改编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回望。

作为2009年美国卡内基音乐厅的委约作品,钢琴协奏曲《二黄》浸染着作曲家陈其钢对儿时聆听国粹京剧的记忆色彩,综合传统音乐精华和西方复调技法,呈现出东方的冥想。陈其钢曾说:“音乐真正的生命力绝对不在音乐外,而在音乐里。”张昊辰的演奏也是如此:内在、沉静,与乐队一起展现出悠远而又在时空中流淌的思绪。声音有质感而又空灵,音乐无论清丽舒展,还是内敛深沉,都传达出略带忧伤的东方禅意。

很多钢琴家演奏过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张昊辰的演奏中,或许体现了年轻一代的理解与传承。看似冷静的外表下,蕴藏着敏感的激情与火热的爆发力,在冷峻与热情的音乐交织下,展现出中华民族沧桑而又充满希望的历史画卷。

2.致敬先辈——“马思聪钢琴作品讲演音乐会”和“夏里柯作品讲学音乐会”等

我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马思聪先生也来自广东,除了人们熟知的小提琴作品外,还创作过优秀的钢琴作品。中央音乐学院的蒲方教授携同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青年教师张奕明和赵瑾,在马思聪纪念馆举行了“马思聪钢琴作品讲演音乐会”。蒲老师详细介绍了马先生的学习经历、创作历程和作品特征等,分析了《第一钢琴奏鸣曲》《汉舞三首》《粤曲三首》《第一小奏鸣曲》的创作背景、结构技法和作品内涵,总结出马思聪对中国早期钢琴音乐创作的杰出贡献。演奏家张奕明与赵瑾博士分别进行演绎,对马思聪钢琴作品精髓把握到位,令人印象深刻。

“感恩·致敬——拉脱维亚籍钢琴家、作曲家夏里柯在香港、澳门的钢琴作品讲学音乐会”作为钢琴音乐周的闭幕音乐会,汇集了主要在广东、香港、澳门地区生活、教学和创作的拉脱维亚钢琴家、作曲家夏里柯的重要钢琴作品,包括《粤调》《两首中国南方曲调》《五首中国南方民歌》《柳摇金》《澳门摇篮曲》《两首拉脱维亚叙事曲》《第一狂想曲》《第二狂想曲》等。蒲方老师受梁茂春教授的委托,倾情讲解,香港钢琴协会会长蔡崇力先生发来信息,追溯恩师的教学特点:“夏老师的教学特点就是自己站在作曲和演奏的高度看作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更透彻的体悟。”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和音乐教育学院的七位教师进行了演绎,他们的演奏各有千秋,生动表现了夏里柯钢琴作品中的不同风格与内涵。音乐会中的这些作品虽创作于20世纪早期,但音乐优美、内容多样、技法较为成熟,为广东钢琴音乐的发展奠定了令人惊艳的基础。

此外,由张奕明博士与上海电视台拍摄制作的音乐纪录片《〈寻找汪立三〉首映式》、由钢琴家卓甫见、蔡采秀和诸大明举行的讲座《台湾音乐哲人——陈泗治》,使人们在音乐中体会与感受作曲家丰富而细腻的心灵,又在影像与叙述中加深对他们创作理念和钢琴音乐作品的理解。

3.致敬时代——系列讲座与论坛

在“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上,众位专家学者就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音乐创作、演奏技法、历史沿革及教学探索等议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讲座与对话。

90岁高龄的著名作曲家杜鸣心先生在学术讲座“创作与音乐作品分析的新思路”中,阐述了自己在俄罗斯留学时学到的音乐分析思路。他用理论剖析与现场弹奏经典钢琴作品相结合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目前在国内还不常运用的这种作品分析与创作方式,希望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有所促进。杜先生学养深厚,把历经岁月的思索与经验分享给观众,谦逊博学的大师风范令人景仰。

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音乐系主任代百生在讲座“钢琴教师、演奏者从事中国钢琴音乐研究的心路历程”中,梳理了自己多年来作为钢琴演奏者和教育者研究中国钢琴音乐的心路历程和逐渐形成的思维体系,呼吁更多跨界合作,倡导将演奏、创作、教学与音乐学研究紧密结合的中国钢琴音乐研究模式,体现了在中国钢琴音乐研究中的不懈求索。

作曲家高为杰、高平的讲座“‘西而化之’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既有对“西而化之”中国钢琴作品的阐释,也有与嘉宾和观众的互动对话。高为杰先生关于个人风格引领时代风格继而形成民族风格的阐述,以及高平老师关于素材优先的作品创作方式,都给予观众许多启发。高平老师弹唱自己作词谱曲的音乐作品《失机之歌》《祈风》等,将民歌的辽阔粗犷、爵士的自由戏谑和民间语言艺术的魅力糅为一体,自然朴实又绮丽别致,展现了创作、弹奏、演唱与诠释的和谐统一,充满了具有作曲家个性色彩和人文韵味的时代特征。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吴迎教授在“中国风格的理想与实践——钢琴演奏技法心得漫谈”讲座中,指出演奏家是音乐风格的具体体现者。触键快慢的习惯、用力大小、音量比例、音乐起伏、速度选择、乐感表达、指法设计等,根据不同比例组合起来,就体现出不同的演奏风格。他以王建中先生的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和《百鸟朝凤》为例,来印证在演奏中国作品时,关注由作曲家的背景、产生的年代背景和音乐故事的背景组合而成的音乐风格的重要性,并对演奏中国作品时需注意的特殊合奏效果、即兴式民族韵味表达、装饰音的不同文化理解等,予以分析和示范。吴老师特意指出,王建中先生众多出色的钢琴音乐作品,不仅有严格的西方作曲技法运用,也给了钢琴家很多演奏与表现的空间,这得益于他自身不仅是成功的作曲家,也是优秀的钢琴家,且长期在这两个专业上从事教学工作,给了钢琴音乐创作很好的启发。

优秀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不仅属于创作出它们的作曲家,也属于产生它们的时代,更可能超越时代,成为流传后世的人类精神文化硕果。这需要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理论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营造出促进各学科建设与融合的大环境。“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培养出冼星海、马思聪、萧友梅和陈培勋等一大批中国音乐家的摇篮之地广东举办,在地处岭南的星海音乐学院汇集全国重量级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和理论家,共同研究商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演奏——推广——教学”的思路,成立中国钢琴音乐研究中心,显现出中国钢琴音乐追根溯源、渴求发展、锐意进取的诚意与势头。“海纳百川”的星海精神,融入中国钢琴音乐周的学术研讨思维,激励我们以更为包容的心态创作、教学和交流,促进中国钢琴音乐事业快速而健康地发展。

猜你喜欢
作曲家音乐会钢琴
“身必由己”的艺术家——旅美中国作曲家梁雷的艺术人生阅读
失败的音乐会
长大可当作曲家
春天的音乐会
程诺:我想成为钢琴作曲家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森林里的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