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高效阅读教学的探讨

2019-09-10 07:22陈肖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初中

陈肖红

【摘要】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阅读教学有低效与高效之分。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才能达到高效呢?笔者认为,教师只有对通常的“导、学、测、研、练”五个阅读教学环节进行细化创新,进行师生、生生、生本间的交流、碰撞,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参与的愉悦,获得准确的信息,获得审判体验。

【关键词】  初中 语文课堂 高效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061-01

一、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

教学目标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活的灵魂。根据课文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问题,也就是说引导学生学什么,做什么,完成什么,这个“什么”就是提出的问题、任务。在组织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去提出问题;从教材上的内容去设“疑”;从文本的字、词、句、段中提“问”。亦可引导学生抓住文眼、题眼,从题目入手并设计问题;“学贵有疑,疑而出新”,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疑有所依,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学生便会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

例如(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白杨礼赞》。引导学生体会散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文章主要内容,为了使学生了解白杨树的特点,提出问题: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用“作者赞美了……的白杨树”的句式说一句话吗?例如,“作者赞美了力争上游的白杨树。”……学生们十分踊跃,很快找出并说出很多句子,学生们在“七嘴八舌”中了解和掌握了白杨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设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赞美白杨树的?又是如何描写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的?从它的形象、气质,我们感受到这是怎样一种树?学生在“疑有所依”下才会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

二、提供平台,让学生阅读交流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借助各种教学手段,构建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带着自己渴求解答的问题去相互探索、交流,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只是简单叫出几个优秀学生,一厢情愿地“所以然”,而应该交流的问题、学生的疑问、学生之间的讨论等进行广泛的探讨,不能草草收场,以作业、考查来取而代之,让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更不能怕打乱课堂秩序,不敢放手让学生讨论,忽视了“中下层”。

比如《白杨礼赞》,通过老师为学生搭建的“阅读交流学习小组”这个平台,从认、读、写、生词的理解,读通文本,到提出合作交流学习内容和目标要求:何为礼赞?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学生在这个开放、民主、自主的平台中,身心愉悦地驰骋自己的思维,从老师和同学交流中得到不同的感受、相互取长补短,升华了文本的内涵。

三、练考结合,让学生深层地阅读

在教学中把握阅读教学与教材特点,通过学生从读中悟练,以读带写,以练带考,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及时进行点拨、解惑和归纳。教师根据实际应采用各种指导方式调动已学知识,启发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问题分解出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启迪学生转换思维角度去解疑。例如,学完《背影》后,可设计如下巩固练习:文章是表现“父爱”的,文章的题目却是《背影》,看来“背影”在文章的地位举足轻重,请同学们找出文章写了几处“背影”?课文哪两个地方着重写父亲的背影?经过一系列的练习,结合提问考查、书面总结反映父亲背影的动作:走、探、穿、爬、攀、缩,突出父亲行动的艰难,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结合随堂考查:为什么要将背影作为全文的焦点?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等,使学生的能力在阅读渗透讲、练、考的环节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放飞思维,让学生有创新地阅读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思考的创新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境界,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获得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这就是在培养创新能力。比如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结合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根据课文“披情入文、入戏”。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一文,在进行完课文解读后,让学生当演员。让学生入戏、入角色,这会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们个个都积极地研究教材、把握剧本,都成了剧中人,过上一把“演员”瘾,这样也就突破了课堂阅读教学空间,为学生开创了语文实践天地,为学生开拓了思维和想象力,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依托文本,让学生有选择阅讀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新课标要求7-9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仅仅让学生依靠“认真听课”,更不能依靠“多做练习”来提高语文素养,而应该引导学生立足课堂,依托教材,多读有益的课外书。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理解、总结文章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并运用到课外阅读实践中。

现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网络电子读物、纸质课外读物、良莠不齐的报刊杂志,琳琅满目。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决不能把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当作额外负担,而是应该有意识地提供必读书目,从纷繁复杂的课外读物中“阅有所选”。比如,在学习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课文后,引导学生阅读内容健康的,语言优美,情节不逊于言情武打小说的课外读物》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更多的知识,逐步积累语文素养,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认知水平。

总之,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进行“读有所疑、读有所择、阅有所选、深层阅读,创新阅读”的高效阅读尝试。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初中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追求快乐的语文课堂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